![]()
内容推荐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很大程度上是途经日本辗转进入中国的。这一传入的工作是由此时期的赴日学人完成的。本书主要考察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西学传播的具体内容与形式、赴日学人的思想受到何种程度的影响、传入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有何意义以及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轨迹等问题。 赴日学人在译介和传播大量西学思想过程中,改造和融合中西文化,综合创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思想范式,随着客观现实的急剧变迁,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优选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由综合的历史因素促成的。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了筛选、鉴别到抉择的艰难历程。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近代日本的日传西学与赴日学人的译介活动7 第一节近代日本的西学东传7 第二节赴日学人的译介活动23 第二章梁启超的“泰西社会主义”34 第一节“新民”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思想引入35 第二节“麦喀士”与“社会主义”观44 第三章同盟会学人的社会主义传译53 第一节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社会主义思想54 第二节马君武传译社会主义69 第三节朱执信等译介社会主义77 第四章的“马克思主义观”83 第一节的“马克思主义观”初露端倪83 第二节早期思想转型94 第五章陈独秀的“马克思学说”110 第一节陈独秀的“马克思学说”最早来源110 第二节陈独秀早期思想转型121 第六章20世纪初其他赴日优选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133 第一节赴日优选分子创办刊物传译马克思主义133 第二节李达、周恩来接受“马克思主义”138 第七章赴日学人译介马克思主义的语境转换与思想转型143 第一节社会主义与进化思想:社会进化的近代解读144 第二节国民改造与国家建构:社会转型的问题意识154 第三节世界向度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历史机遇167 主要参考文献176 后记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