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丝·埃姆斯等编著的《全球阶梯教养圣经(共3册)》由美国著名儿童发展研究所经过四十多年的严谨而系统的跟踪。针对数千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做的详细观察和了解,而总结出来的系统研究成果!不但很有深度,而且很有广度。这是任何一位妈妈或者儿童心理学家都不可能企及的充足的数据、翔实的研究、精密的分析和高度的概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全球阶梯教养圣经(共3册)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路易丝·埃姆斯等编著的《全球阶梯教养圣经(共3册)》由美国著名儿童发展研究所经过四十多年的严谨而系统的跟踪。针对数千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做的详细观察和了解,而总结出来的系统研究成果!不但很有深度,而且很有广度。这是任何一位妈妈或者儿童心理学家都不可能企及的充足的数据、翔实的研究、精密的分析和高度的概括。 内容推荐 郑重地向所有的家长们推荐这套路易丝·埃姆斯等编著的《全球阶梯教养圣经(共3册)》,这是迄今为止对家长育儿最有帮助的书;郑重地向老师们推荐这本书,因为有了这本书。忙碌的老师们就再也不用为发展心理学中的那些生涩的字词而头痛了。妈妈和老师不想成为理论研究者,他们只想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懂得孩子。他们只想知道一个两岁的孩子眼皮都不抬地乱扔东西是否正常:他们只想知道当孩子乱扔东西时,他们该怎样帮助孩子。 当有一本书说“孩子的感知运动时期的第八循环第一阶段。其生物功能如何被环境所改变。这一改变来自于怎样的图示过程”时,家长和老师们真的就被吓住了。他们带着可怜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的神情对你说:“我学不会,我不懂,我做不到。” 假设你是那个作者,当一个老师或一个家长这样对你说时,你会绝望吗?你会觉得他们不适合做父母和老师吗?这时。请你看看这本书,看看它是用怎样的关怀,向想要了解孩子的人讲述孩子。又是用怎样朴实贴切的招数在帮助它的读者。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这本书是有鲜活灵魂的,当你面对它时,你会自然轻松地用心灵与它沟通。 朋友们,请打开这套《全球阶梯教养圣经(共3册)》吧。不管你是妈妈还是爸爸。不管你是老师还是教育家,请打开这本书吧! 目录 毕淑敏// 《你的5岁孩子》 第一章 极富创造力,又极具破坏力——四岁孩子的身心特征 1.四岁到四岁半:招牌特征——做什么都过度 喜欢新奇,情绪趋于两个极端 行为与想象力变幻莫测 内心需求生活中的规范和规矩 典型特征——做什么都过度 对排泄行为和说脏话感兴趣 2.四岁半到五岁(快到五岁之前):由激情张狂向内敛沉静逐步转变 情绪变化捉摸不定,不易转移其注意力 好坏意识出现,并意识到长辈的权威 3.给父母的提醒 关注不同孩子的独特成长进程 正确面对孩子的个体差异 第二章 积极主动的协同游戏——四岁孩子的人际交往 1.同龄孩子之间:交往自主灵活、积极主动,喜欢集体活动 “朋友”一词得到概念化的提升,同伴关系相对和谐友善 已掌握丰富的交往词汇,同伴交流增多 交往行为夸张、嚣张,但又渴望同伴的认同 喜欢充满创意和想象的集体活动 夸张的友爱行为 强烈的团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2.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好坏依年龄和喜好而定 对婴儿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通常比较友善 对年龄大的兄弟姐妹状况难料 父母应正确面对孩子间的打架 3.幼儿园:老师的专业素养+丰富的环境设施+众多同龄玩伴=四岁孩子的快乐童年 第三章 理解孩子的基本个性——与四岁孩子相处的技巧 1.与孩子和睦相处的15个技巧 技巧一:和孩子一起去探寻奇遇 技巧二:用“冷处理”或“添油加醋”的方式对付孩子的张狂 技巧三: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文字游戏 技巧四:控制自己的负面反应 技巧五:要有专门陪孩子玩的时间 技巧六:巧妙地给孩子设定一些规范 技巧七:适当地给孩子一点甜头 技巧八:用富有挑战性的事物吸引孩子 技巧九:避免和孩子进入“雷区” 技巧十:使用正面而幽默的指令 技巧十一:用“惊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技巧十二:巧妙地使用“耳语”和夸张的语言 技巧十三: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赞和嘉许 技巧十四:建立良性的亲子沟通,紧密的亲子关系 技巧十五:正确地利用电视 2.管教孩子:合理限定孩子的生活环境,帮助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 明智宽容的管教理念 选择对孩子有效的管教方式 管教原则:父母的步调始终保持一致 3.给父母的提醒:你需要避免做的事情 第四章 身体与心智突飞猛进——四岁孩子所具备的能力 1.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速度和进展模式 运动能力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 平衡控制能力获得提高 手指的灵活度和精细度提升 “多动症” 2.视觉能力: 以行为为导向,视觉空间变大,视觉反应更加外向 视觉空间增大 热衷于各种视觉动作 视觉以行为为导向 3.动作协调能力 手眼协调能力提高 绘画能力增强 能够灵活运用剪刀 语言表达更加有序 4.玩耍与嬉戏: 变幻莫测,极具创造性;喜爱户外活动和角色游戏 喜欢户外运动 无尽的想象与幻想 角色游戏 绘画以及其他游戏 戏剧性的故事+丰富的画面=孩子最爱的书籍 享受音乐的美 越来越受电视的吸引 喜爱小动物和植物 5.交流能力:以同龄人为主要交流对象,互动交流增强 不时地和成年人交流 以与同龄人交往为主,互动性增强 “派别”分明 享受语言的乐趣 用语言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6.语言与思维能力双向发展 语言的学习突飞猛进 “十万个为什么” 强烈的表达欲 思维能力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第五章 迅速、简单加新奇——四岁孩子的生日派对 1.前期准备 小客人的数量 成年人的帮忙 2.时间安排 15:30~16:10:小客人各自单独玩玩具 16:10~16:15:派送礼物 16:15~16:40:用餐 16:40~17:00:自由玩耍时间 17:00:散场 3.温馨小提示 第六章 父母的接纳是孩子生活快乐的保障——四岁孩子的日常作息 1.饮食:有独立饮食的能力,食欲和速度逐渐提升 四岁到四岁半:基本可以独立饮食,但往往有偏食现象 四岁半到五岁:食欲和饮食速度都有所提高 警惕食物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2.睡眠:自己睡大床,很少需要午休 睡大床好处多 睡眠时间安排 睡眠质量 关于午休 3.排泄:自理能力增强,在乎自己的隐私 小便方面 大便方面 4.洗澡:父母稍作提醒,孩子自主完成 5.穿衣:父母稍作准备,孩子独立完成 6.用夸张的行为宣泄紧张的情绪 7.健康方面 第七章 由幼稚向成熟过渡——四岁孩子的心智能力 1.“行动本身体现心智”——给孩子提供一个正常的环境 在阅读中自然习字 为孩子提供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 选择学校——以孩子的行为年龄为依据 2.对时间的感知 3.对空间的感知 4.对数量的感知 5.对幽默的感知 6.编说故事的能力 7.创造力: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 给孩子一片天,让创造力自由飞翔 第八章 爱他如他所是——四岁孩子的个体差异 1.多角度观察、判断孩子的个性 2.威廉姆.H.谢尔登博士的体型心理学 体型分类 体型总特点 不同体型孩子的具体特点 吃饭 睡眠 和其他人的关系 情绪表达 3.父母的苦恼 圆型孩子 方型孩子 长型孩子 4.给父母的提醒 圆型孩子 方型孩子 长型孩子 针对体型分类的特别告诫 注重孩子的自我意识 第九章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些麻烦——源自家长们的真实故事 1.女儿什么规矩不肯听,让妈妈讨厌透了,该怎么办? 2.四岁孩子有时不说实话,怎么办? 3.孩子有个幻想小伙伴,这是不是个大问题? 4.孩子老是哼哼唧唧,怎么办? 5.四岁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6.孩子老是把头蒙在被子里睡觉,怎么办? 7.孩子常做噩梦,怎么办? 8.四岁的孩子还尿床,正常吗? 9.治疗仪可以帮助稍大一些的孩子戒除尿床习惯吗? 10.孩子经常吸吮大拇指,怎么办? 11.怎么跟小男孩说家里有了新宝宝? 12.四岁孩子有自慰习惯,怎么办? 13.孩子喜欢玩性游戏,怎么办? 14.孩子忽然很怕死,怎么办? 15.怎样告诉四岁孩子,爸爸妈妈要离婚了? 16.应该怎么对待双胞胎上学的问题? 17.一个上过幼儿园的男孩子,会不会觉得学前班很无聊? 18.该不该让孩子上小学学前班? 结束语 《你的5岁孩子》 第一章 乖顺、安静而内敛——五岁孩子的年龄特征 1.五岁到五岁半: 金色童年时期 ◎心态积极,性格乖顺甜美 ◎生活在“此刻与此地” ◎正视自己的能力,知道自我克制 ◎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 ◎智力及动作能力得到发展 2.从五岁半到六岁: 复杂而困惑时期 ◎行为不定.在两极之间摆动 ◎情绪方面 ◎健康方面 ◎体能方面 ◎视力方面 ◎手眼协调能力 ◎换牙期 ◎和顺期与不和顺期呈规律性的交替 3.给父母的提醒: 对孩子有一份合理的心理预期 第二章 亲密融洽、和谐共处——五岁孩子的人际交往 1.与父母之间 ◎格外爱恋妈妈 ◎以爸爸为荣 2.祖孙之间亲密融洽 3.与兄弟姐妹相处和睦 4.最喜欢与同龄人相处 5.对陌生人谦和有礼 6.尊敬并服从老师 第三章 自主性和能力增强——五岁孩子的日常作息 1.饮食: 可以独立吃饭,但还谈不上“餐桌礼仪” ◎食欲增加 ◎喜欢简单的菜式 ◎吃相不够雅观 ◎营养不良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负面行为 2.睡眠方面 ◎上床睡觉变得相当顺利 ◎夜间偶尔会做噩梦,且会延续到第二天 ◎睡眠时间 3.排泄: 大小便基本可以完全自理 ◎适当地提醒孩子小便 ◎夜晚偶有尿床现象 ◎大便可以完全自理,且已经相当有规律 4.洗浴: 洗手容易洗澡难 ◎洗手态度积极,且能够自理 ◎享受洗澡,但需家长帮忙 5.穿衣: 已具备自主能力,会做却不肯做 6.紧张情绪: 和顺期与不和顺期的差别 ◎五岁到五岁半:宣泄行为少了很多.主要用语言宣泄紧张 ◎五岁半之后:紧张情绪增加,宣泄力度增强 7.健康状况: 脾气和身体都相对良好 第四章 用爱和关注来感染孩子——五岁孩子的管教方式 1.最好的管教方式. ◎把握孩子求关注的心理 ◎具体的管教方法 2.管教原则: 对孩子有一份合理的期望 ◎用理解和平静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 第五章 爱玩、爱读、爱创造——五岁孩子所具备的能力 1.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玩儿 2.阅读方面: 喜欢读书,钟爱属于自己的书 3.看电视最受欢迎 4.自编故事依然带有暴力色彩 5.创造力方面: 为孩子提供发展创造力的机会和条件 6.身体能力有所发展,活动量减少 ◎协调能力增强 ◎活动量减少 ◎手指动作娴熟 ◎牙齿方面 7.视觉方面: 焦聚直接,但需要一定的引导 第六章 思维的“试运行”阶段——五岁孩子的心智成熟 1.对时间的感知: 对时间概念基本理解,关注“此刻与此地” 2.对空间的感知: 方向感很好,更愿接受身边的环境 3.读书与写字: 五岁半之后会有显著发展 4.数字与算术: 数字认知和运算能力得到发展 ◎五岁:掌握了十以内的数数 ◎五岁半:数字运算能力有所发展 5.语言与思维: 有较强的表达欲,思维处于“试运行”阶段 ◎有强烈的表达欲 ◎思维的“试运行”阶段 ◎已具备简单的逻辑推理 ◎对圣诞老人的存在深信不疑 ◎对死亡的理解更加具体、准确、真实 6.对性的感知: 明白性别差异,对小宝宝很感兴趣 7.幽默感方面 ◎幽默风格比较矜持 ◎喜欢荒谬与怪诞的玩笑 第七章 儿童成长测验——五岁孩子上学的依据 1.小学学前班之前——行为能力检测 2.问卷调查法 3.一年级之前——定位检测 4.上午班与下午班的选择依据 ◎送孩子去上午班还是下午班 ◎孩子不能适应上学的表现 ◎不要把孩子“绑架”进学校 第八章 及时帮助和引导孩子——五岁孩子的生日派对 1.成功的关键 ◎不要安排太多需要互动的活动 ◎多安排孩子跑来跑去的游戏 ◎为孩子准备容器装他们的宝贝 ◎筹划准备周全详细 2.活动安排 ◎选定主题 ◎小客人的数量 ◎成年人的教量 3.时间安排 ◎16:00—16:15:预先准备好一些手工活动 ◎16:15—16:30:玩“蜘蛛”游戏 ◎16:30一16:10:寻宝游戏 ◎17:10—17:15:迷你游行 ◎17:15—17:45:茶点时间 ◎17:45—18:00:安静地活动 4.温馨小提示: 把一切提前准备好 第九章 理解并尊重孩子——五岁孩子的个体差异 1.发育进程中的横向和纵向差异 2.和顺期与不合顺期 3.内向阶段与外向阶段 4.内向阶段与外向阶段的变换趋势 5.易于预料与难以预料 6.双胞胎孩子 第十章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些麻烦——源自家长们的真实故事 1.孩子不肯吃饭,怎么办? 2.孩子因父母不够关爱而十分叛逆,怎么办? 3.五岁的姐姐嫉恨妹妹,该怎么办? 4.面对怯懦的五岁男孩,妈妈该怎么放松心境? 5.如何应付精力过于旺盛的小男孩? 6.孩子在客人面前粗鲁无理,妈妈该怎么办? 7.五岁的孩子不需要长篇大论的道德说教! 8.孩子不肯学写字,怎么办? 9.孩子被《睡美人》里面的巫婆吓到了'该怎么办? 10.怎样让一个“坏”孩子听话? 11.可以让五岁孩子帮忙照顾小宝宝吗? 12.别人不跟我家孩子玩,怎么办? 13.五岁的孩子喜欢玩火,这正常吗? 14.孩子不停地吮舌头,有什么办法吗? 15.五岁孩子说“我恨你”,这是不是很不好的行为? 结束语 《你的6岁孩子》 试读章节 1.五岁到五岁半:金色童年时期 作为一个五岁孩子的父母,你在期待些什么?我们很高兴地告诉你,绝大多数的五岁孩子都会让你有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五岁孩子不但想要做好孩子,愿意做好孩子,事实上,他常常就真是个好孩子。 五岁孩子最让人愉悦的特性,当首推他很享受生活的快乐,因此他会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待一切。他会一大清早跳下床,跑过来告诉你:“今天是我的幸运日”,或者满怀热情地对你说:“今天我一整天都只做乖孩子,一件坏事都不做。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肯定不会惹你生气。” 他诚心诚意地想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因此,哪怕他只做一件最小的事情,也可能要跑过来请示你。而且一旦得到妈妈的同意:“好啊!”,“亲爱的,你可以吃一个苹果。”他就会高兴得满眼放光。 ◎心态积极,性格乖顺甜美 就连他常用的词语,都往往是很正面的话:“行啊!”,“好嘞!”,“很好!”,“多好啊!”,“太棒了!”,这些都是他最喜欢说的话。他还总是喜欢反复说:“我就是喜欢……” 实际上,我们确实遇到过一些妈妈存在这样的担心:自己的五岁孩子是不是“好得太过分了?”。我们总是向提出这些疑问的妈妈们保证,她们真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孩子怎么可能永远都这样乖顺下去呢?假若真如此的话,这孩子就太驯服了,不会懂得站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知道,这是一个越来越充满挑战的世界。 五岁的孩子之所以这样乖顺,主要原因在于这时孩子完全以妈妈为自己整个世界的中心,至少在几个月之内会是如此。因此,他不但想要讨好妈妈,还想随时都跟在她身边。他想同妈妈说话,跟她玩,帮她做家务,如影随身、寸步不离。许多五岁孩子宁愿和妈妈一起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出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经过暴风骤雨般的四岁之后,五岁孩子的这种对妈妈的热爱与接纳,确实让每一个当妈妈的都能轻松地喘上一大口气。如果这位妈妈还不止有这么一个孩子的话,那就更是谢天谢地了。五岁孩子的甜美无疑能让做父母的心里感到格外熨贴。 五岁孩子对整个世界的正面而且接纳的心态,不但扩展到父母的身上,还扩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正如一个五岁小姑娘所说的那样:“我爱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甚至也爱神。”还有另一个小姑娘,当她听到一首歌唱道:“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手上”时,对我们解释说:“他肯定是神。只有神才可以做得到。” ◎生活在“此刻与此地” 五岁的孩子通常来说是一个生活在“此刻与此地”的孩子。他非常在乎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自己住的那条街、他的那片邻里,还有他小学学前班的教室。(译者注:美国的孩子从五岁开始“上学”,先是在秋季进入小学学前班,一年以后进入小学一年级。)他不再像四岁时那样,对新奇、陌生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也不再会因此而特别向往奇遇。我们曾经说过,四岁孩子的招牌特征是“张狂而美好”,虽然他有时候的确很美好,可是他的张狂却总是令他陷入麻烦之中。 但是,五岁的孩子不会再经常惹麻烦。他这时的天性安静而内敛,更愿意亲近自己的家人。他不但喜欢守在别人替他预设的界限之内,而且还守得心安理得。他最感兴趣的时刻就是此刻,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此地。 ◎正视自己的能力,知道自我克制 五岁孩子之所以能够表现得如此和顺,关键在于他现在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准确得让你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也就是说,他知道自我克制。五岁孩子能极其准确地判断出他的能力所在,知道哪些事情会超出他的能力,因而他只肯去尝试他觉得有把握的事情。一旦成功,他的自信就由此建立。这并不是自负,而是自信。和四岁相比,这意味着他现在很少再用尽浑身解数通过抗拒别人来证明他才是自己的主人。 和其他年龄段很不一样的地方是,五岁的孩子常常能以一种异乎寻常的能力来保护自己免受过度的刺激。例如,一个去拜访她父母的朋友的女儿会这么说:“我不能每天都去看你的朋友,否则的话我会看晕了的。”另有一个小姑娘跟她妈妈一起去走访了一家她没有去过的幼儿园,第二天她就对妈妈说:“在这所新学校里,我感到有些羞怯,肚子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不过,我想如果你要是再多待几分钟的话,我感觉应该能好很多。”P32-34《你的5岁孩子》 序言 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是孩子在相应年龄段所应有的行为或者行为规范。这些东西能使得不少家长看过之后感到心里踏实,因为做父母的总是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会有哪些行为。当然,我们的这些描述也有可能反而使一些家长更感焦虑,甚至是愤慨。好在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因为预先知道了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行为,而能够多多少少放松下来。这正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事情。 尤其让许多父母感到安慰的地方是,他们现在终于明白,孩子在某些阶段出现的一些“糟糕”行为,其实是一种“正常”行为。因为,别人的孩子也都这样。我们这一群人在阿诺德? 格塞尔博士的亲自带领下,跟踪孩子们40多年,详细研究儿童行为的变迁与发展。我们的研究始于当年格塞尔博士指导下的耶鲁大学科研诊所,也就是现在著名的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前身。这些针对数千名儿童(一点不夸张)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使得我们坚信,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这里的行为,指的是能够表现出孩子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行为。 我们的确能够很有自信地告诉你,通常来说,一个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会在某个年龄出现某种行为特征。5 作者序但是,毫无疑问,没有哪个孩子可能是一个“通常来说”的孩子。正如我们在这本书里的第九章将要详细阐述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可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有别于任何其他孩子,甚至包括和他或者她同胎而生的兄弟姐妹。 因此,当我们告诉你,四岁孩子是张狂而可爱的,五岁孩子是沉静而安静的,六岁孩子又是怎样怎样的时候 ,请你要记住一点,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某个特定年龄段表现出某种特定行为来,而且都肯定或者应该跟我们的描述完全一模一样。同样是发育十分正常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的行为成长既可能比我们描述的进程时间表更快,也有可能比我们的进程时间表更慢,当然也很有可能不偏不倚,与其同步前行。不论孩子的成长是更快还是更慢,这都肯定不值得家长因此而忧心忡忡。不仅仅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进程快慢有所不同,而且其行为的和顺与不和顺的程度也相当不同。有些孩子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十分招人喜爱,很善于调整自己,让别人觉得十分易于相处;另有些孩子则相反,不论家长多么懂得孩子、多么精心照料,他都有可能在整个童年阶段十分难以相处,甚至有可能在任何年龄段都十分不易相处。 有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明显十分均衡,齐头并进。他们在各个不同方面的发育进程要么都提前,要么都延迟,要么都恰好跟我们的描述同步,这包括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所谓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可还有些孩子却并不均衡,比如有可能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神速,而运动方面的能力却远远落后;或者很可能完全倒过来。 在这本书后面的章节里,我们将会详细阐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但这却绝不是为了要让我们的读者因此而更加惴惴不安;相反,请让我们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就再三强调,我们对孩子各种行为的预期只不过是常规描述,是对众多孩子自然展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的一个概述而已。我们不妨来打个比喻,把这本书里以及其他类似书籍的描述都比喻成一份地图,而且是你想要前去旅游的那个国家的地图。我们能够告诉你的是那个国家总的来说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却不能够告诉你,你的旅程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可能比其他游客走得更从容些,或者更匆忙些;也可能比别人看得更细致些、更周详些,甚至有可能会回过头去再看看。你的这份地图既不能告诉你你将会遇到什么,也不能告诉你你应该做些什么。它能够告诉你的只不过是这块地界的大致模样。 人们大多愿意借助于地图的帮助。许许多多的父母也愿意借助于我们所做的这份孩子行为描述图的帮助。因此,如果你愿意,请使用我们的行为描述图吧,我们很希望你能因此有了一个很实用的向导,就像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只是,请你不要因为我们的常规描述跟你的孩子不太一样,就去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好,或者指责我们的描述不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好的、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我们仅仅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之中更加懂得欣赏他。 书评(媒体评论) 我要郑重地向所有的家长们推荐这本书,看看它是用怎样的关怀,向想要了解孩子的人讲述孩子,又是用怎样朴实贴切的招数在帮助它的读者。 ——李跃儿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 中国芭学园创始人。 这是一套研究1-14岁孩子发展规律的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父母,都希望在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成长,都希望孩子具备善良、有责任感和自律等优秀的人格品格,由此,这套书能够帮助到中国的父母们。 ——胡萍 中国儿童性教育的先驱,《成长与性》等书的作者。 儿童成长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这套书详细解释了各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规律、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让父母们有案可寻,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小巫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相比较个人发展和心理认知的专业书籍的晦涩,《你的N岁孩子》系列更加生动,语言容易理解。在这里,你一定会找到自己家里的那个宝贝,也能更加走进他们的内心。 ——兰海 上濒教育机构创始人,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特邀专家。 5岁,安宁祥和的年龄段。做父母的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阶段,无论眼泪、无论欢笑都真实地刻录在记忆中。我喜欢这张“地图”,它帮助你看到“5岁”这个目的地大致的样子,从而让你和孩子一起在这趟旅行当中少一些焦虑,多一份从容。 ——安燕玲《怎样说孩子才会听》的中文译者。 看到五岁孩子的特点,对照龙儿的生长,我不禁哑然失笑。他五岁时显得颇有能力处理身边的事物,但有时候我会惊讶地发现当他不得不面对陌生的或者棘手的局面时,他所需要的帮助比我预想地多很多。当时以为他在耍赖,看了这本书,心中多了份释然,原来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他正在尝试和自己之外的世界进行对接。 ——海文颖 浩途家庭俱乐部创始人,《我要做个好妈妈》的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