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京津冀建筑史纲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京津冀建筑史纲》一书上启70万年前旧石器时期,中接京津冀五千年文明史,下止晚清、民国时期。鉴于远古的史料有限,《京津冀建筑史纲》研究的重点在宋辽以后,全书目次排序为九章,即第一章的“综述”,第二章编年体的“京津冀建筑发展概况”,后续章节按纪事本末体排列,包括“城市建设”“宫殿、坛庙与官署”“宗教建筑”“居住建筑”“园林”“长城、运河及其他”“近代建筑”,力图完整地展现京津冀建筑发展的历程。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气候特征 三、自然资源 第二节 人文背景 一、人口构成 二、社会文化 三、建筑特征 第二章 京津冀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远古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70万年前-1万年前)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 一、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 二、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046年)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五、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第三节 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 一、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二、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三、三国、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四、隋(581年-618年) 五、唐至五代(618年-960年) 第四节 宋、辽、金时期 一、北宋(960年-1127年) 二、辽代(907年-1125年) 三、金代(1115年-1234年)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 一、元代(1271年-1368年) 二、明(1368年-1644年) 三、清(1644年-1912年) 第六节 清末民国时期 一、清末(1840年-1912年) 二、民国(1912年-1949年) 第三章 城市建设 第一节 王城与都城 一、王城 二、都城 第二节 传统地方城市 一、元代以前的地方城市 二、元、明、清地方城市 第三节 近代城市 一、北京 二、天津 三、河北部分城市 第四章 宫殿、坛庙与官署 第一节 宫殿 一、王城宫殿 二、都城宫殿 第二节 坛庙 一、皇家坛庙 二、孔庙 第三节 官署建筑 一、中央官署 二、地方官署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一节 佛教建筑 一、佛寺 二、佛塔 三、石窟 第二节 道教建筑 一、概述 二、实例 第三节 其他宗教建筑 一、概述 二、实例 第六章 居住建筑 第一节 王府 一、概述 二、实例 第二节 会馆 一、概述 二、实例 第三节 传统民居 一、概述 二、实例 第七章 园林 第一节 皇家苑囿 一、清代以前的皇家苑囿 二、清代皇家御苑 第二节 佛道圣地 一、概述 二、实例 第三节 私家园林 一、概述 二、实例 第八章 长城、运河及其他 第一节 长城 一、战国长城与秦长城 二、明长城 三、重要关口与城堡 第二节 运河 一、曹魏蓟城水利堰渠 二、京杭大运河 三、津保内河 第三节 其他 一、驿站 二、作坊 三、桥梁 第九章 近代建筑 第一节 公共建筑 一、办公建筑 二、商业建筑 三、旅馆建筑 四、教文卫体建筑 五、交通运输类建筑 第二节 居住建筑、工业建筑 一、居住建筑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建筑风格、相关单位、代表人物 一、建筑风格 二、相关单位 三、著名历史人物 基础资料汇编 一、京津冀建筑历史地图集 二、京津冀重要历史建筑调查图录 三、大事记 四、中国历史简表 五、京津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 主要参考资料 致谢 序言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 文化名城。在这座古老而又 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化大 都市里,至今仍保留着大量 珍贵的传统建筑。北京建筑 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文化 厚重,被誉为中国建筑的明 珠,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宝贵 财富。 北京建筑历史悠久,它 上启旧石器、新石器时期, 中接夏至清代,下至近现代 ,绵延七十万载,一脉相承 ;北京建筑类型丰富,它既 有山洞、聚落、城市,又有 宫殿、坛庙、苑囿,还有胡 同、四合院、中西式建筑, 空间形态多样,特色鲜明; 北京建筑文化厚重,它体现 了儒、释、道文化,融合了 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国与西 方文化,反映了老北京民俗 和近现代红色文化,内涵博 大深远,多元包容。北宋范 镇之在《幽州赋》曾这样赞 叹北京:“以今考之,是邦 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 ,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 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 。” 清末以降,北京旧城经 历了数次大规模改造,城市 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也 拆除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古 都风貌渐失。21世纪以来, 北京市加大了古都风貌保护 力度,初步建立了历史文化 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 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四个 层面的保护体系,开展了“ 煤改电”、“燃改气”、修缮 四、五类危房等民生工程, “老北京,新面貌”初见端倪 。但如何传承北京优秀建筑 文化、做好城市更新工作, 仍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 已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 为国家战略。2017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 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年- 2035年)》,在批复文件 第七条中指出:“构建涵盖 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 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 系。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 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 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 到应保尽保。推进大运河文 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 定河文化带建设。”上述指 示是我们未来做好相关工作 的行动指南。 2020年7月,北京建筑大 学成立了文化发展研究院, 旨在助力首都建筑文化发展 。该机构依托学校“产、学 、研”平台,围绕北京建筑 方面的“古都文化、红色文 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 开展相关工作,其中,学术 研究是优先安排的重点工作 之一。为此,文化发展研究 院成立了编委会,计划在未 来一段时期内,支持相关专 家学者,出版高水平的北京 建筑文化学术著作,为落实 北京市“新总规”、提升学校 建筑文化研究水平和广大读 者服务。 《京津冀建筑史纲》是 由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 员陆翔老师和他的团队编著 的学术著作。作者在广泛收 集史料和深入实地调研的基 础上,对京津冀传统建筑进 行了多方面、有重点的研究 。该书内容翔实、考证严谨 、结构完整、文笔流畅,是 一部探索跨行政区划建筑史 学研究的著作。相信此书的 出版,将助力京津冀协同发 展,同时对京津冀三地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我们衷心希望得到 有关方面和业界同人的指导 、帮助,不周之处敬请提出 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借此机 会,我们对该书的出版表示 热烈祝贺!对有关单位、社 会同仁和广大读者,一并谨 致谢忱!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 研究院 《北京建筑文化系列学 术研究丛书》编委会 2022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