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读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泉州是10—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为中国的世界遗产清单再添一颗璀璨明珠。本书概述了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辉煌历史和遗产面貌,并从商贸往来、民间信仰、文化史迹、生产基地、运输网络等五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泉州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 目录 第一篇 涨海声中万国商——刺桐古港 回望历史:辉煌与沧桑 闽海扬波:三湾十二港 海上丝路:艰辛与荣耀 第二篇 扁舟帆影天际归——商贸往来 九日山祈风石刻 市舶司遗址 德济门遗址 天后宫 真武庙 第三篇 泉南佛国几千界——民间信仰 开元寺 清净寺 老君岩造像 草庵摩尼佛造像 伊斯兰教圣墓 第四篇 宋家南外刺桐新——文化史迹 泉州府文庙 南外宗正司遗址 第五篇 每岁瓷铁通四海——生产基地 磁灶窑址 德化窑址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第六篇 飞梁遥跨海西东——交通网络 洛阳桥 安平桥 顺济桥遗址 江口码头 石湖码头 六胜塔 万寿塔 附录 邮说泉州“世遗” 后记 序言 我的家乡在泉州 在世界遗产边上 那里有雄伟的开元寺 东西塔 还有迷人的清源山老 君像 我的家乡在泉州 在世界遗产边上 那里的洛阳桥安平桥 举世闻名 那里的刺桐港是东方 第一大港 泉州人与海相伴向海 而生 北风下南洋南风就返 航 到九日山祈风天后宫 祈祷 再到南武当真武庙登 高眺望 那里是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 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 桥梁 我的家乡在泉州 在世界遗产边上 那里有晋江磁灶和德 化瓷窑 还有安溪青阳古老的 铁矿场 我的家乡在泉州 在世界遗产边上 那里有高高的六胜塔 姑嫂塔 还有江口石湖如林的 帆樯 泉州人与海相伴向海 而生 冬季下南洋夏季就返 航 到市舶司报关南外宗 品茗 再到顺济桥德济门走 走逛逛 那里是宋元世界海洋 商贸中心 是泉州人扬帆远航的 地方 我的家乡在泉州 在世界遗产边上 那里有冠甲东南的泉 州府文庙 还有世界唯一的摩尼 光佛造像 我的家乡在泉州 在世界遗产边上 那里的伊斯兰圣墓草 木葱茏 那里的清净寺历经千 年沧桑 泉州人与海相伴向海 而生 青壮下南洋叶落要归 航 那里有我的摇篮血迹 还有满街香料和茉莉 的芬芳 那里是无数人向往的 光明之城 是故乡游子魂牵梦绕 的地方 导语 《走读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资料翔实,文笔生动,图文并茂,是广大读者了解泉州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重要参考读物,也是海内外旅游者走进泉州、参观世遗景点的导游指南。 泉州人与海相伴向海而生,那里是无数人向往的光明之城,是故乡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后记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 于金色软于丝。 2021年7月25日,“泉 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 商贸中心”在第44届世界 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56项世界遗产。消息传来 ,泉州人民以及全省上下 乃至海内外华侨华人,无 不奔走相告,群情振奋, 喜上眉梢,为中国世界遗 产再添一颗璀璨明珠而倍 感自豪。 作为10-14世纪世界 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 的商贸中心之一,泉州展 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 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 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 度,成为宋元中国与世界 的对话窗口。为了更好地 宣传泉州世遗、推广泉州 文化、弘扬泉州精神,我 们组织编写了《走读泉州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 贸中心》一书。 本书概述了泉州作为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 中心的辉煌历史和遗产面 貌,并从商贸往来、民间 信仰、文化史迹、生产基 地、运输网络等五个方面 全面介绍了泉州的22处代 表性古迹遗址,包括九日 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 、德济门遗址、天后官、 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 、泉州府文庙、开元寺、 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 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 佛造像、磁灶窑址、德化 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 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 、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 、石湖码头、六胜塔、万 寿塔等。 本书在编写、出版过 程中,得到中共福建省委 宣传部、福建省新闻出版 局的高度重视,并被列为 2022年福建省重点图书 出版项目;福建省人大常 委会原副主任、省关工委 主任刘群英,福建省政协 原副主席、省乡村振兴促 进会会长许维泽对泉州世 遗也十分关心,并欣然担 任本书编委会顾问;福建 省政协原常委、专委会主 任刘宏伟作为本书编委会 主任,十分重视该书的编 写、出版,亲自谋篇布局 并多次听取编写、出版情 况汇报;泉州市申遗办、 市文旅局、市博物馆、《 泉州晚报》社等有关部门 、机构对该书编写、出版 也给予各种支持,并提供 了许多重要的参考资料。 编写组成员王杰、于刚、 李小安积极搜集资料、撰 写文稿,为本书付出了许 多心血;厦门大学出版社 特约编审宋文艳及黄祥昌 、林辉、张晞等摄友风尘 仆仆,用手中相机、无人 机拍摄了许多优美的泉州 世遗图片,为本书增光添 彩;福建省集邮协会、福 建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南 威软件集团、厦门市尚易 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壁岩 臻品茶叶有限公司等为本 书宣传推广付出了许多努 力;厦门大学出版社责任 编辑冀钦、美术编辑蒋卓 群等也为本书出版付出了 辛勤的劳动,在此我们一 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书资料翔实,文笔 生动,图文并茂,是广大 读者了解泉州世界文化遗 产的一部重要参考读物, 也是海内外旅游者走进泉 州、参观世遗景点的导游 指南。 因本书所涉史迹年代 久远,个别史实资料阙如 ,加之编写时间较为仓促 ,书中难免存在种种不足 乃至错讹之处,尚祈读者 谅解并给予批评指正。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 们走进泉州,读懂世遗。 精彩页 涨海声中万国商——刺桐古港 一部泉州古代史,就是一部泉州先民垦殖山林、扬帆海洋、拓展商贸的历史,一部刺桐城和刺桐港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皆知,从繁荣昌盛到衰落沉寂,从“闭关自守”到浴火重生的历史。 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宋代古船展览厅前悬挂的一幅大型国画——《涨海声中万国商》立即映入眼帘。画面上千帆云集,再现了宋元时代泉州海外交通的盛况:水深岸阔的港湾里,百船森列,千桅林立,装卸货的驳船在水上穿梭,码头上各种货物堆积如山,到处是人头攒动,有的在扯帆摇橹,有的在扛箱扛包,有的在检点货物,有的在交易生意,各具姿态,栩栩如生,仿佛那喧闹的人声和涨潮的涛声,就要冲出画面向你袭来似的。 这幅画作出自福建著名画家李硕卿之手,画名引用了宋代诗人李邴《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中的诗句:“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李邴原籍山东巨野,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资政殿学士,曾寓居泉州17年。诗人笔下的泉州,作为当时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商贾云集、帆樯如林,经济兴旺发达。然而,当诗人回望北方时,却发现故乡难回,只能独自在三洲路上踯躅、慨叹。一喜一悲,既反映出刺桐港海内外商人来往不绝的喧闹,也映射出“苍官影里”诗人的落寞。 “涨海声中万国商”是宋元时期泉州商贸繁盛的真实写照,诗画相映生辉,浓缩的是一千年前刺桐港向海开拓、刺桐城开放包容的历史。 回望历史:辉煌与沧桑 泉州,与海相伴,向海而生。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10至14世纪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刺桐港舶商云集,驰名世界,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回望这座曾经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领略她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闽越族人就在泉州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事渔猎活动,且“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汉书》)。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战乱频仍,北方汉人相继南下,闽中人口逐渐增加。东吴永安三年(260年),吴国在闽中设立建安郡,下辖九县,包括在闽南设立的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丰州。 此后,随着土地开发和人口增加,为了加强管理,西晋太康元年(282年),从建安郡分出一个以福州为中心的晋安郡,下辖八县,包括由东安县改名的晋安县。梁天监年间(502-519年),晋江流域开始进入较大规模的开发阶段,于是从晋安郡分出一个以闽南为中心的梁安郡(后改称南安郡),辖泉、漳、兴化等地,郡治仍设在南安丰州。丰州因此成为闽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时,流经丰州入海的晋江,“以晋之衣冠避地者多沿江以居,故名”。地处晋江入海口的梁安港遂成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印度高僧拘那罗陀(真谛)抵达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州),住佛力寺译经;陈天嘉二年(561年),拘那罗陀“泛小舶,至梁安郡,更装大船,欲返西国”,因太守及信徒挽留,遂留住丰州延福寺翻译《金刚经》;陈天嘉三年(562年)九月,拘那罗陀乘信风欲还天竺,即从梁安港乘船,准备前往棱加修国(今马来半岛)和优禅尼国(今印度)。不料因风信不顺,于年底飘回南海沿岸,后流居广州。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