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丘陵区位于淮河与长江之间,横亘安徽中西部,呈东西向展布,其淮河流域总面积3145km2,地面高程为20~70m;长江流域面积为2496km2,地面高程为15~50m。地面特征:以分水岭为界,北部向北倾斜,南部向东南倾斜,而且坡度逐渐变缓。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但降雨量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700~1000mm,在大旱年份降雨量600mm左右,且降雨量基本集中于6~8月,以三年两旱为基本特征。
由于区内特殊自然环境造成水资源十分贫乏,区内76个乡镇中,27个乡镇严重缺水(人、畜用水存在严重困难,农田可灌溉面积仅占27%~30%);30个乡镇缺水(人畜用水基本能保证,但缺乏集中供水的条件及能力,农田可靠灌溉面积达50%~60%);19个乡镇基本能保证人畜用水及农田灌溉(其中包括从外区引水的乡镇)。鉴于这一水资源条件,该地区亟需对水资源本底条件和开发利用程度进行全面勘察,为制定区域综合治理规划,为区域防汛抗旱保水治理的战略决策提供充分的数据和技术、方案支撑。
本成果是团队多年研究和技术成果的结晶。相信本书的出版可以为江淮丘陵区及相关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为促进供水保障、确保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参考,为安徽省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