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是新时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本书基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根据中央部署、时代大势、域外经验与长江特色,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支撑等四大领域、企业城际投资额等18个具体指标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数计算、空间自相关分析、指数趋势分析方法,以及近三年地级城市大数据,对标全球城市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设定目标值与阈值,对2022年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估。并提出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协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效、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协同促进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切实提升流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促进经济带内外部联系/协同开创双循环新格局等建议。 本书可供政界、商界、学界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曾刚,1961年生,湖北武汉人,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GIESSEN区域规划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及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首席专家。在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模式、区域创新与技术扩散等领域,先后在国外出版著作6部、国内出版著作12部,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协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 第二节 协同发展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第三节 协同发展是建设我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第一节 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解释 第三节 计算方法与指标标准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第一节 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第二节 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第三节 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 第四章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 第二节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三节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第四节 发挥长江经济带内联外通传统优势 第五章 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条件与路径选择专题分析 第一节 一体化发展时代背景与特征 第二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 第三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四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