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何曾隔两乡(上沟村三十年纪)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辉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一个个片段式的故事作为切口,以作者的少年记忆、青年感触、当下思考为视角,展现了河北省承德市上沟村这座偏僻、封闭、贫困的小山村中村民们衣、食、住、行的变迁以及他们的人生变化。作者将小山村三十年前后的人事进行对比,细致呈现中国乡村在三十年里的巨大变化,真实反映了一个群体的生命状态,巧妙地揭示了新时期扶贫富民政策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可喜景象。
作者简介
李辉,河北承德人在北京,媒体编辑,河北省承德市作协会员,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会员,《读者》《文苑》杂志签约作者。纪实、散文作品见百余种报刊,《你,且美且独立》《一粒一香》《不好的结局不是结局》等文章被广泛转载。
目录
第一章 世界上最偏僻的村子
世界上最偏僻的村子
陈家沟村没有人家姓陈
铁路线高高的,像一座山脉
我干过的一件大事
洋灰筒子
坡儿很好看,可是我们都不喜欢坡
我们村子的封闭生活
第二章 出村才能吃到细粮
村中大道
棒子对我们生存的意义
出村才能吃到细粮
苹果滋味
哭哭笑笑的鸡蛋
卖好衣服啦
代销店的故事
房子冷暖
下辈子还能不能做邻居了
第三章 娶媳妇的故事
男人都爱下象棋
扫盲
娶媳妇的故事
感情的事
尴尬的小孩
小英与大亮
变老的人和事
第四章 那些夜晚
网络网住我们村
我们村的三百六十行
国家政策真是好
那些夜晚
三十年以后
导语
《岁月何曾隔两乡:上沟村三十年纪》是一本2022年黄山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辉。
一缕改革的春风,一座村庄的巨变。
作者将河北省承德市上沟村村民们的衣食住行进行30年前后的对比,细致呈现中国乡村在三十年里的巨大变化,讴歌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党的政策,具有弘扬主旋律的主题宣传价值。
精彩页
世界上最偏僻的村子
我们村叫“上沟”。在我还没听说过也没学过“愿者上钩”这个词的时候,大花就嫁给我们村的李老三啦。那天,李老三喜滋滋地,又紧紧地,攥着大花的手,把她领进了自家的院门,迈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他家三间瓦房中的一间。
李老三家的房子原来是草房。改革开放的春风先从北京高屋建瓴地吹到我们省城,然后从省城欢欣鼓舞地吹到我们市里,再从市里星火燎原地吹到县里、镇里、公社,又经过好几个村子好几道山梁,最后才敲锣打鼓地吹到了我们村;在我们村一直吹了两年,终于百感交集地把李老三家草房上的草吹掉,换成了瓦。
草是房子的百年旧衣,瓦是房子的时代新装。房子的变化,使李老三终于也像丢弃了一块破烂的遮羞布,换上了一身新鲜正经的衣服。
大花对李老三的“新衣”和李老三家买给她的新衣都还算满意。
所以,这间房子,才会成为两个人的殿堂。
李老三把大花的手攥出了爱的印痕,就像担心大花会跑掉一样——他一直是这么担心的。
直到结婚第二天早上。
上沟,上沟,真是便宜和成全了李老三。
上沟是我们村的“小名”,“大名”叫陈家沟村上沟。
后来,要不是听说了“沟”和“梁”打架的事,我根本不知道大花原来是被李老三“骗”来的。
那年秋天——对,时代到了,季节也到了——我们村的几个人,李老三和大花,还有高稳柱、歪歪梨,这辈子有机会第一次去市里卖苹果。因为对眼前的环境有些陌生,又对过去听说过的一些事情有些害怕,所以他们几个人和苹果筐都挨在一起。
一个女市民走过来,低头看看苹果,抬头看看大花,问大花是哪的。大花刚要答话,李老三给她使了个眼色,抢着说:“我们是小梁前的。”女市民说:“小梁前?我咋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呢。不过你们的苹果看着倒是不赖,买五斤。”
女市民买了苹果走了,李老三左右一看,高稳柱和歪歪梨正横眉竖眼地瞪着他呢。李老三吓了一跳,赶忙问咋啦,高稳柱说:“你说咋了?还嫌咱们村不够偏是不?明明是上沟的,非说成是小梁前的,出来就跟着你丢人!”歪歪梨把苹果筐往远处挪了挪说:“以后你要再说是小梁前的,就别挨着我卖苹果。”
李老三听明白了。再扭头一看大花,大花正靠在身后墙根那抹眼泪呢——李老三也明白了。
“小梁前”是属于我们陈家沟村地界最偏最远的一条深深长长的山沟,跟我们上沟隔着一道大梁而不是小梁。沟里只住着刘姓兄弟两户人家。因为太偏僻了,两兄弟一直想搬出来;可是因为太偏僻了,出沟的路实在难走,“家”就一直搬不出来。
这么一个恨不得九点天亮四点天黑、羊嫌路远牛嫌路窄的地方,我们全上沟人公认干活最勤快最能受累的于老大不会去,年轻时到过更远的山上割过刺槐荆条的李不倒不会去,天天在村里无所事事东家访西家串的王大乐呵不会去,就连每天把手脚洗得干干净净却“手脚不干净”的二帽子媳妇花花尝也不会去。
在我们上沟人眼里,拿小梁前跟上沟比,就像拿上沟跟北京比。
当然,北京只是想象和向往中的北京,我们村里人最远只去过我们市里。
李老三跟市里人说是“小梁前的”而不说是“陈家沟上沟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沟人,高稳柱和歪歪梨当然不乐意。
“你们俩呀,真是笨。”李老三瞥了瞥高稳柱和歪歪梨,“咱们都知道小梁前更偏,可人家市里人知道吗?陈家沟、上沟都带个‘沟’字,我一说人家就猜到是小山沟小地方;小梁前小梁前,‘梁’的前面嘛,听着像是平地,至少比‘沟’宽敞。你们说我是给你俩丢面子了呢,还是给你俩长面子了呢?”
“这……这样啊……”高稳柱和歪歪梨互相对视了一眼,语气像腐坏的苹果一样软塌下来,“上沟,小梁前;小梁前,上沟……别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对,小梁前的,就是小梁前的。”
歪歪梨把刚刚挪远的苹果筐又挪回李老三这边。
“骗呗,就知道骗!几年了也没见改。”大花的气却好像还没消。
面对大花的数落,李老三倒是没说啥。还把刚刚收的卖苹果钱交给了大花。这是李老三欠大花的。一辈子都欠。
那一年,李老三和大花、高稳柱、歪歪梨他们都还年轻,李老三还是李小三,大花还是小花。
我就更小了。
我们村确实已经很偏了。
其实,我们“上沟”只是“陈家沟村”所属的四个自然村之一——“小梁前”不过是一条山沟,不能叫村——另外三个村分别叫下沟、山咀、马家沟。这四个村子里,我们上沟是最边缘也最偏僻的一个。
从小,我就觉得,我们全上沟近一百户人家,五六百口人,每天晚上,不是睡在炕上,而是睡在一个大摇篮里;也不是睡在屋子里,而是睡在一个盆地里,或者叫没有水的湖里。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