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下)/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俄)康·德·乌申斯基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部重要的教育巨著,也是19世纪条件下一部最好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乌申斯基认为,要正确进行教育,就必须正确了解教育对象,要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社会对人的影响。本书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了唯物主义的阐释。作者依据当时的科学成就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教学——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特别是对耐心、惊奇和疑惑等心灵——内心感知,对性格的培养以及劳动作用等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揭示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为教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理学根据。本书分为生理篇和心理篇两大部分,上卷包括生理篇、心理篇之意识;下卷包括心理篇之感知和意志。本书为下卷。 目录 原编者的话 第二卷序言 Ⅱ 论感知 第五十一章 论一般的感知:引言 第五十二章 关于感知的生理学理论 第五十三章 关于感知的力学理论或数学理论 第五十四章 关于感知的哲学理论 第五十五章 关于意向的假设 第五十六章 先天的意向。追求单独生存的意向 第五十七章 追求群体生存和种属生存的本能意向 第五十八章 追求有意识活动的意向 第五十九章 感知起源于机体原由 第六十章 感知起源于意识的表象 第六十一章 内心感知的实际意义 第六十二章 机体感知和心灵感知的相互关系 第六十三章 感知的表现 第六十四章 感知的表现是神经同情的机体基础 第六十五章 感知的表现和神经同情是言语的机体基础 第六十六章 把感知同愿望及心灵的情感状态区分开 第六十七章 感知转化为心灵的情感状态 第六十八章 把心灵感知区分出来并加以分类 第六十九章 心灵—内心感知的种类: (1)满意与不满意 第七十章 心灵—内心感知的种类: (2)向往感与厌恶感 第七十一章 心灵—内心感知的种类: (3)愤怒与善意 第七十二章 心灵—内心感知的种类: (4)恐惧与勇敢 第七十三章 心灵—内心感知的种类: (5)羞耻感与自满感 第七十四章 心灵感知的种类:无所作为的 智能一内心感觉 第七十五章 心灵—智能感知。它们的种类: (1)相似感和区别感 第七十六章 心灵—智能感知的种类:(2)智能紧张感(3)期待感 第七十七章 心灵—智能感知的种类:(4)意外感:(a)受骗感(6)惊奇感 第七十八章 心灵—智能感知的种类:(5)疑惑感和信心感(6)强烈的对比感(7)成功感 第七十九章 感知的概述,感知的体系及感知与意识的关系 Ⅲ 意志 第八十章 意志、引言、关于意志的各种理论 第八十一章 关于人体运动的物理学理论 第八十二章 从生理学角度解释运动的随意性 第八十三章 关于意志的力学理论 第八十四章 关于意志这一客观现象的哲学理论 第八十五章 根据自然科学事实说明客观意志:达尔文学说 第八十六章 从达尔文的理论引出的心理学结论 第八十七章 对关于意志的各种理论进行评述的结果 第八十八章 意志是心灵对肉体的一种支配力 第八十九章 意志是愿望:愿望的要素——现实要素与形式要素 第九十章 意志是愿望:把愿望培养成信念和决定 第九十一章 意志是愿望:愿望转化为趋向和欲望 第九十二章 性格的形成;问题的现状;四种气质 第九十三章 性格形成的因素:(1)先天气质的影响 第九十四章 性格形成的第二个因素:(2)生活印象的影响 第九十五章 意志是强制的对立面:追求自由的意向 第九十六章 追求享乐的意向和追求幸福的意向:关于快乐主义的古典理论 第九十七章 近代的快乐主义学说 第九十八章 追求幸福的意向:生活目的的意义 第九十九章 人的意志发生偏离的情况 第一○○章 意志薄弱和由此而产生的倾向 第一○一章 结束语 乌申斯基生平和活动年谱 序言 《教育人类学》第二卷 接第一卷之后,继续系统地 阐述乌申斯基的心理学体系 :第一卷从生理学的角度对 认识过程作了概述和分析, 本卷则补充了对感觉过程和 意志过程的分析。表面看来 ,似乎第二卷发表后,心理 学体系的阐述即可认为已经 完结,接下去应以教育学部 分而告终。然而,《教育人 类学》第二卷发表后,乌申 斯基提出的任务不仅在教育 学方面、甚至在心理学方面 也还未完成。 乌申斯基拟定的心理过 程分析计划,要比他在《教 育人类学初探》前两卷中已 作的分析广泛得多。除了叙 述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初级 心理过程(这是前两卷的内 容)外,乌申斯基还准备写 一部分,专门分析仅为人类 特有的、使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特殊现象。乌申斯基称这 些现象为“高级心理过程”, 即指:言语功能,理性这一 高级认识能力的表现,审美 、道德、宗教诸方面的体验 ——总之,是指人在其社会 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 乌申斯基在《教育人类学》 的前两卷中当然不可能详细 论述这些过程:他只是引导 读者注意人类心理的这些特 征。显然,要对这些特征作 出详尽的分析,这对任何一 个研究者来说都是极为困难 的任务,乌申斯基当然也不 例外。但是乌申斯基提出的 建立科学的教育学课程这一 任务却要求克服这些困难。 《教育人类学》第二卷 是根据乌中斯基1871年亲 自审定的第二版付印的,编 者在本卷后面附了下列材料 。 1.乌中斯基《劳动在心 理和教育上的作用》一文的 节录。这段节录乌申斯基自 己就曾加上一些注释附在第 二卷的后面。 2.乌申斯基1868~1869 年间在《教育文集》中发表 的论文目录。这些论文以后 成了《教育人类学初探》第 二卷的基础。 3.第二卷正文的另一种 文本。这些文本取自1868 ~1869年《教育文集》中 发表的论文。 4.《教育人类学》各版 索引。 5.《教育人类学》的最 初几篇论文在《教育文集》 中发表后,报刊上登载的对 乌申斯基此书的评论和反映 概述。 6.人名索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