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证照中国(1911-1949)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善斌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证照收藏第一人”许善斌继《证照中国1949-1966》、《证照中国1966-1976》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证照中国(1911-1949)》集中在民国时段(1911-1949),仍以大量的证照收藏力图呈现这段时期的“纸上历史”。本书沿用之前已经出版过两书的体例,分为时政大事、军事活动、民生民俗、文艺趣事、外交活动等5个大部分。配上390幅精心收藏的证照,从社会的各个方面立体丰富地呈现民国时期的风貌。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国几十年间的纸上风云录。

从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到国民党、三青团的组织证件,从抗日时期的日本宣传单、伪满洲国的《建国诏书》到解放军的胸章袖章、《战斗详报》,从国民政府的粮票、苏区的借粮单到金融股票债券、苏维埃钞票及军需公债,另有社会生活领域的身份证、选举证、宗教文书甚至帮会文件,科教文艺领域的学校招生广告、毕业证书、同学录纪念册、梅兰芳的演出票……《证照中国1911-1949》从辛亥革命开始,用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的多视角证照展览,全景记录了新中国建国前近40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民间历史。

《证照中国1911-1949》是作者许善斌集多年之功推出的一部力作,虽属“断代史”,但内涵丰富,细节充实,力图以“历史的碎片”帮助读者了解更完整真实的中国近代史。

目录

第一章 政治

 1.辛亥革命时期文件

 2.袁世凯有关的文件

 3.国民党的证书

 4.与蒋介石有关的文书

 5.民国时期政务票证

 6.阎锡山签发的证书

第二章 军事

 1.支援抗日证照

 2.日寇宣传文件

 3.伪满洲国文件

 4.解放战争时期获奖证书

 5.旧军队证书

 6.解放军证照

第三章 经济

 1.粮食票证

 2.地契

 3.机器生产相关证照

 4.纺织业证照

 5.工人的文书

 6.银行票证

 7.公债债券

 8.股票票证

 9.保险票证

 10.广告

第四章 社会生活

 1.身份证书

 2.选举文书

 3.任命书

 4.通行证

 5.司法文件

 6.宗教文书

 7.兰谱

 8.帮会

 9.慈善事业文件

第五章 科教

 1.科技交流文书

 2.医学有关证件

 3.集资办学文件

 4.招生及入学考试文件

 5.学生证

 6.与课业有关的证件

 7.奖状

 8.同学录和纪念册

 9.课余文娱生活券证

第六章 文化

 1.传媒证照

 2.出版印刷业证照

 3.日历

 4.娱乐证照

 5.体育相关证书

第七章 艺术

 1.京剧证照

 2.梅兰芳演出票

 3.电影资料

 4.歌唱家留影

第八章 涉外

 1.护照

 2.华侨文书

 3.联合国宪章

试读章节

2 袁世凯有关的文件

袁世凯(1859—1916年),河南项城人,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少年时袁世凯两次乡试不中,遂投身行伍,先在山东督办团练,在朝鲜练兵发迹,1895年在小站督练新军,即北洋新军前身。袁世凯因军功自道员、督抚累升,后入值军机,甚至内阁总理大臣。1908年宣统帝继位,袁世凯受清皇室排挤被迫下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出山,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政,负责与南方革命军政府谈判事宜。在袁世凯威逼利诱下,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逊位,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次年3月,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袁世凯被推举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行《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袁世凯权欲熏心,先是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任届没有限制。1915年12月又演出复辟闹剧,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中华帝国”不得人心,仅三个月,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不得不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时年57岁。

袁世凯认为总统不能当一辈子,过期权力就做废了,而皇帝不仅是终身制,而且是家族制,一辈辈往下传。然而,袁世凯没想到帝制已经没有市场,他选择当皇帝,等于自取灭亡。袁世凯的皇帝架子没摆几天,各方面的渠道还没畅通,就匆匆垮台了,所以留下的“痕迹”很少,这里有一张“京师晋商票号”单子,上面有“洪宪元年五月”的字样,还有一张是食盐的“落地税”票,上面也盖章“洪宪”。只是“洪宪”天寿,帝制时代已经结束了。

3 国民党的证书

中国国民党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1891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随后,各地出现革命团体。1905年8月20日,几个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在东京合并,共同组成同盟会,同年11月,同盟会创办《民报》,宣扬革命思想,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主张。

辛亥革命后,为与北洋系抗衡,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与其他四个小党联合组成国民党,旨在通过“议会道路”实现共和理想。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四分五裂。1914年7月,部分国民党重组为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规约》,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

这里有一张国民党证书,是民国二年(1913年)颁给名叫王兰田的,上面有介绍人与“党证规则”,写明:“一,凡持有本证者方认为本党党员;二,本证不得假(借)给他人;三,如本证遗失即须通知本部或各该交通部及各分部声明作废另换新证。”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党形式上成为统治全国的政党,蒋介石开始其几十年的党魁生涯。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总部迁往台北。到台湾后,沿用中国国民党的称号,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其子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中央主席。

从1938年开始,国民党实行党魁制,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党务机关,中央常务委员会在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执行党务,中央政治委员会为最高政治指导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为最高监察机关。1972年国民党组织系统有所调整,分设中央、地方、军队、产业、职业、知识青年、海外、敌后、机关等9个党部。国民党员都有专门的党证作为身份凭证,这里有一份国民党证,上有青天白日标志,“中国国民党党员证书”,下面是签发党部、时间、姓名及编号等信息。加入国民党,需要写申请书。

P8-12

序言

这本书收集的是“旧中国”的证照。这里说的旧中国是指中华民国,旧中国到底“旧”到什么程度?从这些证照中或许能窥见一二。

“旧”也是从“新”演变而来的,中华民国建立的时候,也曾经是一个“新中国”。崭新的神州大地上,没有皇帝,没有太监,男人剪掉了辫子,女人放开了“三寸金莲”。中国丢掉了封建枷锁,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光明,人们欢呼“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到来。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还来不及巩固,投机分子盗取了政权,把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军阀连年混战再加上官僚腐败,国家很快就被折腾“旧”了。

60岁以上的老人经历过旧中国,应该多少有些记忆。更多的人只是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旧中国,得来的印象不可避免是支离破碎的。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旧中国。当然,这种真实也是局部的。这些证照就像是一个完整人的某部分,可能是一块皮肤,也可能是一块骨头,或者是一缕头发和一片指甲。查一下DNA,没错,它们就是旧中国身上的“零件”,但不可能是“全貌”。旧中国已经成为历史翻过去的一页了,不可能完整地再现了,我们通过这些证照呈现给读者,只能是希望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有一点也许应该说说,旧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无纸化”时代。当时农村90%的人是文盲,他们除了用纸糊墙和包东西,烧纸祭天地敬祖先,其他不需要和纸打交道了。只有城市一部分精英人群和纸打交道多一些。从这个角度讲,那是一个需求很小、纸张资源缺乏的“无纸化”时代,所以这些“老纸片儿”能留存下来,极为难得。这些从特殊年代“幸存”下来的“纸藏品”,对回顾社会历史、追忆民族往事,有着不小的见证意义。现在是信息时代,纸张很大程度上被电脑取代,人们办公也提倡“无纸化”了。虽然过去的“无纸化”和现在的“无纸化”不太相同,但一百年之后,现在稀缺的“纸片儿”没准又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呢!和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回望一百年前纸片儿,心情会有多大的不同呢?

有朋友问我,这些证照都是真的吗?有没有请专家“验明正身”?我回答说,伪造秦砖汉瓦、名人字画或可牟利,伪造这些“下里巴人”的生活纸片儿作何用处呢?我相信这些老纸片儿就是它们“脸”上显示出来的那样,这是它们的本来面目。他们基本都是真实的,真实得像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老脸。

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发展到今天,物质生活的富足使人们沉浸在幸福中,很多过去的“精品”成了现在的“次品”或者“废品”,今昔对比让人感慨万千。打开这本书,是为了让人们更具体可感地看到旧中国的旧貌,更加欢欣地看到新中国的新颜。

许善斌

2010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目前正在大踏步地前进,这无疑是必须的。但与此同时,旧事物也消融得过多过快。这样下去,又将给我们进一步的前进带来阻碍。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研讨本书作者的工作,同时也评价本书的出版价值,是一件非常重要与急迫的事。

——徐城北(作家,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别看是一张小纸片,其中却蕴涵了无穷的信息,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老许经常要跑博物馆图书馆,去研究它们,细细品味。

——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

10年过去了,老许算得上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证照收藏大户了,然而收获名声的同时,他也为此搭上了全家省吃俭用下来的所有积蓄近20万元……最近,老许玩收藏又出了新招儿:写书。不过不是编别人的故事,而是写自己的收藏心得。老许在票证的大千世界里看世事变迁,在自己的收藏故事申寻找快乐。

——中央电视台《记忆》栏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