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加)沈辰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2019年11月,《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出版。此书是沈辰老师基于自己二十余年的博物馆从业经历,对中外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展开的一些思考、讨论和提问。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穷则思变”“博物馆的灵魂:谁是curator”“博物馆为什么做展览:策展、释展和评展”“全球化下的博物馆:时空对话中的艺术收藏”“博物馆文化遗产之道:形而上”“博物馆走向社会之路:任重道远”。本书为《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的修订本,对第一版书中的内容稍作修订,并增加了两个小节,分别为“陈展: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与统一”,以及“疫情下的博物馆”。 目录 引言 一谈 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穷则思变两份作业 万变不离其宗:博物馆的宗旨 为什么是“穷则思变”? 变化的基石:什么是二十世纪博物馆? 转变的方向:什么是二十一世纪博物馆? 二谈 博物馆的灵魂:谁是curator 名片上的尴尬 两份招聘公示的差别 彼得的故事:学术和公众 从三星堆到兵马俑:curator的策展 博物馆的灵魂:curator 三谈 博物馆为什么做展览:策展、释展和评展 为什么博物馆需要有展览策略? 策展:几个相关问题 释展:如何能让观众看懂展览 陈展: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与统一 评展:不是观众问卷和社交媒体的刷屏 什么是成功的展览? 四谈 全球化下的博物馆:时空对话中的艺术收藏 全球化下的博物馆 詹姆斯馆长着急了 特纳邦姆夫妇的捐赠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两匹中国马 ROM的中国文物收藏故宫里的《俄太子东游记》 历史与当代:全球化下的中国艺术 五谈 博物馆文化遗产之道:形而上 《多伦多宣言》:当代社会中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伦理 吴大澂的玉璧:作为文化遗产的藏品 赛装节和家庭相机:文化遗产的认同 多伦多市长的礼物 传教士的中国岁月 六谈 博物馆走向社会之路:任重道远 收门票的博物馆也可免费参观 一份姗姗来迟的道歉 文身、第三性与证据房间 开放与包容:当代博物馆的精神 走出困境:疫情下的博物馆 余论:走进“众妙之门” 附录 “博物馆”定义摘要 《多伦多宣言》——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相关性与应用性 后记 序言 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关于博物馆的书,都要从 “什么是博物馆”这个问题开 始,那么我们也从这里开始 吧。 博物馆这个概念既古老 又现代。 之所以说古老,是因为 它的含义源于古希腊神话传 说中的“Muse”——缪斯女神 ,即智慧的化身;英文单词 “Museum”的拉丁语词根中 的意义可以引申为“欣赏和 学习艺术珍品的地方”。它 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 世纪,托勒密二世在亚历山 大里亚创办研究机构,称之 为“Museion”,在这里,古 希腊著名数学家克特西比乌 斯发明了一种原始活塞泵, 世界因此有了滴漏计时器。 之所以说现代,是因为 具有当代意义的博物馆直到 十七、十八世纪才开始出现 。随着时代的变化,博物馆 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发生 演进。有趣的是,尽管“博 物馆”一直在变,但始终没 能远离它古老的本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博物 馆? 其实不用我回答,维基 和百度等大众网络搜索平台 都有答案。“博物馆是征集 、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 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 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 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 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 、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 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 会公共机构。”1可见,博物 馆是一个有藏品、有陈列的 机构。 在一次以了解博物馆在 观众心目中的角色为目的的 调查过程中,山东大学文博 专业的实习生曾向前往博物 馆参观的观众询问过这样一 个问题:“您认为博物馆是 一种怎样的存在?”获得的 答案虽不尽相同,但大多不 外乎围绕着“国宝”“历史”“ 传承”来展开。正是基于这 样的认识,人们才会把博物 馆当作了解一个城市历史的 重要之选。 但是,如果以从业者的 角度来看,“什么是博物馆” 显然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 。关于博物馆的定义,近百 年来国际博物馆协会 (ICOM)的章程为我们展 现了一条清晰的关于博物馆 内涵与外延发展变化的脉络 (附录“博物馆”定义摘要) 。从作为皇宫的卢浮宫到作 为艺术殿堂的卢浮宫,从皇 家私苑紫禁城到全民热衷的 故宫博物院……社会变化中 一次又一次的“私器”变“公 藏”,让“博物馆”这个概念 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宏大的叙 事意味。这种叙事引导了学 术界对博物馆界如何从“私 密”走向“开放”的思考。在 这个背景下,博物馆的功能 和社会影响力开始发生“不 可逆转”的巨大变化。 说到近百年博物馆的变 化历程,深感发展速度最快 、规模最大、势头最迅猛的 当属中国的博物馆。如今, 我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 馆(RoyalOntarioMuseum ,下文用其简称ROM,图 0.1)的从业时间已经超过 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恰好是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如火如 茶的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996年全国博物馆的总 数是1219家,到了2016年 ,全国博物馆数量为4109 家,到了2017年,增长为 4721家1,翻了将近二番。 仅2016至2017一年的增幅 达到了612家,而2017至 2018一年的增幅为633家, 总数达到5354家。两年间 平均每天就有1.7家新博物 馆建成。这里还不包括旧馆 改造、改建、扩建等大型基 建项目。即便是这样,从数 量上来说,与博物馆事业发 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和地区相 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例如,美国的博物馆数量已 经超过了3.5万家,在数量 上远远多于国内的博物馆; 人均博物馆占有量上中国博 物馆数量也存在极大的差距 ,加拿大的博物馆数量虽然 “只有”2300家,但是全国人 口仅3700万(相当于一个 重庆市的人口)。即便如此 ,依旧不能否认,高速发展 已然是中国当代博物馆发展 的一个显著特点。 毫无疑问,数量上的增 加是衡量博物馆发展的一项 重要指标。但是,博物馆的 发展,又绝非仅仅通过数量 来考量。数量不是反映博物 馆发展的唯一指标,我们首 先要考虑的是当代社会需要 建构什么样的博物馆。当我 们建设博物馆之前,应该先 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 么是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 ……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博物 馆最重要的“产品”——展览 。在这里,我们需要基于策 展的目的与策略,重新思考 “博物馆为什么要做展览”。 我们可能都有一个共识,即 博物馆中的展览和其他商业 展览相比理应不同,但是却 不一定说得清这背后的原因 。博物馆的策展策略应该是 什么?如何才能策划一个成 功的博物馆展览?策展的问 题又引出另外两个概念—— “释展”和“评展”。这是两个 各有明确归属的概念,但是 实际上关心的却是同一个问 题:如何让观众看得懂展览 。告别高高在上,做让观众 喜爱的展览,是二十一世纪 博物馆的一个基本功能。通 过释展和评展,我们希望不 仅要让观众看懂展览、喜欢 展览,还要让他们尽可能理 解展览传达的策展思想。 第四个方面围绕着博物 馆藏品展开。从欧美博物馆 在殖民时代入藏世界艺术和 文化入手,去理解全球化下 博物馆的历史发展。随着时 代的变迁和第三世界的发展 ,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归属和 对它们的阐述成为今天欧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