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三岛由纪夫的诸多作品中,《金阁寺》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是三岛由纪夫的成名之作。它取材于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1950年7月,京都鹿苑寺中,21岁的见习僧人自焚并烧毁舍利殿,殿中的国宝——足利义满像也一同变为灰烬。此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而此事件成为了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题材。 这是一部充满悲剧性幻灭美学的作品,三岛由纪夫以见习僧人沟口的口吻,讲述了烧毁金阁寺的心路历程。“人类个体本身易于毁灭,却可以通过繁殖得到永生;金阁寺看似有着永不毁灭的美丽却存在着被抹去的可能性。”沟口独创的美学观指引着他,为了将美从一次性的事物变为无形无相无处不在的存在,终于走上了烧毁金阁寺的道路。 小说透过细腻的手法,让我们既看到了一位位生动的人物,也瞥见作者矛盾个性的冰山一角。主人公沟口从开始的自卑,到慢慢发现自我,直到后面的肯定自我,可以说这是一部“建立自我”的小说。《金阁寺》可以称得上三岛由纪夫美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正因如此,这部经典之作非常值得每一位渴望走入三岛由纪夫内心的读者细细研读和品味。 作者简介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本名平冈公威,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小说家、戏剧家。 三岛由纪夫被称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亦有“日本的海明威”“当代日本的达·芬奇”之称,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为了纪念他,日本还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并于1988年创办了三岛由纪夫奖。三岛的主要作品有《假面的告白》《潮骚》《爱的饥渴》《金阁寺》《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序言 三岛由纪夫,本名平冈 公威,出生于日本东京, 大学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 大学(今东京大学)。他 一生都致力于文学创作, 曾就职于大藏省银行局, 但不满一年便辞职专心创 作。他对创作始终充满热 情,一生(1925-1970年) 著有21部长篇小说、80余 篇短篇小说、33个剧本, 以及大量的散文。 《金阁寺》是三岛由纪 夫的成名之作,在日本一 经出版便引起大众的广泛 关注。它取材于真实发生 的社会事件:1950年7月, 京都鹿苑寺中,21岁的见 习僧人自焚并烧毁舍利殿 ,殿中的国宝、足利义满 像也一同变为灰烬。此事 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 三岛由纪夫从见习僧人 沟口的角度,“讲述”了主人 公烧毁金阁寺的心路历程 。主人公沟口是一个有口 吃的人,自身的缺陷使他 受尽冷眼和歧视。但是不 完美的他的心中有一个完 美的存在,那便是父亲讲 述的“金阁寺”。在父亲的努 力下,沟口终于进入心心 念念的金阁寺,并在那里 当见习僧人。然而沟口的 心理却在战争和生活的影 响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 喜爱金阁寺渐渐转变为想 要烧毁金阁寺的渴望……“ 人类个体本身易于毁灭, 却可以通过繁殖得到永生 ;金阁寺看似有着永不毁 灭的美丽,却存在着被抹 去的可能性。”沟口独创的 美学观指引着他,将快乐 凝缩于建筑,将生命奉献 于美的破坏。 在主人公沟口下定决心 烧毁金阁寺之前,形形色 色的人物与之产生交集并 且深深地影响了他。身为 富家千金却爱上逃跑士兵 的有为子;性格开朗却为 情所困而结束一生的鹤川 ;天生内八足却以此作为 魅力吸引女性的柏木;作 为寺院主持却流连烟花之 地的沟口师父……这些人物 无一不深陷于道德与欲望 、现实与虚幻的纠葛中, 无法自拔。 三岛由纪夫不仅被称为 天才,更被称为“怪异鬼才” 。透过小说细腻的手法, 我们既看到了一位位生动 的人物,也可瞥见作者矛 盾个性的冰山一角。主人 公沟口从最初的自卑,到 慢慢发现自我,直到最后 肯定自我,可以说这是一 部“建立自我”的小说。而在 小说之外,三岛由纪夫的 人生也同样经历着“建立自 我”的过程。由于常年的战 乱及被祖母控制的童年生 活的影响,他也深陷在美 与丑、道德与罪恶、自卑 与自恋、永恒与毁灭相互 抗衡的深渊中。为了缓解 这种无法逃避的压力,文 学创作便成了他维持内心 平衡的方式之一。 在这部小说中,三岛由 纪夫将自己的暴力美学淋 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通 过毁灭来获得永恒。《金 阁寺》可以称得上三岛由 纪夫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也正因如此,这部经典之 作非常值得每一位渴望走 入三岛由纪夫内心的读者 细细研读和品味。 本译文根据新潮社1956 年10月出版的日文版本翻 译而成。 导语 一个关于美与毁灭的心灵独白。本书讲述生来为口吃苦恼的青年沟口从贫穷的乡下来到金阁寺出家以后,终日沉迷于金阁之美,幻想在战火中与金阁同归于尽的壮美场面。然而战争的结束使这一愿望永远化为泡影,绝望之余,他毅然将金阁付诸一炬。本书是语言大师三岛由纪夫的集大成之作,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观。 书评(媒体评论) 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天 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 难遇一个。 ——川端康成 精彩页 自幼时起,父亲就经常对我说起金阁寺的事。 舞鹤的东北方,一个突向日本海的荒寂海角,就是我出生的地方。父亲的祖籍不是这儿,而是舞鹤东郊的志乐。在家人们的期望下,父亲出家当了和尚,去往一个偏僻荒凉的海角,做了寺庙的住持。最后,他在当地娶了一位妻子,生下了我。 成生岬寺的附近没有什么像样的中学,所以我离开了父母,寄宿到父亲老家的叔父的家中,每天步行去东舞鹤中学上学。 父亲的家乡阳光明媚,但到了每年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哪怕是万里无云极为晴朗的日子里,一天也要下个四五次阵雨。我这变化莫测的性格,可能就是那方水土养育出来的吧? 五月的黄昏,我从学校回到叔父家,从二楼的书房眺望对面的小山。火红的夕阳映照在苍翠欲滴的山腰处,宛若一道金色屏风耸立于旷野之中。我凝视着这一切,脑海中畅想着金阁寺。 虽然我常常可以在照片或者教科书里看到现实中的金阁寺,但它却远不及父亲口中的那个如梦似幻的金阁寺。父亲是绝不会用“金碧辉煌”等词语来描绘金阁寺的。他认为,金阁寺之美,已非凡物。并且我也认为,从金阁寺的字面和发音来说,我心中的那个金阁寺才是美妙绝伦的呢。看着远方的水田在夕阳下闪闪发光,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心中那个看不见的金阁寺的投影吧。 构成福井县和京都府的分界线的吉坂岭,恰好面对正东方。太阳从那山顶升起。尽管现实中金阁寺和京都是处于相反方向的,但是我却可以看到,在山谷处的朝阳沐浴下金阁寺巍峨壮丽的样子。 就这样,金阁寺是无处不在的,但现实中却又从未见到。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就像这片土地附近的海一样。舞鹤湾虽然位于志乐村西方一里半的位置,却被群山遮挡,所以人们根本看不到大海。但是这片土地上却是始终飘溢着无处不在的海洋气息。人们有时可以从风中嗅到大海的咸腥味;海上一阵风浪,成群的海鸥就会飞逃到这边的田里。 我身板儿较弱。不管是跑步还是单杠,总是比不上别人。加上生来的口吃,渐渐地我开始自卑起来。之后,同学们知道了我是庙里和尚的儿子,于是很多顽童模仿着口吃的和尚读经的样子嘲笑我。故事里如果有口吃的打手出场的话,他们就会故意大声地读给我听。不用说,口吃是我与外界交流的一道障碍。我总是发不好第一个音节。这第一个音是我的内在通往外界之门的钥匙,但是这把钥匙总是开不了锁。一般人可以自由地畅所欲言,向外界敞开自己内心的大门,使得通风良好。我却办不到。因为我的钥匙早已锈迹斑斑了。 口吃的人在急于发出第一个音的时候,内心就像一只急于从粘胶中挣扎脱身的小鸟一样。虽然最后可以逃脱出来,但为时已晚。当然,在我焦急挣扎的时候,外在的现实偶尔也会停下来等我。但是我所等来的现实早已不再新鲜。当我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外界之后,外界总是突然之间变色,与我擦身而过……这样来看,对我来说只有这个才是最合适的。不再新鲜的现实,一半散发着腐臭味的现实,它就这样横亘在我的眼前。 不难想象,这样一位少年,心里有着两种相反的权力意志。我很喜欢历史上关于暴君的记述。我要是一个口吃沉默的暴君的话,我的臣子们就会整天对我察言观色,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我也没有必要通过明确流畅的语言来把我的残暴正当化。我的沉默就足以证明我所有的残暴都是正当的。我每天就是这样,一边幻想着将蔑视我的老师或同学全部处刑,一边陶醉于自己是内心世界的王者,是一位看破红尘的大艺术家。尽管我的外表平平无奇,但我的内心世界却无比丰富。一个自卑到骨子里的少年,却相信自己是天选之子。这种想法不是很正常吗?我觉得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一个未知的使命正等待着我。 ……想起这样一段插曲。 东舞鹤中学被连绵的群山环绕,拥有宽敞的操场和明亮的新式校舍。 五月的某天,本校的一位校友利用休假,从舞鹤海军机关学校回到母校来玩。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