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51个关键词读懂三国(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日)井波律子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日本汉学家的视角解读中国古代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井波律子教授是日本知名中国文学研究专家,她研究三国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曾向日本读者全译《三国演义》。
井波律子教授以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国别史正史《三国志》、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和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为原本对庞大的三国故事抽丝剥茧,进行合理解读。小说《三国演义》已在各国汉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至海外各地,是全球读者较为熟悉的中国古典历史故事。尤其是在日本,三国故事的传播极为广泛,经三国故事改编而成的游戏、小说受人喜爱,普通民众极为喜爱三国历史,有较强的“三国情结”。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51个关键词,51篇精彩短文,借域外学者之眼,读懂复杂的三国故事。
作者简介
井波律子
1944年生于日本富山县。
l96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系,1972年在同一大学完成博士课程。曾任金泽大学教授,2009年3月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专攻中国文学,著有《三国志名言集》、《中国名言集·一日一言》、《中国文学中的愉悦世界》、《三国演义》(译著)、《中国文学家列传》、《奇人辈出中国史》、《三国志曼荼罗》、《探寻成语故事中的愉快中国史》、《中国五大小说》(上、下)、《论语入门》(以上,岩波书店),《丑角群像》(筑摩书房),《破坏女神》(光文社智慧的森文库),《酒池肉林》(讲谈社学术文库)等。
目录
序言 关于“三国”
第一章 读懂“人”
1宦官
2名门
3胡须
4美女
5烈女
6异貌
7老将
8年轻武士
9奇人异士
10猛将
11使者
12大吼
13名将
14叛徒
15度量
16后裔
17兄弟
18诗人
19高手
20眼泪
21敬意
第二章 读懂“战”
22军粮
23檄文
24名马
25桥
26生擒
27火攻
28水攻
29军师
30谋士
31军纪
32地图
33政变
34奇策妙计
35间谍·谍报
36单打独斗
37兵器
第三章 读懂“社会”
38玉玺
39酒
40书信
41名医
42冤魂
43遗言
44天文观察
45怪异现象
46婚姻
47歌谣
48文字游戏
49音乐
50狩猎
51吊唁
后记
文库本后记
主要人物表
三国年表
附录一 三国重要地名
附录二 三国著名战役
序言
关于“三国”
正史《三国志》
众所周知,有关中国三
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和演义
书籍,影响较大的有两部
:一部是正史《三国志》
,另一部是历史题材的长
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233-297年)原出生于三
国时期的蜀国,景元四年
(263年)魏灭蜀,陈寿时
年31岁。两年后(即泰始
元年,265年),魏亦被司
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所取
代,这一时期陈寿仕从西
晋。至咸宁六年(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天下,
陈寿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执笔《三国志》时
,采用了司马迁著《史记
》所创的文体“纪传体”和“
列传体”。这是与人物传记
并称的文体,“纪传体”的“
纪”指的是皇帝的传记。
因《三国志》(全65卷
)是记载三国鼎立时期的
历史书,故其特色是由《
魏书》(30卷)、《蜀书
》(15卷)、《吴书》
(20卷)三部分构成。在
该书中陈寿对魏、蜀、吴
三国的地位并没有等同视
之,他把魏国视为正统王
朝,运用占整部书一半的
篇幅对其进行记述。作为
皇帝传记的“纪”也只运用在
《魏书》中(在《蜀书》
和《吴书》中,刘备、孙
权等皇帝的传记全部是“××
传”的形式)。
明明是蜀国人,却把敌
国魏国视为正统,因而后
世对陈寿的评价很差,他
也因此被后人所诟病。然
而,陈寿在继承魏国系统
的西晋做官,从其立场上
来说,将魏国视为正统可
以说是理所应当的。另外
,当时虽说是三国分立,
但与分割中国南部的蜀国
和吴国相比,控制了中原
地区的魏国在政治和文化
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这
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
以说,作为优秀历史学家
的陈寿对三国的形势判断
还是客观而冷静(理性)
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他撰写《三国志》时把魏
国作为正统亦是无可厚非

不过,作为历史学家,
不管陈寿多么客观、冷静
,但其对被灭亡的故国蜀
国所具有的惋惜悲哀之情
还是很深刻的。他煞费苦
心,运用微妙的笔触,将
其对故国蜀国铭刻在心的
思念,融汇于文字之间,
这种心情流露的痕迹,在
《三国志》中随处可见。
由此看来,一千多年后完
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
小说《三国演义》,却明
显是以刘备的蜀国为正统
这一视角来描写,其思想
萌芽可以说在陈寿的《三
国志》里也早已有所显现

陈寿逝世约130年后的元
嘉六年(429年),六朝时
期,刘宋历史学家裴松之
(372-451年)搜集了各种
相关资料,为陈寿的《三
国志》的简洁文本加注上
了庞大的注释,完成了《
裴注三国志》。现在流通
的《三国志》就是陈寿的
正文和裴松之的注释两者
并存的版本。顺便说一下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的时间脉络虽是根据陈寿
的正文而定,但令人印象
深刻的情节等大多是根据
裴松之的《裴注三国志》
创作的。
《三国演义》的魅力
贯穿《三国演义》的基
本思想是强调汉王朝后裔
刘备的英雄主义,将当时
的蜀国定位为正统王朝。
与此相对,对刘备的对手
曹操则是以重点笔墨夸张
地描述了其手段恶劣的奸
雄性。因此,《三国演义
》的故事内容是以好人刘
备和坏人曹操的对立为主
线,通过艺术性地设置各
色人物陆续登场的手法,
叙写了丰富多彩的生动故
事场景。
《三国演义》最大的魅
力在于,给每个拥有强烈
个性的出场人物设定了独
自的绝妙的精彩场面,让
他们尽情发挥独特的个性
。顺便一提,作为《三国
演义》校订者而为人所知
的清代学者毛宗岗说过,
在《三国演义》中有“三绝
(三个杰出人物)”登场,
即“智绝(极其聪明)”诸葛
亮、“义绝(极富义气)”关
羽、“奸绝(极其奸诈)”曹
操三人,对他们三人的描
写极为精彩。
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
在《三国演义》故事中,
诸葛亮、关羽、曹操三人
的形象十分鲜明。特别是
忠义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关
羽,是罗贯中着力描写的
角色之一,即便说《三国
演义》背后的主角是关羽
也毫不过分。如上所述,
民间艺术题材中最光彩闪
耀的是性格粗暴的张飞,
而在《三国演义》的故事
情节中,带有悲壮色彩的
关羽则更为耀眼。刘备穿
插于“三绝”即诸葛亮、关羽
、曹操三人关系中,在故
事情节铺展中演绎出的相
遇和离别等场景,可以说
是《三国演义》中首屈一
指的精彩场面。如刘备和
关羽、张飞相遇的桃园结
义场面、刘备三顾茅庐拜
见诸葛亮的场面、在赤壁
之战中惨败的曹操和关羽
再会的华容道场面、刘备
临终托付诸葛亮后事的白
帝城生死离别场面等。以
这些令人难以忘记的场面
为核心,《三国演义》展
现了其充满魅力的故事画
面。
当然,在《三国演义》
的出场人物中,除了人物
性格鲜明的“三绝”之外,还
有数不胜数的令人心动的
魅力角色。可以说,只有
这些引人入胜、使人读之
欲罢不能而又让人犹如身
临其境,描画出的一幅幅
展现活灵活现的人物独特
形象场景的精彩画面,才
是令《三国演义》的读者
最追捧之处。
导语
本书作者井波律子教授从三国故事中严选51个关键词,分为“读懂‘人’”“读懂‘战’”“读懂‘社会’”三大部分,以全新视角解读这一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历史时期。从群雄割据的乱世到魏、蜀、吴的三足鼎立,再到晋灭东吴,统一三国,对壮大的三国世界、多样的三国人物和复杂的三国故事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全书立足于《三国志》所著史实和《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解读约1800年前,三国时代的中国文化、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51个关键词相互照应,还原了体系庞大的三国故事世界,是域外汉学家对中国历史和古典小说解读与研究的全新视角。
后记
本书标题是《50个关键
词读懂三国》[],正如标题
所示,是一本以50个关键
词来反映三国故事的书。
本书将50个关键词分为3章
,分别是:第一章“读懂‘人’
”、第二章“读懂‘战’”、第三
章“读懂‘社会’”。
第一章中,以宦官、名
门、胡须、美女、烈女、
异貌、老将、年轻武士、
奇人异士、猛将、使者、
大吼、名将、叛徒、度量
、后裔、兄弟、诗人、高
手、眼泪、敬意等三国故
事中众多的登场人物的特
征进行区分,列出了21个
关键词。希望能通过这些
与“人”相关的关键词,读懂
既有老将又有年轻武士,
既有名将又有背叛者的三
国故事中出现的丰富多彩
的人物形象。
第二章中列举了军粮、
檄文、名马、桥、生擒、
火攻、水攻、军师、谋士
、军纪、地图、政变、奇
策妙计、间谍·谍报、单打
独斗、兵器等与三国故事
中的战役相关的16个关键
词。通过这些与“战”相关的
关键词,从远征军的粮食
问题到激烈的单打独斗,
希望大家能具有身临其境
的感觉,来解读三国故事
频繁出现的战斗详情。
在第三章中,列出了玉
玺、酒、书信、名医、冤
魂、遗言、天文观察、怪
异现象、婚姻、歌谣、文
字游戏、音乐、狩猎、吊
唁等与当时社会相关的14
个关键词。通过这些与社
会相关的关键词,从冤魂
出没的怪异现象到歌谣及
文字游戏,希望大家能读
懂三国故事所处的时代氛
围。
各个关键词都主要以长
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为中心,但同
时也摘取了正史《三国志
》的相关内容,对比着写
了下来。这样从50个关键
词、50个角度来观三国故
事的话,也有很多意外的
发现,对我来说也是很新
鲜的体验。如果能让本书
的读者也能发现别有风味
的三国故事的话,我感到
很高兴。另外,本书的卷
末附有粗略的《主要人物
表》和《三国年表》。蒙
参考为幸。
本书是由原在珍藏版的
横山光辉《三国志》(全
三十卷,2007年3月一2009
年8月,潮出版社)的卷末
连载了三十次的《三国讲
座》以及在潮出版社的网
络杂志上连载了七个月二
十一次的《三国讲座》
(2009年11月—2010年5月
)合在一起组成的。这次
在汇总成一本书之际,除
了订正了明显的错字之外
,几乎未做更改。
在长期连载中,从关键
词的选定到本书结构完善
都受到潮出版社漫画编辑
部的冈谷信明先生、山科
妙子女士的关照。另外,
在本书出版之际,出版部
的北川达也先生给予了细
致的关照。我想向冈谷先
生、山科女士、北川先生
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1月
井波律子
精彩页
宧官
众所周知,宦官是指被阉割而失去男性功能的人[1]。在中国,宦官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王朝时期,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清朝灭亡为止。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朝代出现过宦官干政、宦官专权的局面。其中,受宦官毒害最严重的时期是东汉(25-220年)、唐朝(618—907年)及明朝(1368—1644年)三个朝代。
东汉王朝长期处于外戚(皇后一族)和宦官权力之争的社会动荡不安中,但自第十位皇帝桓帝(146一167年在位)起,外戚势力开始衰落,宦官权势上升且处于绝对优势。此时期,被称为“五侯”的五位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专权,他们横征暴敛,获取了巨额财产,过着极端奢侈的生活。桓帝死后,灵帝即位,宦官的势力越发强大。当时,被称为“十常侍”的宦官团伙操纵朝政、权势逼人,赵忠、张让是该团伙的首领。灵帝极其宠信他们,公然宣称张常侍是其父,赵常侍是其母。
灵帝是一个金钱欲极强的人,他采取种种手段甚至通过卖官来敛取钱财。而作为金钱及权力欲化身的“十常侍”则是不失时机地利用了灵帝的贪欲,从中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兴建豪宅,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另外,他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独揽高位,肆无忌惮地垄断朝廷政权。种种情况,激起了良知犹存的文官们的愤慨和不满,开始了对宦官专权的抨击和弹劾活动。宦官们深感他们带来的危险,为自保就把很多对他们不利的人关押入狱,处以刑罚,官僚李膺、陈蕃和太学生郭泰等人的抨击宦官弊政运动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宦官专权,导致朝堂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中平元年(184年),以道教之一派太平道信徒为核心的农民发动了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为此朝廷招兵买马对起义军进行了残酷镇压,其结果是起义虽然被勉强镇压下去,但东汉王朝政权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灵帝死后,少帝即位不久,中平六年(189年),东汉诸恶之源的宦官势力遭到全歼。起因是外戚何进被宦官杀害后,守卫都城洛阳的袁绍、曹操等人借题发挥攻入宫中,将宦官全部杀光。不久,凶暴的武将董卓控制了洛阳,东汉名存实亡。因宦官祸乱而元气大伤的东汉王朝,在宦官势力被清除之后也如同朽木一般,轰然倒塌。
附言之,三国故事中是英雄亦是奸雄的曹操,也出身于与宦官关系密切的门第(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位高权重的宦官的养子)。尽管如此,曹操却得到了荀彧等清流派文人的支持和协助,逐渐成为东汉末年乱世中的实力派。历史的发展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名门
要说三国故事里群雄中名门出身的,应首推曹操的对手袁绍。袁绍的高祖袁安是东汉的司徒(最高级别的三个大臣“三公”之一),并且之后连续四代都是“三公”,这无疑是一个超级名门。由于祖先的名声,袁绍渐露头角,军事实力及社会人脉都远远超过曹操。但是,他的缺点是缺乏当机立断的决断力,而且猜疑心很强,又听不进田丰和沮授等有识之士的意见和建议,自以为是。因此,建安五年(200年),在平分天下的官渡之战中,他原本占绝对优势,却被曹操击败。两年后,他在失意沮丧中病死。袁绍死后,其家族内部因继承人问题发生了争斗,最终袁氏一族被曹操所灭。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