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森林之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加)苏珊娜·西马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她是森林的女儿,从小在森林中长大。
从女伐木工到提出新观点的年轻女科学家,在女性备受歧视的领域,她屡遭排挤打压,仍抱着一腔热爱坚韧前行,成了广受认可的“树维网之母”、森林生态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咖。
她曾痛失至亲,家庭破裂,也曾罹患重疾,是深爱的森林和家人好友给她力量,治愈创伤,助她恢复活力。
在这本书中,西马德讲述了自己的独特人生旅程。她的人生与探索森林隐秘地下网络的研究并行。森林中的树木与真菌互利互惠,构建一张错综复杂的“树维网”,就像我们的神经网络或者互联网一样,养分、水分都能通过它传递;树木之间借此交流信息,守望相助。树维网的中心是母亲树,它们用强大的力量连接并维持着周围所有的后代。在一片有活力、能自我复原的森林中,竞争关系并非永久的主题,树木之间、树木与真菌之间的合作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利他才能自利。
人类同样如此,我们与亲人、爱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交织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我们提供难能可贵的支撑和帮助,是我们前行中不断回顾和汲取能量的根源。
这本书会永远改变我们看待树木的方式,也赋予我们治愈创伤的力量。
作者简介
苏珊娜·西马德,森林生态学家,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林学系教授,美国生态学会、美国国家生态分析和综合中心成员。她关于“树维网”的开创性工作曾登上《自然》封面。《纽约客》《环球邮报》《泰晤士报》等知名媒体都刊登过对她的研究工作的报道,她还多次应邀进行TED演讲、拍摄纪录片等。
目录
推荐序 万物有灵——汲取森林的智慧
作者的几点说明
引言 连接
第1章 森林深处的幽灵
第2章 手工伐木工人
第3章 水!水!
第4章 陷入困境
第5章 杀死土壤
第6章 桤木洼地
第7章 酒吧争执
第8章 放射性
第9章 互惠互利
第10章 给石头刷除草剂
第11章 桦树小姐
第12章 9小时上班路
第13章 钻芯取样
第14章 生日
第15章 传承
尾声 母亲树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权利说明
序言
万物有灵——汲取森林的
智慧
最初了解到西马德教授
的研究是无意中看到了她做
过的一场TED演讲,她自始
至终真挚亲切的微笑和不疾
不徐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
无疑是一位业界顶尖的森林
生态学家,讲解着最激动人
心的前沿成果,但她更像是
一位从未知领域探索归来的
先驱者,带着饱经风霜之后
的从容,向未曾去过此地的
人们讲述她所见之奇闻轶事
、所历之艰险磨难,那些早
已与她的生命轨迹自然而然
融为一体的部分。之后,我
有幸成为西马德教授所著《
森林之歌》中文版最初的读
者之一,作为一名植物科学
领域的从业人员,我花了两
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它,
其间数次心潮澎湃、扼腕兴
嗟,很多思绪在读罢全书的
那一刻飞扬,现在我将这些
思绪记录下来,不能算是序
言,算是我的读后感,非常
荣幸能用这样的方式与这位
了不起的女科学家建立联系
,并向她所做事业致敬。
首先,这是一本会颠覆
你认知的科普书。
植物有感觉吗?植物会
思考吗?植物是否一直是被
动的呢?植物是食物链中的
底层,它们对谁似乎都无权
说“不”,但当我们看到瞬间
收缩叶片的含羞草,巧设机
关捕捉昆虫的食虫植物,用
形态、气味欺骗昆虫的兰花
时,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无法
毫不犹豫地说出答案。
如果你也曾经产生过这
样的疑问,那么这本书将会
给出颠覆你认知的答案。
西马德教授的研究向我
们揭示了一个古老却又极易
被人忽视的真相:植物是深
刻的、主动的,森林是充满
智慧的——它们有洞察力,
有交流能力。解开植物秘密
的关键藏于泥土之下那些很
容易被人们忽略、实际上却
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真菌,精
致的地下菌系与植物的根部
紧紧连接,将森林中成千上
万的植物都连接在一起,编
制成了一张精密“树维网”,
通过这张网络,植物可以更
好地吸收和交换水分、土壤
中稀缺的资源、光合作用产
物等诸多物质。人们普遍认
为树木之间只存在生存竞争
,可实际上它们互相依存、
互惠互利。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植
物不仅可以通过菌根网络迅
速地察觉到它们与邻居的距
离,它们的邻居是谁,谁正
在走向生命的终点,谁正在
经历怎样的病虫害,还可以
利用类似神经的生理机能感
知并理解周围环境,然后调
节自身,就像动物那样适应
变化、调整、学习新事物、
并学会忍受。而森林中的那
些老树在这涨网络中发挥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像是母亲
一样。它们是森林的中心、
通过网络分享资源以增加它
们后代的存活率。大树会通
过这种方式照顾它的小树,
就像人类照顾自己的孩子那
样,血浓于水。
书中任何一个知识点都
令人耳目一新,让你不禁生
出“天哪、植物竟然这么聪
明”,“植物们究竟是怎么做
到如此高明的”,“我真应该
重新认识一下我身边的植物
”或者“真想好好去森林里走
走、呼吸一下被古老森林净
化过的空气”等类似的感叹

其次,这是一本极富戏
剧性的故事书。
不难发现,精彩的科学
内容本身已具备了充分的戏
剧性,甚至是不可多得的电
影题材,实际上,母亲树的
概念以及它与周围树木的联
系已经进入了好莱坞,成为
电影《阿凡达》中树木的中
心概念,而本书的戏剧性还
不止于此。本书记载了一位
执着的科学家、一个血液里
融入了森林的人,在荒野世
界甘守寂寞、百折不挠,在
科研领域披荆斩棘、无怨无
悔,向世界揭示“阿凡达”真
实存在的历程,这是另一个
引人入胜的故事。
冲突是营造戏剧性不可
或缺的因素,本书的15个章
节讲述了西马德教授从幼年
在森林边成长,对根菌产生
好奇,到为伐木公司工作,
对皆伐区的种植问题产生疑
惑,直至走上科研道路,屡
挫屡战,直至找出答案和对
策的故事始终。这里有数不
尽的冲突,不可调和的冲突
:对木材的需求与森林里越
来越少的大树,伐木公司的
经济效益与森林的开发策略
,多树共植与单一种植,除
草剂与非目标植物,对内心
召唤的坚守与对困难的妥协
,对研究道路的追寻与外界
的质疑,人类简单粗暴的零
和思维与森林生命体间合作
共赢的根本原则……
现实往往比电影更精彩
,西马德教授的故事和所有
精彩的故事一样,主人公总
要不断被冲突缠绕,并不得
不磨砺出被称为勇气、勤奋
和坚韧等的闪光品质,来将
冲突逐一化解,或者换一种
方式与之共存,这可能就是
勇敢者的人生真相。这个寻
找“阿凡达”的故事,一定会
令你时而会心一笑,时而为
之一振,甚至会联想到你所
经历过的某些人生情节。
最后,这还是一本传奇
的人物传记。
森林之歌一直在那里,
但只有少之又少的人听到了
它,听懂了它的人更是寥寥
,西马德教授便是这歌声悉
心的聆听者与破译人。与森
林亲密接触的成长经历,赋
予了她异于常人的敏锐直觉
、与森林站在一起的使命感
,以及从森林和人类二者的
立场来看待问题的视角,我
认为她是森林与人类沟通的
使者。
西马德教授在本书中记
录了森林伴随她共度的人生
,可以说是她的
导语
你相信树有智慧吗?
森林中的树木与真菌互利互惠,构建一张错综复杂的“树维网”,就像我们的神经网络或者互联网一样,养分、水分都能通过它传递。
这是森林庞大地下版图的脉络,树木之间借此交流信息,守望相助,其中年代久远、经验丰富的“母亲树”就如母亲一般照拂后代,传递养分和关键的生存智慧。
这是一部爱与联结的生命史。
树与树相互交谈,人与人互相温暖。
亲切、真挚、感人、深刻,“树维网之母”的独特人生故事。
将会永远改变我们看待树木的方式,也赋予我们治愈创伤的奇迹力量。
后记
母亲树项目
我是在2015年启动母亲
树项目的,当时我刚刚摆脱
癌症,重获新生。这是我做
过的最大的实验,其指导原
则是保留母亲树,维持森林
中的各种联系,以保持森林
的可再生性,特别是在气候
变化的情况下。
母亲树项目由9个实验林
地组成,涵盖了不列颠哥伦
比亚省的各种气候——有该
省东南角干燥炎热的森林,
也有中北部寒冷潮湿的内陆
森林。我们研究森林的结构
和功能,调查像网一样相互
交织的各种关系在真实环境
中发挥的作用,了解森林砍
伐模式的变化(保留不同数
量的母亲树)和人造林(包
含不同树种的混交林)会导
致这些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我们希望就采伐和种植
的哪些组合最能适应地球所
面临的压力,如何让最健康
的连接随着我们对森林资源
的利用而蓬勃发展等问题,
做出一些有理有据的猜测。
我们的目标是发展一门
新兴哲学:复杂性科学。基
于竞争与合作这两种关系,
事实上,是在充分利用构成
森林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基础
上,复杂性科学可以变革林
业实践,使其兼具适应性和
全局性,改正过度专制和简
化的缺点。
气候变化的后果如今已
经尽人皆知,几乎没有人能
摆脱它的直接影响。二氧化
碳浓度从1850年的百万分
之285(即100万个空气分
子中含有285个二氧化碳分
子)激增到1958年的百万
分之315。当我坐在这里写
作的时候,浓度已经超过了
412ppm(百万分比浓度)
,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当
汉娜和纳瓦到了生育年龄时
,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科学
家认为的临界点:450ppm

但我还是比较乐观。有
时候,当你觉得什么都不会
改变的时候,变化反而就来
了。在我的研究的基础上,
自由生长政策在2000年做
了修改,允许在不列颠哥伦
比亚省的某些地区留一些桦
树和颤杨,尽管基本态度没
有彻底改变——这些枝繁叶
茂的树木仍然被视为竞争对
手和眼中钉。但是,现在这
片土地上来了一些年轻的林
务人员,他们在制定意见书
时都会深思熟虑,践行拯救
老树和鼓励森林多样性的理
念。
我们有能力改变方向。
我们感到绝望,在很大程度
上是因为我们破坏了连接(
再加上我们对大自然的惊人
能力不够了解),而且我们
伤害的对象是植物。通过了
解它们的感知力,我们对树
木、植物及森林的同理心和
爱自然会加深,并将找到创
新性解决方案。关键在于,
我们要求助于大自然本身的
智慧。
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
。与你认为属于自己的植物
建立联系吧。如果你在城市
,就在阳台上放一个花盆。
如果你有院子,那就建一个
花园或加入社区地块。有一
个简单而深刻的行动,你现
在就可以执行:去找一棵树
,你的树。想象一下连接到
它的网络,连接到附近的其
他树,然后打开你的感官。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那
么我邀请你深入母亲树项目
的核心部分,对保护、增强
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的技术
与解决方案,以及无数支撑
我们生命维持系统的生态产
品和服务,做更深入的了解
。机遇就像我们的想象力一
样无穷无尽。科学家、学生
和公众如果想要参与这项在
森林深处进行的跨学科研究
,并成为公民科学计划(一
项拯救全世界森林的运动)
的一部分,可以在
http://mothertree
project.org上了解更多信息

生活在森林中吧!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足够幸运,我们一
生中会有那么一两次,偶然
与某种强大的事物相遇,让
人感到地动山摇。
——罗伯特·麦克法伦
精彩页
第1章 森林深处的幽灵
那年6月,我独自一人,在灰熊之乡的雪地里忍受严寒。20岁的我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新手,在一家位于加拿大西部利卢埃特山脉的伐木公司从事季度性工作。
森林里笼罩着阴影,死一般沉寂。我总觉得周围鬼影幢幢,放眼望去,似乎看到一只幽灵正朝我飘来。我张开嘴想尖叫,却没有发出声音,于是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我拼命让自己恢复理智——然后我就笑了。
所谓的幽灵只不过是浓雾而已。它绕着树干,不停地翻腾。根本就没有幽灵,只有伐木工砍下来的那些木材。树就是树。但加拿大的森林总是让我感到不安,尤其是因为我的祖辈,他们曾保卫或征服这片土地,他们来这里砍伐、焚烧和种植树木。
似乎森林是有记忆的。
尽管我们希望它忘记我们的罪过。
到了下午,薄雾弥漫在亚高山冷杉丛中,给它们蒙上了一层光泽。小水滴把光线折射向各个方向。枝条上满是今年新绿胜旧绿的生机。无论寒冬怎么摧残,春天一到,孕育着生命的嫩芽就会顽强地从枝头长出,迎来越来越长的白昼和日益温暖的天气。这真是一个奇迹!只要前几年夏天的气候适中,嫩芽就会如期长成雏叶。我摸了摸那些针叶,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它们通过气孔(二氧化碳从这些小孔中吸入,与水结合形成糖和纯氧)排出我需要的新鲜空气。
依偎在这些高大、勤劳的大树身边的是十几岁的小树,而依偎在这些小树身边的是更年轻的幼苗。在寒冷天气中,它们像一家人一样挤成一团。老树树皮斑驳,尖顶直挺挺地伸向天空,为周围的树遮风挡雨。这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的精心呵护多么相似。天啊,我小时候总是麻烦不断,就像幼苗一样离不开大人们的照顾。12岁时,我爬上舒斯瓦普河边的一棵歪脖树,想看看自己能爬多远,但是在回退时不小心掉进了河水中。亨利爷爷跳进他那条手工打造的小船,在我快要被急流卷走时抓住了
我的衣领。
这里一年有9个月的时间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树木的适应能力远强于我。它们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十分强大,即使遭遇我无法忍受的极端内陆气候,它们也可以茁壮成长。一个枝条从一棵老树斜着伸出来,遮挡在羸弱的树苗上方。在树枝的弯曲处,还有一个掉落的松果静静地躺在那里。我轻轻拍了拍老树,以示感谢。
我把帽子拉下来盖住耳朵,走下伐木道,在雪地里向森林深处走去。尽管离天黑只有几个小时,我还是在一根原木前停了下来。这是清理道路用地时砍下来的。灰白的圆形切面上,可以看到睫毛一样细的年轮。早材呈鲜黄色,细胞中水分含量高。边上是深褐色的晚材细胞,它们形成于8月,此时太阳高照,干旱已经来临。我数了数年轮,每10年用铅笔做一个标记。这棵树已经有几百岁了,比我们家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的年头的两倍还多。这些树是如何经受住生长和休眠的周期变化的呢?这与我们一家在一段短得多的时间内经历的欢乐和艰辛相比有什么异同点呢?有的年轮较宽,说明在这些年份这棵树长得较快,可能是因为雨水充沛,也可能是因为在邻近的树被风吹倒后,阳光比较充足。有的年轮窄得几乎看不见,这是因为受干旱、冷夏或其他压力影响后树木生长得比较缓慢。这些树经受过气候剧变、残酷的竞争,以及肆虐的火灾、虫害或风灾。论生长环境的恶劣程度,殖民主义、世界大战以及十几次总理换任给我们家族带来的影响远不能与之相比拟。它们是我祖先的祖先。
一只松鼠一边在那根木头上飞跑,一边发出吱吱吱的叫声,警告我不要碰它藏在树桩那儿的松子。我是第一个为伐木公司工作的女性。伐木公司从事的是一份艰苦危险的工作,从那时起,他们也向零零星星前来求职的女学生敞开了大门。几周前,就在我上班的第一天,我和老板泰德一起前往一个皆伐区(这片30公顷土地上的树木被砍伐一空),检查那里是否按政府规定种上了新树苗。他有丰富的种树知识,但他非常低调,这让工人们忘记了疲惫。当我因为分不清“J根”和“穴盘育苗”而尴尬时,他一直很有耐心。通过观察学习,我不久之后就被委派了评估人造林(采伐后复植补种的幼苗)的工作。我是不会搞砸的。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5: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