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精神现象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精神现象学》总结了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家们的哲学研究成果,宣告了未来哲学的大纲。它的出版标志着黑格尔和F·W·J·谢林在哲学上的彻底决裂。 本书不仅是黑格尔本人全部著作最有独创性的著作,而且是在整个西方哲学历史上最富于新颖独创的著作之一。他是它不是从天而降,它也有其来源和继承,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人类思想史上的不朽人物。他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他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但在他的哲学中,存在着体系和方法的矛盾,他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终于窒息了其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在美学上,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美学》《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等。 目录 序言:论科学认识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 [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三、哲学的认识] [四、哲学研究中的要求] 导论 甲、意识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 第二章 知觉;事物和幻觉 [一、事物的简单概念]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三、朝向无条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运动]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 [一、力与力的交互作用] [二、力的内在本质] [Ⅰ.超感官世界] [Ⅱ.规律作为差别与同一] [Ⅲ.关于纯粹差别的规律] [三、无限性] 乙、自我意识 第四章 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 [Ⅰ.自我意识自身] [Ⅱ.生命] [Ⅲ.自我与欲望] 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隶 [Ⅰ.双重的自我意识] [Ⅱ.对立的自我意识的斗争] [Ⅲ.主人与奴隶] 二、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的意识 [Ⅰ.斯多葛主义] [Ⅱ.怀疑主义] [Ⅲ.苦恼的意识,坏的主观唯心主义] 丙(甲)、理性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 [Ⅰ.唯心主义] [Ⅱ.范畴] [Ⅲ.空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识] 一、观察的理性 (a)对自然的观察 [Ⅰ.对无机物的观察] [Ⅱ.对有机物的观察] [Ⅲ.将自然当作一有机整体来观察] (b)对自我意识的纯粹自身及其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 [Ⅰ.思维规律] [Ⅱ.心理学的规律] [Ⅲ.个体性的规律] (c)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面相学与头盖骨相学 [Ⅰ.器官的面相学的含义] [Ⅱ.这种含义的双义性] [Ⅲ.头盖骨相学] 二、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 [Ⅰ.自我意识的直向运动;伦理世界] [Ⅱ.自我意识的反向运动;道德世界] (a)快乐与必然性 [Ⅰ.快乐] [Ⅱ.必然性] [Ⅲ.自我意识里的矛盾] (b)心的规律和自大狂 [Ⅰ.心的规律和现实的规律] [Ⅱ.将心置人于现实] [Ⅲ.个体性的自大狂] (c)德行与世界进程 [Ⅰ.自我意识与普遍的关联] [Ⅱ.世界进程是普遍在个体性里的现实性] [Ⅲ.个体性是普遍的实在性] 三、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 (a)精神动物的王国和欺骗,或事情自身 [Ⅰ.个体性的概念作为实在的个体性] [Ⅱ.事情自身与个体性] [Ⅲ.相互欺骗与精神实体] (b)立法的理性 (c)审核法律的理性 译后记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