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换个视角看经方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杨大华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择了《伤寒论》《金匮要略》100多个条文进行解读。整个解读过程采用传统中医之外的视角,主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深入分析,也有结合古代文化角度探讨的尝试。全书解读视角新颖,素材翔实,逻辑严谨,是研究经方条文不错的参考资料。适合广大经方爱好者、经方医生以及经方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杨大华,男,1971年出生。长期在基层临床工作,热爱经方,师从著名的经方家黄煌先生。曾编著《皇汉医学选评》《十年一觉经方梦》《汉方治验选读》等书籍。近年来,热衷于经方的理论研究,大胆提出个人的观点,形成了个人的视角与研究风格。 目录 001 品味桂枝汤 002 治疗流感的“阿司匹林”——麻黄汤 003 大青龙汤与肺炎早期表现 004 透视发汗过多的两条变证 005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与急性肝坏死 006 苓桂术甘汤证,掀起你的盖头来 007 桔梗汤与肺脓肿 008 皮水是什么病 009 “四肢聂聂动”最有可能是什么症状 010 对宋版《伤寒论》29条的探索 011 大黄甘草汤证,我懂你的“吐” 012 郁者开之,聊聊半夏厚朴汤 013 葶苈大枣泻肺汤与急性肺水肿 014 “出见有头足”是对肠型的记载 015 枳术汤与幽门梗阻 016 白头翁汤与急性菌痢 017 小青龙汤条文,解开或然证之谜 018 木防己汤证,“心下痞坚”及“面色黧黑”探源 019 产后腹痛为哪般 020 肾气丸证的五张“面孔” 021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与大叶性肺炎 022 越婢加半夏汤条文探讨 02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麻痹性肠梗阻 024 半夏泻心汤与急性单纯性胃炎 025 小结胸病,肺炎的肺外表现 026 一条离奇古怪的条文 027 您还在为“下利”与“下血”纠结吗 028 猪肤汤与烟酸缺乏症 029 大黄硝石汤与重型肝炎 030 “水鸡声”传达的信息 031 从十二指肠溃疡看“心悬痛” 032 葛根汤证,我看到你破伤风的样子 033 五苓散证,敢问“渴”从何处来 034 茯苓甘草汤证,为什么“不渴” 035 茯苓泽泻汤与胃潴留 036 扒一扒麻子仁丸证 037 甘遂半夏汤与肝腹水 038 乌头汤与痛风急性发作 039 诃黎勒散与功能性粪失禁 040 真武汤条文,又见或然证 041 四逆汤证与低血容量性休克 042 “中风痱”是哪一类型的脑卒中 043 桂枝茯苓丸与葡萄胎 044 走马汤与急性胰腺炎 045 小建中汤与结核病 046 从乙型脑炎看白虎汤证 047 大黄甘遂汤与产后子宫积液 048 桃花汤与慢性菌痢 049 奔豚汤证,气上冲的动力来自哪里 050 当归生姜羊肉汤,一道人见人爱的药膳 051 理中丸证,“霍乱”的本质是什么 052 狐惑病是白塞病吗 053 大黄附子汤与胆绞痛 054 四逆散与肠易激综合征 055 茵陈蒿汤与病毒性肝炎 056 “黄汗”真的是“水从汗孔人得之”吗 057 桂枝加黄芪汤与糖尿病并发症 058 小半夏汤证,“哕”从何来 059 “心中懊”是什么感觉 06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神经衰弱 061 风引汤与乙脑恢复期 062 肾着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063 旋覆代赭汤与吞气症 064 大承气汤攻下的背景 065 猪膏发煎的秘密 066 “痛而闭”是什么状态 067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感染性休克 068 谁的“妊娠”会“呕吐不止” 069 牡蛎泽泻散与营养不良性水肿 070 “少腹急结”是疾病在下腹部的反应 071 葵子茯苓散治的是哪种水肿 072 茵陈五苓散证与急性肝炎 073 谁来做炙甘草汤证的代言人 074 抵当汤证与重症感染 075 三物黄芩汤与产褥感染 076 竹叶汤与产后破伤风 077 白塞病的眼部病变 078 芎归胶艾汤证的出血特点 079 桂枝芍药知母汤与风湿热 080 当归贝母苦参丸与妊娠尿潴留 081 当归四逆汤与低温症 082 血痹病与代谢性疾病 083 泻心汤证与感染性出血 084 麦门冬汤与哮喘发作 085 防己地黄汤与血管性痴呆 086 当归芍药散与先兆流产 087 下瘀血汤与胎盘残留 088 吴茱萸汤与颅内压升高 089 瓜蒌薤白白酒汤与急性心梗 090 黄连阿胶汤与食管炎 091 葛根黄芩黄连汤与感染性腹泻 092 生姜泻心汤与消化不良 093 通脉四逆汤证缘何“面色赤” 094 从咳嗽性晕厥看泽泻汤条文 095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探讨 096 桂枝麻黄各半汤与荨麻疹 097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与结缔组织病 098 茯苓四逆汤证与中度休克 099 这条讲的是外耳氏病吗 100 巫术的雪泥鸿爪 导语 《伤寒论》《金匮要略》记载了古老的诊疗经验。然而,其条文古朴简约、高度凝练,这给后人的解读带来了诸多困难。作为中医的重要典籍,不该因此而让后学望而却步。我们知道,大多数学习者都是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研读两书的,由此得到的结论也显得单一而局限。认识论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一定可以看到不同的东西。那么,能不能换一个视角来解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条文呢?比如,从西医学的视角,乃至从古代文化的视角。 本书主要从西医学的视角来解读经方条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