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杨向奎先生对宗周社会历史的专题研究,从中国最古的四代虞夏商周起寻踪氏族与地理的源流,重点讨论周氏族兴起与国家社会形成的各个方面。宗周社会是中国古代的时间坐标,宗周夷夏合流,此后形成华夏民族,使夏商以来的传统文明发展到新的顶峰。作者杨向奎先生以文献与考古相结合,并借鉴民族学的研究,采用三重证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宗周礼乐文明的发展,文王、周公之开明设施,论证了“郁郁乎文哉”的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的发展造就了春秋时代思想的繁荣,管仲、老子、孔子、墨子四大家的出现,使中国的传统文明由浩瀚洪波汇成几支巨流。其中孔子发展了儒家,此后儒家思想陶冶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而墨子则在古代科学上取得了空前成就。 作者简介 杨向奎(1910-2000),字拱辰,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29年考入北大预科,1931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1935年毕业后留校,在顾颉刚和胡适推荐下任文科研究所助理。1936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做研究生,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回国。后相继执教于西北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主编《文史哲》,1957年杨先生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秦汉史研究室和清史研究室主任。著有《西汉经学与政治》、《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清儒学案新编》、《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墨经数理研究》、《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等。在从事历史研究的同时,还研究自然哲学和理论物理学,撰写了《论时间、空间》、《熵与引力》、《关于数理逻辑中的悖论》等论著。 目录 序言 上卷 宗周社会 第一 氏族篇与地理篇 氏族篇 地理篇 第二 建国篇 (一) 文王兴起 (二) 武王伐纣 (三) 周公摄政 (四) 成王建国 第三 社会篇 (一) 社会发展模式 (二) 信仰与迷信 (三) 社会思潮 (四) 风俗人情 下卷 宗周的礼乐文明 第一 礼的起源 (一) 导言 (二) 礼尚往来 (三) 冠礼、婚礼 (四) 军礼 第二 周公对于礼的加工与改造 (一) 周公制礼作乐 (二) 德与礼 (三) 诗与乐舞 (四) 本章总结 第三 孔子对于礼乐的加工与改造 (一)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二) 仁与礼 (三) 君子儒与小人儒 (四) 本章总结 导语 本书是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给人以新的东西与启示。《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是杨向奎先生近60年史学研究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力作。全书包括上、下两卷,共6篇,约35万字。书中围绕宗周社会和礼乐文明两大问题所表现的特点,系统探讨了先秦历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华夏民族的形成,宗周的建国开始,为以后中华民族之灿烂文明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