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文化名家笔下的大名家)/名家谭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耀文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回忆辜鸿铭先生

罗家伦

他老先生拖了一条大辫子,是用红丝线夹在头发里编起来的,戴了一顶红帽结黑缎子平顶的瓜皮帽,大摇大摆地上汉花园北大文学院的红楼,颇是

一景。

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国文字名满海内外,而又以怪诞见称的,那便是辜鸿铭先生了。辜先生号汤生,福建人,因为家属侨居海外,所以他很小就到英国去读书,在一个著名的中学毕业,受过很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这种学校对于拉丁文、希腊文,以及英国古典文学,都很认真而彻底地教授。这乃是英国当时的传统。毕业以后,他曾在德国学过工程,也在英、法各地游学,但他在爱丁堡大学获得的是文学硕士。

回国以后,他的工程知识竟然没有发挥的余地。当时张之洞做两湖总督,请他做英文文案。张之洞当年提倡工业建设,办理汉冶萍煤铁等项工程,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号召,为好谈时务之人。他幕府里也有外国顾问,大概不是高明的外国人士,辜先生不曾把他们放在眼里。有一天,一个外国顾问为起草文件,来向辜先生请问一个英文字用法。辜默然不语,走到书架前拿下了一本又大又重的英文字典,砰然一声丢在那外国顾问的桌上说:“你自己去查去!”这件小故事是蔡孑民先生告诉我的,这可以看出辜先生牢骚抑郁和看不起庸俗外国顾问的情形。

民国四年,我在上海愚园游玩,看见愚园走廊的壁上嵌了几块石头,刻着拉丁文的诗,说是辜鸿铭先生做的。我虽然看不懂,可是心里有种佩服的情绪,认为中国人会做拉丁文的诗,大概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后来我到北京大学读书,蔡先生站在学术的立场上网罗了许多很奇l圣的人物。辜先生虽然是老复辟派的人物,因为他外国文学的特长,也被聘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因此我接连上了三年辜先生主讲的“英国诗”这门课程。我记得第一天他老先生拖了一条大辫子,是用红丝线夹在头发里编起来的,戴了一顶红帽结黑缎子平顶的瓜皮帽^大摇大摆地上汉花园北大文学院的红楼,颇是一景。到了教室之后,他首先对学生宣告:“我有三章约法,你们受得了的就来上我的课,受不了的就趁早退出:第一章,我进来的时候你们要站起来,上完课要我先出去你们才能出去;第二章,我问你们话和你们问我话时都得站起来;第三章,我指定你们要背的书,你们都要背,背不出不能坐下。”我们全班的同学都认为第一第二都容易办到,第三却有点困难,可是大家都慑于辜先生的大名,也就不敢提出异议。

三年之间,我们课堂里有趣的故事多极了。我曾开玩笑地告诉同学们说:“有没有人想要立刻出名,若要出名,只要在辜先生上楼梯时,把他那条大辫子剪掉,那明天中外报纸一定都会竞相刊载。”当然,这个名并没有人敢出的。辜先生对我们讲英国诗的时候,有时候对我们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大雅”,有时候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小雅”,有时候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国风”。有一天,他异想天开地说:“我今天教你们洋离骚”。这“洋离骚”是什么呢?原来是密尔顿(Tohn Milton)的一首长诗“Lycidas”。为什么“Lycidas”会变“洋离骚”呢?这大概因为此诗是密尔顿吊他一位在爱尔兰海附近淹死的亡友而写成的。

在辜先生的班上,我前后背熟过几十首英文长短的诗篇。在那时候叫我背书倒不是难事,最难的是翻译。他要我们翻什么呢?要我们翻千字文,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翻成英文,这个真比孙悟空戴金箍咒还要痛苦。我们翻过之后,他自己再翻,他翻的文字我早巳记不清了,我现在想来,那一定也是很牵强的。还有一天把他自己一首英文诗要我们翻成中文,当然我们班上有几种的译文,最后他把自己的译文写出来了,这个译文是:“上马复上马,同我伙伴儿,男儿重意气,从此赴戎机,剑柄执在手,别泪不沾衣,寄语越溪女,喁喁复何为!”英文可能是很好,但译文并不很高明,因为辜先生的中国文学是他回国以后再用功研究的,虽然也有相当的造诣,却不自然。这也同他在黑板上写中国字一样,他写中国字常常会缺一笔多一笔,而他自己毫不觉得。P2-4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文心如水的老头儿

回忆辜鸿铭先生

回忆陈寅恪先生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我与胡适先生

俞平伯

吴世昌小记

佯狂未必不丈夫

八部书外皆狗屁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闲情雅趣的老头儿

玩物不丧志

王世襄其人其书

笔下生花的老头儿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哭佩弦

朱自清

才子赵树理

关于巴金的事情

北向之痛

生命之火常明

我们叫他端木

翰墨飘香的老头儿

弘一法师之出家

怀李叔同先生

忆白石老人

记齐白石先生轶事

张大干

画图又识春风面

天真的小丁

启元白

润物无声的老头儿

煌煌上庠

叶圣陶

序言

这是一本回忆、怀念、记述那些有着盛名的大师的散文集。

我们收录了二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响当当的文化名家,更可贵的是,他们大多与写作对象有多年的交往或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更真实可信,一方面也更能表现出真情实意来。

例如,我们在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回忆陈寅恪先生》、《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丰子恺先生所著的《怀李叔同先生》等文中,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敬爱、怀念、感激师辈的浓浓情谊;在黄苗子先生所著的《王世襄其人其书》,冯亦代先生所著的《天真的小丁》等文中,能使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与被写者之间长期交往所产生的深深友情。

除以上所述的文章,我们还收录了罗家伦、夏丐尊、艾青、周汝昌、张中行、林非、汪曾祺、叶兆言等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又从多种角度,为我们呈现了辜鸿铭、齐白石、叶圣陶、李叔同(弘一法师)、朱自清、老舍、沈从文、巴金等各位名家大师的风采。

有必要说明的是,我们根据文中所写人物的专业、领域和自身特性等,做了简单的归类,分为“文心如水的老头儿”、“闲情雅趣的老头儿”、“笔下生花的老头儿”、“翰墨飘香的老头儿”和“润物无声的老头儿”。严格说来,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很多名家大师都是学识庞杂、触类旁通。例如李叔同先生、王世襄先生等人,就很难将其归入某一学科或专业。此区分无非是为了成书体例的要求而已,希望读者朋友见谅。

文中所及的很多名家大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了。读这些文章,一方面缅怀他们,表达我们对其学识和专业的推崇和敬佩,一方面学习他们对学问的执着和热爱——即使做不到他们的万一,只要能懂得“心向往之”也是好的。

内容推荐

《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文化名家笔下的大名家)》为“名家谭系列”之一,由杨耀文选编,是一本回忆、怀念、记述那些有着盛名的大师的散文集。

《文化名家吃茶记》收录了二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响当当的文化名家,更可贵的是,他们大多与写作对象有多年的交往或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更真实可信,一方面也更能表现出真情实意来。例如,我们在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回忆陈寅恪先生》、《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丰子恺先生所著的《怀李叔同先生》等文中,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敬爱、怀念、感激师辈的浓浓情谊;在黄苗子先生所著的《王世襄其人其书》,冯亦代先生所著的《天真的小丁》等文中,能使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与被写者之间长期交往所产生的深深友情。

编辑推荐

季羡林、启功、林斤澜、何西来等眼中的数十位现当代名家在晚年所展现出来的智慧、童真、淳朴片段,让人敬佩而无距离、洞悟却不教条。

《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文化名家笔下的大名家)》为“名家谭系列”之一,由杨耀文选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