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琦君作品(学生版)/名家作品名师赏析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琦君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琦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有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按主题分为童趣、闲趣、亲情、友情、人情等五个小辑。其中包含入选了课本的《金盒子》《桂花雨》《母亲金手表》等名篇。
琦君的散文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以至美至纯之笔,写至情至善之文,是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此书配有一线语文名师的导读和赏析文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师承“一代词宗”夏承焘,文学造诣颇高。著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四十余本。作品经常被选入中学课本,并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著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等散文作品,晚年创作的小说《橘子红了》被改编为电视剧,由周迅、黄磊主演,一时掀起收视狂潮。
目录
第一辑 童趣
月光饼
桂花雨
春酒
金盒子
蟹酱字
大红包
故乡的农历新年
看庙戏
万金油的故事
第二辑 闲趣
自己的书房
读书琐忆
快乐周末
我没有绿拇指
狗逢知己
雪中小猫
第三辑 亲情
母亲的金手表
父亲
外公
小叔写春联
童仙伯伯
第一次坐火车
妈妈的手
桥头阿公
第四辑 友情
玻璃珠项链
遥远的友情
一对金手镯
五个孩子的母亲
载不动的友情
蓝衣天使
第五辑 人情
水是故乡甜
粽子里的乡愁
此处有仙桃
风车老人
小裁缝
佛心与诗心
序言
以至真至纯之笔,写
至善至美之情
康金娥
琦君的散文作品,因
怀乡忆旧而独树一帜。对
童年、故乡、亲人、师友
的回忆与描述占据了她创
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
温柔敦厚的情怀、细腻温
婉的笔致,给我们营造了
一个极为深情的文学世界

本书精选琦君的经典
散文,按“童趣”“闲趣”“亲
情”“友情”“人情”的顺序进
行编排,这其实也是在向
我们暗示一种“专题”阅读
的方法,让我们在不同的
故事情景中感受不同的生
活侧面,欣赏作者的文笔
,领略其中的情味、情致
与情趣。
阅读琦君散文,有不
少清新雅致的角度。比如

将描述“母亲”的作品
或故事作为重点来阅读。
琦君的散文,写母女之情
的内容非常丰富;琦君笔
下的母亲,有着勤劳、俭
朴、宽容、谦和、能干以
及特别善良的美好性情。
本书之中,表现母亲美好
品性的描述无处不在,表
现作者对母亲怀念之情的
文字深切动人,如《母亲
的金手表》,值得我们细
细地品味,在阅读之中感
受传统美德的厚重。
从“深情”的角度来品
读文中的故事或细节。可
以说,“情”是贯穿琦君散
文的线索,也是贯穿本书
的线索。作者用纤纤细笔
,自然真实地抒写了亲情
、友情、人情、乡情,乃
至动物之情、事物之情。
很多文章的最动人之处是
回首往事之后的抒情,它
们深沉怅惘地表现于作者
笔端,让人回味。如《妈
妈的手》《一对金手镯》
《童仙伯伯》等,都是耐
读耐品的好文章。
从“读书”的角度来感
受作者的生活情趣。本书
中有不少故事都与作者童
年时代、少年时代的读书
生活相关,从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家庭文化背景、父
母的管束和老师教育对于
孩子成长的重要,也可以
感受到作者笔下关于读书
与学习的一些生动精彩的
描写。
还可以从“人物传记”
的角度、从“思乡”的角度
、从文中插入的各种“故
事”的角度、从了解旧时
生活或异国风情等诸多角
度来进行品读与欣赏。
在阅读之中,可以灵
活运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精读”的方法。即细
细品味、深透理解式的研
读。如《春酒》一文,“
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
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
道,在“春酒”“会酒”的席
上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
之美;在精读之中,可以
品味到文章细节描写所表
现出来的母亲的慈爱温柔
,孩子的活泼调皮,让人
觉得历历如在眼前。
“摘录”的方法。即在
阅读之时做一做读书笔记
,将文中的好句、美句或
生动的细节描写等摘抄下
来,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
,以供日后咀嚼、学用。
如《母亲的金手表》的结
句“有时想想,时光如真
能随着不上发条就停摆的
金手表停留住,该有多么
好呢”、《妈妈的手》的
结句“可不是吗?万能的
电脑,能像妈妈的手,炒
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
菜吗”、《遥远的友情》
的结句“世界之所以可爱
,就是人与人之间,可以
坦诚相向;心灵得以沟通
。这也就是人性的可贵之
处”等,都是情理兼具、
沁人心脾的好句子。
我们还可以用“吟诵”
的方法、用“写作手法”提
炼的方法,来品赏文中的
情味,学习高妙的写作方
法等。
琦君的散文,文字清
新,笔调素淡,委婉细腻
,收放自如,典雅隽永。
琦君的散文,文如其人,
那种鲜明的宽厚从容和温
柔蕴藉,让人沉醉。
导语
本书精选琦君的经典散文,让我们在不同的故事情景中感受不同的生活侧面,欣赏作者的文笔,领略其中的情味、情致与情趣。
琦君的散文,文字清新,笔调素淡,委婉细腻,收放自如,典雅隽永。琦君的散文,文如其人,那种鲜明的宽厚从容和温柔蕴藉,让人沉醉。
书评(媒体评论)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
的《城南旧事》,而琦君
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
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白先勇
虽然她的童年充满了
忧伤,但她总把最美好的
写给青少年读者,让孩子
们读她的书开卷有益。
——林海音
精彩页
月光饼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各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夹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沓。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中秋节,她也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咿.腧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卜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她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沓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您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笑笑说:“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面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谢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哨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
“月亮菩萨还是听到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得比大陆上的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地,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槿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