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懂孩子的心陪伴0-6岁孩子成长/这样做爸妈就对了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在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时期良好的生长背景、有爱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应对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O~6岁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无法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大部分日常生活都依赖父母才能完成。O~6岁也是孩子的成长敏感期,情感比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更加细腻脆弱。好的父母会适时利用好这个阶段,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引导,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性格以及足够坚强、勇敢的品质。
本书编者为中华医学会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临床工作,对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本书内容结合心理门诊遇到的儿童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O~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指导父母该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式去有原则地关心和爱护孩子。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家长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找到正确的方式,去热爱自己的孩子,陪伴孩子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作者简介
刘华清,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863”“973”项目,获得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读懂孩子的心,了解0~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1.绝对依赖期(0~6个月):需要母亲全身心的关爱
2.相对依赖期(6个月~1岁):建立信任感的关键期
3.相对独立期(1~3岁):“实践”与“依赖”相互切换
4.第一反抗期(2~3岁):“小天使”变身“小恶魔”
5.俄狄浦斯期(3~6岁):“性”意识开始启蒙
6.0~6岁是孩子性格底色的决定期
第二章 教育孩子之前,先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1.家庭教育模式会“遗传”
2.回望儿时经历与受教育模式
3.理性地反思,直面自己的感受
4.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父母
5.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6.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第三章 陪伴孩子长大,一些基础的育儿观念要净化
1.养育孩子的两个核心观念
2.父母“好”,孩子才“好”
3.照顾得太多是控制,照顾得太少是忽视
4.没有“溺爱”,只有方法不正确的爱
5.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6.不做与孩子需求“背道而驰”的父母
7.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平等对待
8.过度补偿要不得
第四章 在爱与宽容的条件下,和孩子说规矩
1.让孩子感到无条件被爱
2.控制与放纵,都不是好选择
3.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孩子
4.理解不是赞同
5.定五条规矩
6.父母是孩子践行规矩的榜样
第五章 化解愤怒和焦虑,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
1.良好的夫妻关系是理想亲子关系的基础
2.做一个情绪稳定、不焦虑的家长
3.用一颗等待的心来化解愤怒
4.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孩子
5.言行不一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6.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7.与0~6岁孩子交流的方法
8.“万能”的亲子游戏
第六章 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综合能力的发展
1.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2.为什么孩子总记不住
3.孩子害怕上学怎么办
4.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储备孩子的潜能
5.“玩”出身心安顿的孩子
6.理性看待孩子的社交能力
7.被误读的抗挫折能力
8.亲子共读,每位父母的必修课
9.不可忽视的安全教育
10.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第七章 重视早期养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
1.了解孩子的“独特气质”
2.不爱说话的孩子,警惕选择性缄默症
3.正确认识多动症
4.容易被忽视的自闭症
5.爱“吃”手的心理密码
6.标准不一的“分房睡”
7.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
8.留守儿童需要更多关爱
第八章 成长是最好的礼物,陪孩子走好幼儿园那三年
1.如何选择幼儿园
2.如何面对孩子初入园的“分离焦虑”
3.寄宿幼儿园的利与弊
4.不要做个旁观者,主动和老师“家园共育”
5.告诉孩子如何融入集体
6.父母这么做,孩子会更喜欢老师
7.0~6岁孩子的“性”萌芽
8.做好上一年级的准备
附录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孕婴幼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介绍
序言
自序
不忘为人父母之初心
策划本书,酝酿了很久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
经常在儿童心理诊室看到大
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所谓“
问题儿童”,心常常被刺痛
,为这些孩子,也为他们的
父母和家庭。身为母亲,我
自己在育儿过程中也犯过很
多错,常常陷入愧疚与悔恨
的情绪中,也有迷茫不知所
措的情况。幸运的是,在不
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过程中
,我收获了很多的方法和力
量,可以不断整理好自己的
状态重新上路。我想,能让
我做到这一点的最重要的原
因是——别人的故事可以及
时地给予自己启示。
市面上有很多书,有孩
子教养类的,有开发孩子各
方面能力的,种类繁多,各
有所长。这是个有数不清的
资讯供我们学习的时代。正
因为如此,只要父母愿意,
就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
发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养
方式;也正因为如此,海量
的信息催生了父母的焦虑—
—总有新的方法没有学到,
总有“别人家的孩子”超出了
自己孩子太多,仿佛永远都
不可能追得上!于是,我们
开始沮丧,开始不安。为了
对抗这份焦虑,或是有计划
或是不知不觉,父母把这些
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因为
我们担心孩子“掉队”,担心
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一败涂
地,输了人生。
但是,在诊室中,我们
看到了太多的孩子还没有真
正登上自己的人生舞台就生
病了,有从小离开父母的孩
子,有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孩
子,有父母对待严苛的孩子
,有家长要求过高、压力过
大的孩子……他们有的不能
适应学校生活,有的焦虑强
迫,有的无法正常社交,甚
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抑郁
,失去许多生命本该有的希
望与热情。冰冻三尺非一目
之寒,孩子到这个程度,说
明他的成长环境中不利因素
的影响已经非常严重。我们
写这本书,就是希望父母在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掌
握基本的养育知识与尺度,
尽管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
不至于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得
太远。如果在养育的过程中
,父母坚守好自己爱孩子的
初心,再加上一定的养育原
则与技巧,内心有力量不被
焦虑的环境裹挟,孩子就很
有可能成长得比较健康、顺
利。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
到很多的情况与问题,每个
孩子都不同,每位家长要面
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
讨论养育孩子的方法与技巧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很
多,我们可以称这些为“育
儿之术”;而在这些“术”之
下,还有些更为基础的共性
要素,这些共性是如此重要
,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轻
易改变,不会因社会的流行
趋势转移而转移,它们可以
贯穿人的一生,我们称其为
“育儿之道”。
希望我们的书可以成为“
授道者”,当您在育儿的过
程中遇到了瓶颈,在焦虑的
大环境中迷失了方向,翻翻
我们的书,说不定它可以帮
助您重新找到方向与目标,
重获自信与力量。
爱是一切的起始,爱是
一切的答案。
致所有爱孩子的父母!
杨丰
2020年9月
导语
本书主题明确,逻辑清晰,从几个维度对0~6岁孩子的家庭教育进行了阐述:既包括养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把握的关键核心点,也分章详述了常见的教育问题及父母的应对方法,如父母如何与0~6岁的孩子说规矩、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等,所有的章节都很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地帮助父母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困扰。
书评(媒体评论)
刘华清教授是我院心理
科主任,是国内著名儿童青
少年心理治疗专家,杨丰、
章程既是经验丰富的咨询师
也是孩子的妈妈,三位作者
通力合作著成此书,值得父
母认真阅读。
——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
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杨甫德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
怎样才能更好地爱孩子,更
能促进孩子的终生发展呢?
这一前提是要了解孩子、读
懂孩子、尊重孩子。本书根
据0~6岁儿童成长这一关键
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供了
父母教养教育方法、管理孩
子情绪行为问题的方法等,
可以称得上是儿童期教养的
万宝囊。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
部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
者 蔺秀云
育儿的细节繁杂而又难
以量化,每位父母都有其个
人特色。譬如母亲应该让孩
子在稳定熟悉的环境中断奶
,断奶是孩子的权力;又比
如父亲不应该在养育孩子的
过程中缺位等。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
副教授 李洁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需要
父母带着思考与智慧摸索的
,很多父母的好意会因为无
知而给孩子造成伤害;很多
孩子貌似错误的行为,却可
能是他成长的标志。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
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副主任 梁红
如何养育陪伴0~6岁的
孩子,这本书帮助我们解答
了很多困惑。从某种角度来
说,在我眼里,这本书真的
多少有些与众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 崔
永华
本书能够很好地帮助养
育者在早期把握教育孩子的
基本方向,同时对家长常常
疑惑的问题给出了科学与贴
合实际的解答。
——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
心理病房治疗师 李玖菊
令家长头痛的青春期问
题,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0
~6岁这个阶段埋下的种子
。与父母及其他重要养育人
的分离会影响孩子内心的安
全感,再由此引发更多其他
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
学分校心理健康中心老师
冷佳萍
精彩页
1.绝对依赖期(O~6个月):需要母亲全身心的关爱
大自然的奥秘值得人类永远不懈地去探究,即便科学技术如此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面对大自然,我们仍然会发出由衷的、不可企及的赞叹之声。关于生命的孕育与成长,我们一直孜孜以求其奥义,但直到今天,我们一直还在路上。
人类从一颗受精卯开始,胚胎需要待在子宫里长达280天。细胞经历分裂,再长成组织器官,然后慢慢地变成一个体格健全、功能复杂的人体。在这个过程中,胎儿与妈妈的身体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共用血液、共用器官、共用氧气,妈妈的感受孩子都能感受得到,孩子的一个动作也可以引起妈妈极大的喜悦或焦虑。伴随孩子的降临,妈妈会承受痛彻心扉的分娩之痛;对孩子来说,他们又何尝不是用尽全力?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能够保持分娩时刻的记忆,那么可能他会告诉我们,他们在离开妈妈的身体降临到世间时,也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因为在生命的开始,孩子与妈妈是共生的。
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虽然孩子与妈妈从生理上来说成为了两个人,但是孩子还远远没有做好离开妈妈的准备。l岁以前,尤其是0~6个月,是婴儿的绝对依赖期。妈妈的陪伴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孩子的一切活动都要依靠妈妈的帮助来完成,不仅仅是吃喝拉撒,情感上的安全感更是如此。其他人也可以照顾孩子吃喝拉撒,但是却不能替代妈妈给婴儿带来的安全感,因为妈妈十个月的孕育,婴儿能够记得自己妈妈的声音、味道、温度……所有这一切都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这个阶段让孩子离开妈妈,孩子感受到的是自我被割裂,对婴儿的伤害无法估量。
·O~6个月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妈妈的存在不可替代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妈妈的孕期终止,虽有不舍,但是在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对妈妈无疑是一种解脱。尽管妈妈要面对接下来繁重的养育工作,但卸掉了身体的负担,妈妈可以部分回归到曾经熟悉的生活中。
而这世界的一切对于毫无生存能力的婴儿来说却非常不同,婴儿离开妈妈的身体去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生存角度来说,孩子的每一个需求都无法自我满足,必须依赖妈妈的支持;从心理角度来讲,虽然孩子与妈妈的身体分离了,但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无法分清“自己”与“他人”,妈妈对于0~6个月的孩子来说相当于“自己”。所以,这个阶段妈妈需要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解决他的困扰,拥抱他,爱抚他,使他感觉安全又舒适,这是一个0~6个月孩子成长的理想环境,而且,这个环境是不可替代的。
心理咨询诊室里来了一位小患者,女孩,5岁,名叫俏俏,幼儿园中班。爸爸带着小姑娘来看医生,从进入诊室开始,小姑娘就紧紧靠在爸爸身上,不敢直视医生的眼睛,稍有眼神交流就赶紧缩到爸爸身后,对医生的提问也不回答。
从俏俏爸爸那里我们了解到:俏俏是独生女,一出生她妈妈就离开家了,爸爸要上班,就让孩子奶奶在家照看孩子,孩子每年只能见到妈妈一次。俏俏从小就特别听话,性格内向,在幼儿园不爱说话,也不怎么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妈妈很少回家,奶奶与妈妈的婆媳关系也不好,奶奶经常在俏俏面前说妈妈的坏话。渐渐地,俏俏的话越来越少,在家还会偶尔说几句,但在幼儿园却完全不说话,老师请父母带孩子来看看医生。
他们离开时,医生给了孩子两块巧克力,孩子不接,也不说话,只是害羞地低着头,医生说:“我给爸爸,俏俏想吃时问爸爸要好不好?”孩子终于点了头,医生轻轻摸了摸俏俏的头说:“俏俏真是个好姑娘啊!”孩子居然抬头看着医生笑了。
在心理诊室里会经常遇到类似遭遇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在孩子一出生时就离开了,将孩子交给他人抚养。这些父母认为,孩子这么小,活动范围有限,也什么都不懂,只要请人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保证孩子的平安健康就好了。其实,这是非常大的误解,越是小的孩子,对妈妈的需求就越强烈。
O~6个月的婴儿认为妈妈和自己是融为一体的,他们还没有“你”“我”“他”的概念,妈妈的离开等同于“割裂自己”。所以这个时间段一定请妈妈亲自照料自己的宝宝,这对孩子安全感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个阶段和妈妈分开的孩子,会有被抛弃的感觉,无法形成安全感,长大后也无法信任这个世界,他们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人际交往问题,甚至可能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和人格边缘障碍等精神类疾病。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2: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