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以1895-1917年的中国小说创作为考察对象,不仅逻辑严谨地构建认同模式的理论模型,从“立人”命题的三个层面把握认同维度、认同向度与认同强度之间的相互关联,而且深入系统地分析近代小说认同模式的特征,力图准确把握其在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本书将理论建构与方法演练融为一体,为叙事理论研究、近代小说研究以及小说批评等领域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 黄晓华,男,1973年出生,湖南隆回人,文学博士。湖北大学文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文艺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与叙事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课题十项。出版学术专著三部,编著四部;发表论文近五十篇。多次获湖北省与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立人”命题与小说认同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立人”命题的展开与认同模式的理论架构 一 认同维度:“立什么人” 二 认同向度:“如何立人” 三 认同强度:“能否立人” 第二节 “立人”命题的嬗变与认同模式的历史演化 一 传统—阐释型认同模式 二 现代一协商型认同模式 三 后现代一错位型认同模式 第二章 近代社会认同分化与传统小说认同模式的解体 第一节 情境裂变与近代小说认同困境的发生 一 时局变化与认同取向的分裂 二 观念冲突与话语权威的解体 第二节 作者增加与近代小说认同维度的分化 一 近代小说作者的代际嬗递与时代聚焦的嬗变 二 近代小说作者的价值分化与修辞目的的深化 第三节 读者扩容与近代小说认同向度的翻转 一 流通区域扩大与语言载体的选择 二 读者素质提升与修辞策略的调整 第三章 认同维度的质变与近代小说修辞目的的深化 第一节 中外小说与近代小说认同维度的确立 一 传统小说的反面对照 二 翻译小说的正面示范 第二节 鼓民力与近代经济主体的理性彰显 一 强身体 二 崇实学 三 兴实业 四 明阶级 第三节 新民德与近代政治主体的伦理重构 一 从忠君到爱国 二 从利已到利群 三 从专制到自由 第四节 正民趣与近代文化主体的审美重塑 一 目的的问题化 二 原型的生活化 三 事件的新闻化 第四章 认同向度的翻转与近代小说修辞策略的展开 第一节 近代小说传播机制与认同向度的翻转 一 报刊发行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彰显 二 稿酬制度与作者市场意识的强化 第二节 有新益:理性协商与近代逻辑思维模式的建构 一 凸显知识的有效性 二 强化逻辑的严密性 三 提升读者的参与度 第三节 有新情:情感协商与近代政治体验方式的生成 一 建构命运共同体 二 确立道德制高点 三 保持传统延续性 第四节 有新味:审美协商与近代文化启蒙身份的确认 一 白话的兴起与文化身份的自觉 二 解构的运用与启蒙意识的强化 三 写实的深化与社会批判的展开 第五章 认同强度的偏至与近代小说修辞风格的呈现 第一节 近代小说价值排序与认同强度的偏至 一 近代小说的新变与价值排序的位移 二 近代小说的分类与价值排序的凸显 第二节 修辞情景与价值排序的分化 一 1895-1901:“时新小说”与“新民”的滥觞 二 1902-1911:“新小说”与“新民”的深化 三 1912-1917:“鸳鸯蝴蝶派”与“新民”的转向 第三节 作者个性与修辞风格的呈现 一 “鼓民力”的富民与强国 二 “新民德”的复古与趋新 三 “正民趣”的挑战与迎合 第六章 未完成的现代转型——近代小说认同模式建构的局限 第一节 徘徊于“新”“旧”之界——认同维度的局限性 一 个体与群体:鼓民力与理性认同立场的悖反 二 权利与义务:新民德与伦理认同基点的游移 三 现象与本质:正民趣与审美认同平台的裂变 第二节 纠缠于“教”“乐”之间——认同向度的局限性 一 启蒙的偏至 二 消闲的回归 第三节 游移于“传”“觉”之境——认同强度的局限性 一 单维与多维:认同强度的结构性局限 二 距离与张力:认同强度的力量性局限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