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翔实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记录了张伯声这位科学大师的精彩人生经历、奇闻逸事、高尚人格,以及在人生旅途的每个阶段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地质科学研究等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展现出他的学术思想、治学理念和自强不息、笃学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本书以张伯声的人生历程为线,以科学成就为珠,点面结合,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位科学大师不平凡的一生。阅读本书使人们可以获得一个与大师亲密接触的机会,以及站在智者的肩上看世界的机会,使人们在喧嚣和浮躁的现代社会里得到人格的净化和人生的感悟。 本书文笔流畅洗练,故事情节生动感人,适合大众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侠,男,汉族,1943年生,陕西省岐山县人,中共党员,长安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张伯声院士助手、地质构造研究所副所长、《地质构造学刊》总编辑、长安大学校级教学督导等。曾为报刊写过介绍张伯声先生的文章,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一集)和《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著文“张伯声”等。 曾为研究生、大学生主讲地学类及大学语文等课程十多门,主持及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著书《镶嵌构造理论与实践研究》等9部(合著7部),发表科学论文及散文诗词类百余篇,获国家奖、省部级奖16项,入选《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典籍,为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在陕西省老教授协会、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张伯声基金委员会等多个社会团体中任职。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引子 第一章 家世家风 一、荥阳骏现振家声 二、祖父祖母树楷模 三、严父慈母传家风 四、父母合葬墓志铭 第二章 少年时代 一、童年记忆 二、少儿好学 三、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第三章 负笈清华园 一、考取清华 二、参加五四运动 三、钟情绘画 四、毕业前夕 第四章 留学美国 一、在威斯康星大学读化学 二、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地质学 三、在斯坦福大学投名师 第五章 家国情怀 一、游子受欺因国穷 二、发愤读书为强国 三、赤子报国心 第六章 烽火西迁路 一、风风雨雨西安城 二、秦岭深处古路坝 三、爱国救亡显担当 第七章 情笃新中国 一、拒不南迁迎解放 二、保家卫国子参军 三、为教育双肩挑大梁 第八章 呕心沥血育桃李 一、从西工到西大 二、“中华石油地质英才之父” 三、既给“干粮”,也给“猎枪” 四、一代宗师人称颂 第九章 踏遍青山觅真谛 一、建立嵩阳运动 二、发现铝土矿及煤矿 三、黄土线及水积说 四、明察中条山前寒武系 第十章 创立新说 一、从陕西构造提出天平式运动 二、镶嵌的地壳 三、地壳波浪运动 四、镶嵌构造机制 第十一章 艰难岁月 一、遭磨难泰然自若 二、以德报怨烛光明 三、处逆境初心不改 第十二章 科学春天 一、大地回春万物荣 二、三伏天著书立说 三、科学大会献大礼 四、大器终成一家言 第十三章 大师哲思 一、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二、波浪运动观 三、系统观 四、历史-因果观 第十四章 光照后学 一、老骥伏枥志千里 二、学界巨擘 三、高山景行 四、永远的怀念 结语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之星永远璀璨 附录一 张伯声年谱 附录二 张伯声主要论著 后记 序言 张伯声先生,我国著名 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 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先后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 )院长。张先生生于1903 年,1994年因病逝世,享 年92岁。先生长期从事地质 科学研究与教学,提出并创 立“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 说”,成为20世纪60-70年代 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 ,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享 誉中外。张先生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初期老一代著名 爱国主义科学家。早年,他 勤奋求学,立志报国,留学 美国,学成即回国,辗转投 身于地学高等教育。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志愿和 才华得以充分施展,他全身 心投入国家建设,满腔热血 执着地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 ,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与突 出的学术成果。诸如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 兴,矿产资源亟须开发利用 ,他先后积极参加河南省地 质调查,并先后发现河南省 巩县(今巩义市)铝土矿、 平顶山煤矿,有力地支援了 祖国当年急需的建设需要, 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 究上,他先后发现并提出嵩 山地区的晚太古代嵩阳运动 、黄河河道发育与黄土线、 中条山前寒武系和中国地震 问题等新发现、新观点、新 认知,中老年时期一直从事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他在八 九十岁高龄并在年老多病的 情况下,仍坚持带领团队争 分夺秒,奋战在第一线,以 其长期科学研究实践,并以 多学科综合和哲学思维,提 出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 学说”,成为一派独具特色 的学术观点,在党的“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社 会文化科学技术发展中,独 放异彩,影响全国地学界。 张先生终生教书育人,言传 身教,急国家之需,培养地 质人才。首先他勇敢地承担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对石油能源人才需求的重任 ,在西北大学极其困难的情 况下办起了石油天然气专业 培训班,培养了新中国第一 批石油地质与勘探人才成为 我国20世纪石油工业发展中 的顶梁柱,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当年15个石油勘探局中 有13位总地质师、8位局长 和多数业务骨干都是这批西 北大学培养的学生,西北大 学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石油 战线的黄埔军校”“中华石油 英才之母”,其中张先生功 不可没。更为感人的是,直 到晚年,张先生在医院的病 床上仍坚持亲自培养教育年 轻学子,尽职尽责,至今难 以忘怀。张先生虽离开我们 已有20多年,但今天我们缅 怀先生,追忆他的一生时仍 历历在目,感慨不已。我们 深深感到张伯声先生确实是 一位终身勤奋治学、探索创 新立说、教书育人、服务国 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忠诚爱 国、献身祖国的科学家。 传记作者邀我为先生传 记作序,作为学生,义不容 辞,怀念、学习,温故知新 。 一、旧中国勤奋求学, 立志报国 先生原名张通骏,后改 为伯声。1903年出生于河 南省荥阳县(今荥阳市)乔 楼村一家较富裕的大户人家 。少儿时期深受家庭影响, 其祖父行商,但无文化,又 是做生意的商人,虽自学成 事,却在社会上无地位,常 受气吃亏,所以他立下家风 ,后代一定要读书有文化, 因此其后代都是读书人。张 先生的父亲就是在其祖父的 直接培养下成为一名知识分 子的,是当地的文化名人。 其父亲读私塾终成晚清举人 ,又读到民国时期河北省立 第二师范学校,还当过南阳 、开封等师范学校监督,陕 西洋县县长和河南省议员等 ,他勤奋读书,为人谦和,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重视 文化教育,受人尊重,张伯 声幼儿和青少年时代深受其 影响。他在父亲的直接培养 下,读完小学,又被送到当 时的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j后又考入清华学校,进入“ 庚子赔款”留美学生预备班 。他在清华学校8年读完初 中、高中直到大专,后留学 美国,青少年学生时代是比 较顺利的。在这期间,除知 识的增长外,其最大的收益 与成长是在清华学校留美预 备班时期,身处当年五四运 动及其前后学潮之中,参加 五四运动,使之思想逐步觉 醒、成长,开始关注国家大 事,即什么是国家命运、什 么是爱国、个人的前途、五 四运动的意义与价值,这为 他爱国求学、立志报国奠定 了思想基础。 张先生23岁(1926年) 作为“庚子赔款”清华留美预 备班第八届学生由国家派出 去美国留学。他先选了威斯 康星大学化学系学化学,后 受己在该校学习地质学的谭 锡畴(我国老一代地质学家 )的影响,认为要改变国家 的贫穷落后必须要工业化, 发展矿业,因此学地质找矿 产资源是急需。他经认真思 考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 半年后,即转校到芝加哥大 学改学地质学。他先获得芝 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后 转入地质学学习本科和研究 生课程。在芝加哥大学近四 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地质学 各主要学科的学习,在几位 著名教授的指导下,经过刻 苦努力,提前完成学士与硕 士学位的学习,便又集中关 注中国地质的学习与资料收 集钻研,为此又追随一位曾 到过中国,尤其到秦岭考察 过的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教授 ,转学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 士学位。后因父亲病重回国 ,才结束美国留学生涯。张 伯声在 导语 本书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叙述了张伯声先生的一生,特别是第一次完整叙述了其科学生涯,包含了科学家传记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史料来源也包括了传主专著,传主口述回忆,同事、助手、学生的口述回忆,以及报刊报道、科学档案等类型多样的史料形态,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书以平实的语言,科学地叙述了杰出的科学家和优秀的教育家的一生,给人以诸多启迪。 后记 《张伯声传》落笔之际 ,我沉浸于深深的回忆之中 。 我最早认识张伯声先生 是在1978年6月于西安召开 的一次高层次学术报告会上 ,做报告的都是国内外学术 界的大家,影响最深的是西 北大学张伯声教授讲的《地 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和西北 地矿局李春昱教授讲的《中 国板块构造》。先生们的知 识渊博、才思敏捷、为人谦 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我有幸考取了 西北大学张伯声教授的研究 生,研究生毕业后就留校到 张伯声领导的地质构造研究 所工作,一直到退休。 我与恩师张伯声先生相 处约16年,结下了深厚的师 生情谊。恩师在世时,我就 想采访先生,以便较多地了 解先生的人生历程、科学生 涯、科学思想,即为什么先 生对地质科学能做出这么多 重要贡献,先生在从事科学 研究时想什么,为什么会这 么想,等等,以便能够向先 生学习,在先生的思想启发 下学会去思考、去发现、去 解决种种问题。 从1982年起,我就开始 了采访。张伯声先生以及相 关人员的采访手记可分为三 个时间段:①1982年9月28 日至1986年11月,主要涉 及先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 法,特别是1986年11月, 西安地质学院邵友程先生为 撰写《张伯声教授的教育思 想与实践》文章,我参与了 采访张先生本人及先生的同 事和学生,因而积累了一些 宝贵的资料。②1989年12 月14日至1990年6月28日, 主要是采访张先生对父辈及 自己幼年时期的追忆。在此 期间因张先生有时生病住院 ,因此采访工作不是在医院 就是在张先生家中。 ③1992年11月16日至1994 年4月。主要采访的是张先 生回忆在荥阳和南阳上小学 ,到开封上欧美预备学校, 在清华8年的学习生涯,到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芝加哥 大学、斯坦福大学的留学经 历和感受。除此之外,张先 生在重病期间还简单说几句 对生老病死的看法,他对死 亡的看法很唯物,很豁达。 我对张先生的采访合起来共 有25次,其中采访时长3小 时以下的有13次,3小时以 上的长谈有12次。此外,我 还记录有张先生同事和学生 70余人次的片段回忆。在这 期间,我也曾给一些报刊写 过介绍张伯声先生的小块文 章,也曾为1991年科学出 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科学 家传记》撰文“张伯声”(第 316-320页),为2013年科 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 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著文“张伯声”(第375- 386页)等。 为张伯声先生写传的想 法始于1989年年底,那时 我还担任地质构造研究所副 所长一职(张伯声任名誉所 长,王战任总工程师),当 年我做了两个决定:一是由 研究所资料室李书兰老师负 责记录张先生大事记和地质 构造研究所大事记;二是我 和当时在《西安地质学院》 报任编辑的刘强老师共同采 访张先生,为写张先生传记 做准备。当时拟定了编写纲 目,共10章,与现在本书的 14个章目大同小异。我们约 定采访时同去,但有时因各 人的工作原因,就会分别去 。刘强老师的采访手记共有 8次46页,采访地点有家里 的、医院的,也有在路上偶 遇的,采访记录基本是张先 生追忆回国以前的往事。但 由于种种原因,给张老写传 的事时动时停,起起伏伏一 直拖延了二十五六年之久, 这次在长安大学领导的关心 和支持下,才得以完成,在 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2013年10月,在长安大 学宣传部黎开谊部长的支持 下,我与孙德成到张伯声先 生故乡等地进行采访,获得 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 料(文字、照片和录音)。 在荥阳市委宣传部付志华等 同志的大力协助下,我们有 幸参观了张先生故居,这是 张伯声先生出生成长之地, 也是张先生生前时常魂牵梦 绕深深思念和眷恋的地方, 在晚年他饱含深情地给《郑 州晚报》写了一篇怀念家乡 的文章《难忘家乡山水情》 。我们到乔楼村时,正逢农 村搞城镇化,张先生的故居 己开始拆迁,遍地残砖断瓦 ,但院墙还在,院子里长着 的几株参天大树,在蓝天映 衬下葱茏葳蕤,生气勃勃。 我们寻访了张先生的老家人 ,与张先生老家的侄辈张松 龄、张金刚等进行了座谈, 了解了许多情况。又接着去 寻访了荥阳市文物中心负责 人陈万卿先生,他热情地提 供了相关资料和信息,十分 令人感动。到了河南理工大 学,这里是张先生从美国回 国后首次工作的学院,也是 他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起始 地。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陈 康等同志带我们参观了校史 馆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后 又到嵩山,参观了张先生建 立“嵩阳运动”处的地质剖面 和有关单位在此制作的碑文 ,我深深对张伯声先生扎实 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对地质现 象细微观察的功底及发现问 题的敏锐眼光所敬佩。 2018年4月,在张廷安的 引荐下,我曾多次到西北大 学采访,感谢热心的滕志宏 教授将他收藏的照片、书籍 和其他文字资料毫无保留地 提供给我。 2018年7月,我和孙德成 及研究生刘嘉忆和祝子怡一 行到清华大学采访,清华大 学校史馆刘惠莉老师热情地 接待了我们,并给予了大力 支持,提供了许多馆藏的宝 贵照片和文字资料,这对本 书的写作帮助很 书评(媒体评论) 张伯声先生毕生从教从 研,为国家培育出大批地质 专业人才。在致力于地质科 研与实践中,成绩卓著,尤 以创立“地壳波浪状镶嵌构 造学说”而享誉国内外。张 先生毕生遵循“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奋力拼搏 ,潜心求索,勇于开拓。先 生的这种崇高精神将永远成 为激励后人奋进的楷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 国科学院原院长 周光召 先生毕生治学严谨,无 私奉献,为我国地质事业和 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出大批 地质专业人才,所创立的“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至今成为指导我国地质科研 和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 国科学院地学部原主任 涂 光炽 张伯声先生是一位学识 渊博、造诣精深的地质学家 和地质教育家,在大地构造 、石油地质等领域做出重大 贡献,为地质勘探和科研工 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 人才。张伯声先生谦虚、严 谨的治学精神,正直诚实的 崇高品德,言传身教、诲人 不倦的师表风范令人敬仰,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 党委书记 宋汉良 张伯声教授60多年来在 地质科研和大学教育工作中 ,为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 发展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教授对陕西、河南和秦岭 地质的研究,是我国地质科 学的宝贵财富,张教授提出 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建 立了我国重要的大地构造理 论学派。张教授治学严谨、 诲人不倦,热爱祖国,热爱 社会主义,是我们中青年一 代学习的榜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 主任 孙枢 张伯声老师从不盲目地 跟着一时的潮流,坚定地走 自己的路,努力从科学实践 中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包造 ,这就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 道路,这也是科学研究要取 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 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 究员 任纪舜 精彩页 第—章 家世家风 张伯声生于1903年,适逢中国社会由清朝末年向民国政府转变时期,张伯声就成长在这个大变革、大动荡的乱世之中。他在青少年时期,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乱世中,他很顺利地一步一个脚印,从私塾到县里小学(县小),再到开封,到清华,到美国的三所大学……学习一直没有间断,很从容地完成了自己各个阶段的学业。所以,他很幸运。因为尽管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大社会中,但总有一座坚实的大山托着他,使他顺利成长,这座大山就是他的父辈、他的家。 一、荥阳骏现振家声 张伯声先生的出生地荥阳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方山川秀美的风水宝地。荥阳位于郑州西三十里①,是现今河南省距离省会最近的县级市。但现在的荥阳城并非历史上的荥阳城,两千多年间,荥阳的名称虽然依旧,却己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到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间的荥阳城,即最早的荥阳城,故址在距今荥阳市东北四十四里的古荥镇。自北魏于太和十七年设置荥阳郡,辖荥阳、成皋、京、密等五县,并把荥阳郡、荥阳县的治所都设在了距最早的荥阳城西南四十四里的大栅城以后,大栅城遂改称荥阳城(现荥阳老城),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而于战国时期最早建立的荥阳城则被称为古荥阳城(简称古荥)或荥阳故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荥阳县政府和县直机关陆续由索河西的荥阳城向索河东迁至现荥阳城,于是人们又把索河西岸兴盛了1500年的荥阳城称为荥阳老城。① 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在历史上曾是郡治要地。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述,荥阳城至迟在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20年已由韩国建成,它以位于荥泽之阳得名,是当时的北方军事重镇和水陆交通要道。秦灭韩后,设三川郡,荥阳城属之,并成为其实际上的治所。秦把荥阳城作为向东进攻东方诸国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后,在荥阳设置三川郡,辖荥阳、巩、京等县;秦末,刘邦、项羽反复争夺荥阳城,其间刘邦手下大将纪信为救刘邦脱险,出东门冒充刘邦诳骗项羽,使刘邦得以从西门安全逃出,而自己则被项羽用火烧死,留下千古美名。西汉时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辖荥阳、成皋(现荥阳汜水镇)、故市(现郑州西北)、密县、中牟、新郑、苑陵等县。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河南郡为荥阳郡,郡治仍在荥阳。历史上这里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荥阳在历史上是水运枢纽,隋炀帝时大规模修治洛、黄、汴河,称通济渠,沟通南北,连接东西,是当时的水运枢纽。唐代输天下之粮于武牢仓、河阴仓,再运至长安。北宋视汴河为国之命脉,漕运四方粮食至汴梁,荥阳人称为运粮河。当时,荥阳经济发达,市场繁荣。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山川秀美,并且有荥阳关、虎牢关等险关要隘,有广武山、鸿沟等名山沟川。荥阳古城因它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以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与作用而闻名于世,加之古城址面积巨大、保存较好,所以,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荥阳地处中原,物华天宝,山川形胜,气象盈天。用两句话可以概括其山川形势,一句说山——“双龙拱珠”;一句说水——“一泽两渎三川六水”①。 古人喜欢把山脉形容为“龙脉”。“青龙”系浮戏山(方山),山体为青灰色石灰岩。它从嵩山北麓延伸向东,从巩义进入荥阳,沿荥阳、新密两市的交界处蜿蜒百余里,郁郁葱葱犹如一条青龙。这里属于古代轩辕之丘的“西陵(岭)”地区,历史、人文资源极其丰富。浮戏山是山脉的总体名称,不同的山岭、山峰、山头,尚有大大小小的山名,诸如(由西而东依次)嵩渚山(五云山、三山、万山、岵山),小陉山(大周山、谷山、焦山)等。浮戏山属喀斯特地貌,林木茂密,有许多稀有、珍贵的树种,如有活化石之称的橿树、有世上罕见的树身长满尖刺的“拔树”等;奇石嶙峋,有许多奇石异岩,如云花石、天锦石、“玫瑰石”等;还有大大小小、奇形怪状、深深浅浅的溶洞和钟乳石,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黄龙”系黄土组成的广武山。它从嵩山北麓,南与佛山相连,傍洛水向东北延伸至成皋,便是古代很有名气的大侄山。本来,大侄山从成皋一直向东北延伸,长达数百里。后来,它被逐渐南滚的黄河从成皋左近冲断、搬走,只在成皋那里留下了一段雄峻险要的山体,成为东西要道的“咽喉”。同“咽喉”似断似连(中隔汜水),有一山脉逶迤东行,这便是在中华民族宏伟历史上大有名气的广武山(敖山、三皇山)。由于其顶峰沟壑切割,尽属黄土高原的特色,人们便把它比拟为“黄龙”,也许,轩辕黄帝在这里活动的次数多,所以留下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古时,把中原和江淮地区的四条大江大河称为四渎,即河渎(黄河)、济渎(济水)、淮渎(淮河)、江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