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泰国华侨华人史话(精)/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叶曙明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叶曙明著的《泰国华侨华人史话(精)/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以华人华侨为切入点,依据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详实记录了千百年来中泰间的历史交流。本书主要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讲述华人华侨在泰国的生活历程,凸显华侨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重点讲述华侨对当地的贡献、与当地的人文交流和经济领域的交流发展,着重论述在“一路一带”理念下,以华人华侨为桥梁与泰国协同发展的构想。 目录 一、筚路蓝缕的“住番客” 一条水布闯大海 大城的华人 早期“唐人街” 达信大帝的传奇 二、华人家族开枝散叶 曼谷的华人 拉廊许氏家族 宋卡吴氏王国 暹王身边的“华人天” 三、大时代风起云涌 百岁峥嵘的陈氏家族 客属巨富蓝三家族 金融大王陈氏家族 一代奇人“二哥丰” 四、最是梦萦家园 两代儒商郑氏父子 客家肩头崛起一座城 夫慈善家谢慧如 泰国首富谢氏家族 五、中华之根永不忘 华文教育的传灯者 纸侨批载不动许多亲情 文章如得江山助 湄南河畔的中国风 中国艺术的芳香流韵 大舞台上新一代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制度与历史的多样性 令人叹为观止,华侨华人在这些国家繁衍生息,经济文化 交流源远流长,生活丰富多彩,亦令人感触至深。然而, 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奋斗、成长与成就,同胞有所耳闻,但 知之不详;华侨华人在历史上的迁移进程、文化传承与社 会百态,今人了解有限;学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成果 丰硕,但向大众扩散传播不多。相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认识误区却随处可见。基于此,我们组织编撰了《“一 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以学术研究成果为基 础,以雅俗共赏的文风,讲述华侨华人多姿多彩的故事, 由此透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启迪当今“ 一带一路”建设。 其一,华侨华人分布广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华侨华人社会各具特色。大而言之,就地域而言,在东南 亚,中国移民历史悠久,形成世界华侨华人最大聚居区, 在当地民间经济中举足轻重。在中东与中亚、东非与北非 、西欧与东欧,历史上华人不多,但当今中国新移民与商 人活跃其中,他们异军突起,以致当地社会与民众对此有 一个适应的过程,正处于磨合时期。就方言群而言,既有 传统意义上所谓姆“广府帮”“闽南帮”“潮汕帮”“客 家帮”“海南帮”“福州帮”等,也有新近引人注目的温 州人、东北人及其他省市的移民。就华人社会的形态而言 :有的华人移民历史长达数百年,与当地民众彼此交融而 形成混血族群;有的移民历史虽然长达一两百年,却仍然 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文化气息;有的则在最近一二十年间形 成富有生机的新移民社区。 近十余年间,“一带一路”沿线侨情出现了许多深刻 变化,与二十多年前已迥然不同,近年来的变化更是日新 月异。譬如:过去家书抵万金,大洋两岸望穿秋水;如今 随时视频通话,交通便捷,朝发夕至。发展变化之快,让 人应接不暇,新现象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 其二,中国移民在异国他乡的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 的适应性与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伊斯兰教,还是新教、 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或者佛教、印度教;无论是民 主制度,还是君主制度;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习俗经济 或指令经济,华侨华人都能在其中居住、谋生和发展,与 当地社会或交融杂处,或竞争合作,或相对独立各安其分 。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华侨华人为当地社会作出 了贡献,在经济上创造财富,在文化上增加元素与色彩, 在知识与技术上亦有创新。“达则兼济天下”,成功的华 人体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们以具体行动消融社会对 立,促进社会和谐。这也启示人们,尽管文明的冲突无处 不在,但不同文化与制度之间的沟通、共存,仍是有希望 的。 其三,从中国移民与海外华人身上,我们深刻感知到 草根的力量与成长的生命力。出国之前,他们并不一定拥 有较多的资本,也不一定具有特别的才能,有的文化水平 不高,甚至连ABC都不懂,却敢于闯荡天涯,到陌生的异国 他乡去谋生,去追寻不确定的未来,通过跨越国界实现人 力资本的转型成长。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就 在于他们追求自由、追求财富过程中所显现的坚强意志与 不屈不挠的精神更为强烈。这与早期移民北美的欧洲人是 一样的。17、18世纪的移民逾半数是契约白奴,甚至是充 军的囚犯,而正是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的新文明。 所谓草根,是相对于政府与国家而言,或相对于精英 和贵族而言,也就是社会底层与弱势群体。他们像杂草一 样充满生命力,顽强而具有韧性,无孔不入,虽然卑微却 能茂盛。他们可能带有野性,甚至不那么守规矩,却因此 而富有创造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凤凰涅槃,不 少人实现华丽转身,有的成为知识精英,有的成为商界巨 头,有的在文艺界引领风骚,有的成为政界活跃人物,一 个个传奇令人心驰神往。 其四,虽然不一定素质高,也没有得到当地政府或中 国政府的额外支持与扶植,但华侨华人社会通常能够自生 自发地逐渐形成某种秩序。相似的谋生与奋斗经历,同样 的经济追求与人生道路,共同的利益纽带,共享的话语和 信息圈,使华人在海外建立了各种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 他们以华商与侨领为核心形成了各种华人社团,组织多种 多样的活动,互帮互济,处理群体内部事务及与当地社会 的关系。这些社团包括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会,以地缘和 方言为纽带的同乡会馆,以业缘为纽带的商会,以信仰为 纽带的各种宗教团体,等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尤为 明显且令人感动的是,各地的华文教育就是华侨华人自发 组织而发展起来的,形成华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乃至高 等教育的体系,不需要当地政府出一分钱一分力。政府原 本就是为民众保障公平的市场与社会的平台,无需对民众 特别“关照”,更不能替代民众的自由选择与自主发展。 华人社会也是一个从未被历史设定的自发形成的社会 。华人离开中国本土后,凭借顽强的生命力,筚路蓝缕、 艰苦创业,形成了富有生机的自由秩序与具有活力的自生 机制。华人社会也逐渐从混沌走向有序,从混乱走向成熟 。 其五,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及其贡献。家族关系与 乡土关系,宗教信仰与儒家文化……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 素,仍然在海外华人社会特别是在唐人街得以保留、维持 与延续,并且在与异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中融入近现代社会 。 故土情怀,中华情结,外部压力愈强,其释放愈烈。 无论是在辛亥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 华人心向祖国,筹钱捐物,奔走呼号,甚至献身革命与正 义战争。在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 的作用尤为突出。他们是开放的先行者,改革的重要参与 者,中国经济腾飞的贡献者。观念更新与思想解放,制度 创新与体制变革,都少不了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与推动。 海外华商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边 缘到紧随主流,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不可缺 少的强大推动力。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贸易到投资,从物质资本到人 力资本,华侨华人搭起了一座座中外交流的桥梁,连接着 开放的中国与外部世界,连接着历史与未来,活跃在“一 带一路”的广阔舞台。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教授 龙登高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张应龙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 张秀明 导语 “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以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雅俗共赏的文风,讲述华侨华人多姿多彩的故事,由此透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启迪当今“一带一路”建设。本书是其中的《泰国华侨华人史话》分册。全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筚路蓝缕的“住番客””“华人家族开枝散叶”“大时代风起云涌”“最是梦萦家园”“中华之根永不忘”。 《泰国华侨华人史话(精)/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由叶曙明著。 精彩页 忽必烈非常重视与素可泰王朝的关系,在元至元十九年(1282)曾主动派人与素可泰联络。可惜当时元朝与占城的战争仍未结束,航路不靖,使节的船未能到达素可泰。十年后,素可泰也派人到元朝,但也止步于广州,未能进京“面圣”。 当时泉州港和诏安梅岭港都是元军远征南洋的军港,被招募为远征军的漳州、泉州二府及广东潮州府籍人甚众,多数充当水手。后来有许多士兵流落爪哇、安南(今越南)、缅甸、暹罗等地,与土著杂居,成为华侨。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春,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率领13艘四桅大帆船,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从泉州出洋,远嫁波斯国为王后。他在泉州港看到数百艘中外商船,码头上货物山积,景德镇瓷器、处州瓷器、苏杭五色缎、建阳锦、建宁锦、海南布等,每天从江苏、浙江、汀西、闽北各地,源源运来,场面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海上丝路的繁盛,由此可见一斑。 元至元三十年(1293),忽必烈第二次派人去素可泰,使节出发没多久,忽必烈就在汗八里(元大都)驾崩了。新皇帝铁穆耳承先帝之志,一登基就继续派人去素可泰,诏谕素可泰王朝三世王南甘杏(亦有译作兰甘杏,或拉玛甘亨)来朝。这一回,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联系上了素可泰王朝。元大德三年(1299),南甘杏王派太子卢泰到元大都朝贡。他沿途看见中国南北各地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耕作工具,都较为先进,不禁动了学习之心,回国后大力鼓励华人移居素可泰,传播农耕技术。 南甘杏王非常喜爱中国瓷器,曾聘请了几百名中国的烧瓷工人,到素可泰、彭世洛、北榄坡等地设窑烧瓷。据一些历史学家的推测,后来中国瓷工发现在素可泰北面约80千米的宋加洛瓷土,质量甚优,便奏准南甘杏王,把瓷窑移到宋加洛,烧出了类似浙江龙泉窑的青花瓷和仿宋瓷;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宋加洛”这个词本源自宋瓷的译音。 宋加洛瓷以高超的工艺与精美的纹饰,惊艳四方。在柔和的光线照射下,宋加洛瓷恍如罩上了一层晶莹透亮的奇彩,让人联想起湛蓝的海涛。宋加洛瓷流传到马来半岛、印度和南海诸岛后,大受欢迎。今天有部分宋加洛瓷,还收藏在泰国皇家博物馆内,被奉为国宝。而当年那批烧瓷工人,都在当地成家立业,成为唯一出现在元代史籍记载中成批移居泰国的华人。 华人在暹罗主要从事以下几种职业:一是经商,二是烧瓷,三是泥水(建筑),四是造船,五是水手。据历史学家考证,在素可泰王朝时期,已有中国的造纸工匠到了暹罗,传授造纸工艺。在素可泰王朝遗址考古时,考古学家发现其建筑构件有砂石浇灌的痕迹,与中国古代用糯米混合灰浆作黏合剂砌墙的工艺极为相似,于是有学者推测,可能是中国的“泥水佬”(建筑工匠)把这种工艺带去的。 在中国与暹罗之间,终年有四十多艘船穿梭往返,从东南沿海地区运载建筑材料到暹罗。大批来自潮州的华人工匠参与了当地许多大型建筑项目。至于造船工艺,当时中国的水平,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泉州、宁波、广州这些城市,都是一流的造船基地,技术享有盛名。由华人制造的大船,从暹罗载满货物,挂席出海,可以远航中国、日本、朝鲜、锡兰、爪哇等地。 素可泰所延揽的华人,除了能工巧匠、行商坐贾外,还有不少文人学者。这些人许多在困内已有功名,甚至担任一定的官职,但遇上改朝换代,不肯臣服新朝,宁愿避居海外,以前朝遗民自居,在暹罗做“政治难民”。他们因满腹经纶,被皇室和官府看中,得以在暹罗施展抱负。在南甘杏王身边,就有一批华人学者专门为王朝制定法令、设置官制,为发展经济出谋划策,提供意见。 素可泰王朝对华人的通商与移民,抱着欢迎和鼓励的态度,并从法律上加以保护。西方人、印度人不得与本地妇女通婚,但华人可以;华人入境不受限制,可以在境内自由旅行、自由活动、自由经商和居住,享受当地人的一切权利,甚至华人缴纳的人头税,只是当地人的三分之一(泰人每年缴纳,华人三年一纳);华人商船缴纳的船税,按规定长度缴纳40泰铢,马来群岛的商船要缴纳130泰铢,欧洲商船要缴纳118泰铢;欧洲商人要缴纳货物进口税80%,而华人可以免缴;华人还得以蠲免各种劳役,待遇比许多当地人还好。 被称为“泰国历史之父”的丹隆拉查奴帕亲王这样评价:“中国亦自南甘杏王时代起首,开始移民来暹。证之碑文勒记,南甘杏王之理围治民,虽至今日,犹堪称羡,如鼓励居民,使城与城贸易,国与国通商,取消阻碍交易之厘金局,使在中途不得征收货税。”正是受到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不少中国东南沿海民众,纷纷缠上水布,挎起行囊,渡海投奔素可泰王朝。 P11-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