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智库学者文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陈妍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陈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管理学学士;2005-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连读,经济学博士。2008-2009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规划与公共政策学院,访问学者。2010年7月至今在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工作。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编写出版图书4本,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多项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历程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建筑能耗
二建筑节能
三政策设计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四机制设计理论
第三章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需求分析
第一节 制度需求的产生机制
一制度需求概念界定
二制度需求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建筑节能政策需求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中国低碳转型背景下的建筑节能政策需求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建筑节能政策需求
第三节 微观经济主体的建筑节能政策需求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政策需求
二消费者的政策需求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供给分析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一建筑节能标准
二建筑节能法规与规章
三建筑节能政策工具
四建筑节能政策实施机制
五对已有政策体系的评价
第三节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供给效果评价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障碍分析
三从政策非均衡角度理解建筑节能障碍
第四节 体制改革是长期的政策供给
一政策缺失的根源
二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国外建筑节能政策供给的经验
第一节 美国
一联邦政府政策体系
二加利福尼亚州:将节能作为一项能源供给
三美国地方政府:各种形式的经济激励
第二节 德国
一能耗标识制度:建筑“能源护照
二建筑保温经济激励
第三节 日本
一家用电器和设备相关的节能政策
二建筑节能政策
三日本转型的经验
第四节 对我国政策供给的启示
一政策结构均衡,政策供给以经济激励为主
二政策对象明确,注重主体互动
三公众意识的培养
第六章 建筑节能政策设计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建筑节能政策设计的原则
一政策供给与需求均衡原则
二统筹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原则
三成本收益有效原则
四政策系统总体协调原则
第二节 建筑节能政策目标与内容设计
一政策目标
二政策工具
三政策实施机制
第三节 建筑节能政策的支持系统
一能源价格改革
二建筑节能服务业
三建筑能效标识制度
四建筑能耗统计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新建建筑节能政策设计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新建建筑节能市场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房地产开发商
四部品和材料供应商
五设计单位
六施工、建设和监理单位
七消费者的行为选择
第三节 各主体间利益关系对政策供给的影响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约束
二政府与开发商:委托代理关系
三开发商与消费者:成本收益分担
四产业链上的团队协同
五政策供求评价
第四节 激励开发商的政策设计:代理理论角度
一基本模型
二隐藏行动和风险分担
三额外信息的价值
四对政策设计的启示
第五节 对新建建筑节能政策设计的建议
一政策设计思路
二约束性政策
三激励性政策
四完善建筑节能产业链
五中长期政策选择:住宅产业化
第八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设计
第一节 北方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一地方政府
二供热公司
三用户
四供热体制改革政策供给
第二节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一政府
二物业公司
三业主
第三节 实证分析:唐山市某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实践
一项目概况
二前期基本情况调查
三改造方案
四改造资金来源
五改造效果与成本收益核算
六对政策设计的启示
第四节 实证分析:北京海淀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
政府行为分析
一海淀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驱动力
二海淀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基础
三海淀区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重点和资金机制
四对政策设计的启示
第五节 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设计的建议
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责任主体和资金筹措渠道
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的政策保障
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五大保障体系
四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发展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陈妍著的《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智库学者文库》从我国建筑节能的政策需求和政策供给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不均衡的原因。提出导致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不均衡的根源在于,建筑节能改变了各主体间原来存在的利益平衡,利益冲突则使得各利益相关者产生政策需求。本书以各微观经济主体利益诉求为切入点,结合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建筑节能理想的政策设计框架。进而通过对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两类建筑节能活动的实证分析,验证所设计政策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