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霸权的惯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与美国国际战略)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杨楠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总统幕僚团队中唯一的法定组织,自1947年建立至今,始终在评估、规划、统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过程中占据独特地位。本书从组织行为模式理论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70余年的发展历史,探讨该组织在美国长期调动国内各类资源、回应国际政治格局变动中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与该国政府长期所秉持“首要地位”国际战略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杨楠,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国际关系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博士后,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领域为美国网络安全与数字政策、当代美国国家安全与国土安全问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组织行为模式与美国国际战略研究
一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的发展演变
二 组织行为理论与国际战略研究
三 通过美国国安会考察美国国际战略的意义
四 有关美国国安会的既有研究
第二章 战后国际战略环境与美国国安会的建立
一 美国战略文化的历史演进
二 国际战略环境与美国早期跨部门协调机制的实践
三 多方博弈与美国国安会的建立
第三章 国安会的第一次“机制摇摆”与遏制战略的缓和
一 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二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第四章 国安会的第二次“机制摇摆”与遏制战略的深化重组
一 肯尼迪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二 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三 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第五章 国安会的“机制融合”与遏制战略的终结
一 福特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二 卡特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三 里根政府时期的国安会与国际战略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国安会与美国“首要地位”大战略的互塑
一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首要地位”国际战略与斯考克罗夫特模式的形成
二 从组织惯性到战略惯性:国安会与美国国际战略的调整困境
三 奥巴马和特朗普政府时期“克服惯性”的举措及其效果
第七章 国安会正式会议与美国国际战略
一 冷战时期国安会会议机制的演进特质
二 冷战后国安会会议机制的调整与延续
三 国安会会议机制与美国国际战略
第八章 国家安全顾问与美国国际战略
一 国家安全顾问的职能演进
二 国家安全顾问的“角色矛盾”对国安会机制的影响
三 国家安全顾问的府内角色互动及其对美国国际战略的意义
第九章 国安会幕僚与美国国际战略
一 国安会幕僚机制的源起及运作模式的分野
二 国安会幕僚的职能及其对美国国家战略规划的影响
第十章 冷战时期美国国安会的组织学习进程
一 第一次胡佛委员会
二 1959年杰克逊小组委员会
三 1986年托尔委员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二 美国历任国安会行政秘书及国家安全顾问名录
附录三 有关美国国安会机制的政府文件
序言
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
外交政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来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眼前的名
词。无论是冷战时期美国政
府制定对苏冷战的NSC-68
号文件,还是拜登政府
2021年3月颁布的《临时国
家安全战略》,都是在美国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参与甚至
主导下完成的,凸显了国家
安全委员会在制定美国国家
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方面的
重要地位。美国学者戴维·
罗特科普夫(David
Rothkopf)将其称为“操纵
世界的手”,中国学者孙成
昊和肖河将其称为“白宫掌
权者”。说法不同,但都肯
定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美国
制定大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的
重要性。尽管国家安全委员
会在不同政府时期的地位和
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但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具有“自
愈”特性的政治体系而言,
国家安全委员会依然是美国
国家安全体系和对外决策体
系中最重要的政府机构。
2014年秋天,应“选举制
度国际基金会”(IFES)邀
请,我作为观察员到大华府
地区(含哥伦比亚特区、马
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几个
县)观摩美国中期选举,其
间参加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
金会举办的罗特科普夫新书
发布会。2014年10月30日
傍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
会的会议室云集了美国国家
安全委员会的重要亲历者和
主要研究者:1977年至
1981年担任吉米·卡特总统
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
1975年至1977年和1989年
至1993年分别担任杰拉尔
德·福特总统和乔治·布什总
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伦特·
斯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2006年至
2009年,担任乔治·W.布什
总统白宫办公厅主任的约书
亚·博尔滕(Joshua Bolten
)等。曾经在克林顿政府时
期担任商务部副部长帮办、
近距离参与过国家安全委员
会活动,并采访过多达130
多位曾经在政府各部门包括
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要职、
参与制定美国国际政策官员
的罗特科普夫,与上述三位
美国前国安团队的重要成员
,围绕其新书《国家不安全
:恐惧时代的美国领导地位
》所阐述的“9·11”事件以来
的美国外交政策趋势和挑战
展开了讨论。这是我第一次
聆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的前
重量级官员分析美国面临的
国家安全形势和外交政策。
回国后,我的博士生杨
楠流露出希望将美国国家安
全委员会作为自己的博士论
文选题的想法,我将罗特科
普夫的新书交给他,作为他
对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系统
了解的开始。杨楠从撰写罗
特科普夫新书的书评入手,
逐渐开始了自己对美国国家
安全委员会的研究。经过三
年寒窗苦读,完成了以美国
国家安全委员会为主题的博
士论文——《冷战时期美国
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
(1947~1987)》,学位
论文以5个总评“优秀”顺利
通过匿名外审,并在答辩中
获得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肯定
。2020年,杨楠博士的研
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
后期资助项目的立项。经过
不断的修改和补充,这一课
题终于完成,呈现在读者面
前的是一部近500页的巨著
。尽管未能成为国内第一部
关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
研究专著,却是第一部从国
家安全委员会的角度探讨美
国国际战略的专著。《霸权
的惯性——美国国家安全委
员会与美国国际战略》一书
不仅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尤
其是弥补了国内学术界在相
关领域研究的不足;而且,
作为“他山之石”,对于在总
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中
国国家安全体系、在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中制定中国的国
际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
在冷战的大环境中诞生的,
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是冷战
的产物。尽管历史较为悠久
,但即使是美国学术界,对
这一机构的系统研究也比较
晚,较有影响的系统性研究
成果出现在21世纪。如科迪
·布朗(Cody M.Brown)所
著《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
最有权势顾问的法律史》、
伊沃·达尔德(Ivo
H.Daalder)与德斯特勒
(I.M.Destler)合著的《在
椭圆办公室的阴影下:国家
安全顾问和他们服务的总统
简介——从肯尼迪到乔治
·W.布什》,以及卡尔·因德
福斯(Karl F.Inderfurth)
等合编的《重大决定:国家
安全委员会内部》。在所有
关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
著作中,最有影响力的还是
具有“旋转门”经历的戴维·
罗特科普夫的《操纵世界的
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
幕》(中文版书名)和《国
家不安全:恐惧时代的美国
领导地位》。出现这样的情
况,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家
安全委员会的神秘性。许多
参与其中的人包括一些美国
总统,特别是缺乏从政经验
的总统,未能充分理解国家
安全委员会的重要性,当然
也不明白如何充分发挥该机
构的作用。身处局外的研究
者更是难以搭建起系统的研
究该机构的框架。
与中国学者相比,美国
学者尤其是有“旋转门”经历
的罗特科普夫对美国国家安
全委员会的研究有着得天独
厚的条件。而其亲身经历或
与亲历者的交流,不可避免
地导致其研究带有相当强烈
的感情色彩,再加上以美国
国家利益为主要判断标准的
思维方式,使得其研究成果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