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图解山海经》是目前各种“图解山海经”的全新升级之作。众所周知,《山海经》作为中国的一部创世纪史诗,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是中国神话的开山之作。本书以“中日”为名,即以中国和日本两国关于《山海经》的图卷为依托解读这部影响两国乃至东亚的经典作品,书中汇集中国明清时期800幅山海异兽神怪线描古图和日本江户时期“山海经神兽彩卷”《怪奇鸟兽图卷》76种山精海怪彩图,借助精通文言文和日文的青年学者的细致解读,展现中土和东瀛对“山海异怪”的古典幻想和实现认知,让我们重新认识《山海经》中的奇异怪物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上,九尾狐的形象经历了一个“凶兽—瑞兽—妖兽”的波折变化过程。
……
至六朝及唐代,志怪、传奇小说风行于世,小说中的狐狸多以美貌惑人的美女形象出现。事实上,《千字文》(纂图本)“周发(伐)殷汤”注,首次提到美女妲己即九尾狐。
此说成为宋元说话文学的创作题材,其中较为有名的作品即元代《武王伐纣平话》,后此题材由明代章回体小说《封神演义》继承,并为今日读者所熟知。
在日本,九尾狐传说的流行始于江户时代。日本作家高井兰山《绘本三国妖妇传》为日本传说中的狐妖“玉藻前”附会出一段经历:
九尾妖狐妲己被姜太公处决后,逃到天竺,化作摩羯陀国斑足太子的妃子华阳夫人,唆使太子滥杀无辜;后原形遭到识破,再度逃到中国,化身褒姒,导致周幽王以烽火戏诸侯。周朝亡后千余年,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来华,九尾妖狐化作少女,随返航船团前往日本。
时值日本平安时代,来到日本的九尾妖狐变身绝世美女玉藻前——所谓“某某前”,是日本古代对贵族女性的敬称——魅惑鸟羽上皇。鸟羽上皇卧病不起,阴阳师安倍泰成(阴阳师安倍晴明之孙)查明原因,率兵与玉藻前鏖战,最终将其消灭。
玉藻前死后,化作巨大的毒石,散发毒气,使得周边草木不生,被称为“杀生石”。日本南北朝时代,杀生石为元现寺住持玄翁和尚破坏,其碎块四散至日本各地,至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