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哭泣的枣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文德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一颗枣树的命运为中心,以鲁中乡村为背景,以各色人物命运为主线,通过横切面的方式,用诸多细节,描写了一个家族近百年的历史和命运故事。本书采取长篇小说的形式,每个篇章独立成篇又互相关联,共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缱绻眷恋,对父母的无限感恩,以及期待乡村能更好发展的愿望。本书文字朴实,既有农民的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的描写,又有民俗风情的回顾,还夹杂了很多俚语乡言,记录了鲁中地区农民生活的变化和中国乡村的变迁。
作者简介
郭文德,山东莱芜人,1967年生。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多次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文学》《当代小说》等发表作品。
目录
序 一曲深沉的乡土恋歌
写在前面的话
第1章 长在枣树下
第2章 回望来时路
第3章 一门两烈士
第4章 情系沂河畔
第5章 娘进了家门
第6章 本是同根生
第7章 莫拿青春赌明天
第8章 农民相亲
第9章 闯关东与走西口
第10章 姥爷走了
第11章 闰老孩
第12章 酸酸的杏树
第13章 枣树的结局
第14章 农民的奋斗
第15章 心里的石头
第16章 村里的戏班子
第17章 难忘“赊小鸡”
第18章 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第19章 游子回归
第20章 口口相传的那棵老槐树
第21章 难忘那池清泉
第22章 一个为要饭而生的人
第23章 纳鞋底的女人
第24章 三个爷爷一台戏
第25章 世上没有后悔药
第26章 在寂寞的世界里
第27章 二哥的扶贫义举
第28章 不是结局
第29章 一段插曲
第30章 我的答卷与答卷里的我
第31章 陪娘说说话
第32章 树下的主人
第33章 没有母亲的日子
后记
序言
一曲深沉的乡土恋歌——
读郭文德《哭泣的枣树》
吕振
郭文德先生是我的乡兄
,在政府机关工作多年,我
知道他起草文稿和组织协调
能力很强,忽然有一天,他
寄来一本厚厚的打印稿,说
自己闲暇之余写了一本散文
集,让我看一看,提提意见
,这让我有些惊讶。阅读之
前,我惊讶于他人到中年突
然有了文学创作的欲望,并
且一写就是二十万字;阅读
之后,我惊讶于他初试牛刀
即出手不凡,这部作品的厚
重程度,并不亚于一些专业
作家的作品,并且某些方面
可能还有独特的超越。
其一,该书呈现了一幅
20世纪中国乡村的风土画卷
。他以莱芜北部山源村为背
景,以各色人物命运为主线
,通过横切面的方式,用诸
多细节,描写了从20世纪
30年代抗日战争到今天近百
年的历史,其中既有农民的
衣食住行、文化生活,又有
对民俗风情的回顾,还夹杂
了很多俚语乡言,记录了农
民生活的变化和中国乡村的
变迁。那棵被砍倒的“老枣
树”的形象是对家族凋零破
败的隐喻。书中每个章节都
独立成篇,但又是一个有机
整体,以小见大,以这个鲁
中小山村为标本,可以映射
出整个20世纪中国农村的发
展变化。
其二,也是我最看重的
一点,该书充满了对人性的
批判与反思。20世纪的中国
乡土文学,从鲁迅的《阿Q
正传》开始,到萧红的《呼
兰河传》、师陀的《果园城
记》等,当代文学有赵树理
的《小二黑结婚》、高晓声
的《李顺大造屋》、韩少功
的《爸爸爸》,贾平凹、王
安忆、张炜、李锐等的小说
,都有着批判国民劣根性的
传统。郭文德这本书中,用
了大量笔墨描述农民物质生
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困顿
,作者注意到,书中有些人
物身上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
,也有自私、贪婪、虚伪、
愚昧、蛮横的一面,喜欢充
当“看客”,取笑和挖苦别人
,有“红眼病”,缺乏规则意
识和契约精神。该书通过一
些生动的事例,写了一些鲜
活的人物,给读者呈现了不
一样的农民形象,有时候让
人笑得肚子疼,有时候让人
气得牙根疼,这才是真实的
农民。作者继承了现代文学
国民性批判的良好传统,这
正是该书最深刻的地方。
其三,该书感情真挚,
特别能打动人。作者不是专
业文学创作者,他心里没有
那么多创作的条条框框,没
有所谓的写作规律,所以才
能放开写,抡圆了写,把自
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完完整整地掏出来,毫无保
留。他对故乡的缱绻眷恋,
对父母的无限深情,让人感
动;他对仇人的痛恨,对丑
恶现象的愤慨,也让人想助
他一臂之力。其中有些细节
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他姑姑
50多年后回家认亲的场景,
他考上大学后扬眉吐气的场
景,他母亲走后父亲以泪洗
面的场景,让我潸然泪下;
比如他写部林子死不讲理,
差一点打瞎他弟弟的眼睛,
我心里也为他打抱不平。他
书中记述的这些小人物,普
通得如野草一般,也许有人
认为这样的人生不伟大、不
高贵,然而几千年以来的农
民,世上所有的生命,不都
是如此活着的吗?每个生命
都只能活一次,其苦其甜、
其悲其喜,都是连筋连骨、
动隋动心的真实人生。
读这本书,之所以能引
起我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我
想,这也和我的经历有关,
我从小也在莱芜农村长大,
也比较熟悉齐鲁大地的山川
风物、世态人情。郭先生在
书中说:“故乡是个地理概
念,更是个心理概念,是那
许许多多渗透在我们生命深
处不可言传、魂牵梦萦、时
时沉思的东西。有时是几句
问候的乡音,有时是几束深
情的目光,有时是几个好消
息,几件愁肠事。故乡即‘
乡愁’。”是啊,有“乡愁”的
人是幸福的,这种生命的体
验,比在城市中长大的人,
会更加完整和深刻,因为只
有了解了农村和农民,才能
更了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随着离开故乡,随着年龄
增大,对故乡的情感也在变
化,这其中,既有爱,也有
恨,既有身上流淌着的永远
不变的血液,也有远距离的
凝视与反思,这都很重要。
听郭文德先生讲,他还
有很多创作素材,还想继续
写下去,在今天的社会中,
能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实属
难得。从这本书中,我看到
了郭先生文学创作的闪光点
,当然,也有一些不尽完美
的地方,简单提一下,我想
这也有助于作者提升下一步
的文学创作水平。一方面,
该书纪实性强一些,文学性
弱一些,在结构和语言上还
可以进一步推敲和锤炼,让
读者感到文字的优美、雅致
。另一方面,写作要懂得“
放”,情感天马行空,一泻
千里,同时,更要懂得“收”
,我说的“收”,不是畏手畏
脚,压抑自己的情感,放不
开,而是要对自己的经历和
情感进行“反刍”,使其转化
为一种客观的认识和哲理的
反思,充满悠长的韵味,感
情足不一定深刻,火气旺不
一定厚重,文学作品作为艺
术品,就像烧瓷一样,火候
正好,才能显出作者的功力
,也才能具有悲天悯人的大
情怀。
谨以此文祝贺郭文德先
生新作出版,期待他的创作
成果更加丰硕,一步一个踏
实的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
路来。
导语
该书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写了一些鲜活的人物,给读者呈现了不一样的农民形象,有时候让人笑得肚子疼,有时候让人气得牙根疼,这才是真实的农民。作者继承了现代文学国民性批判的良好传统,这正是该书最深刻的地方。
后记
从年轻时候起,我就有
个想法:人活一辈子一定要
写一本书,就像学习工作需
要笔记一样。
“我要写一本书。”二十
年前,好多人听到过我说的
这句话。
近些年,工作岗位变化
了,不再那么加班加点了,
就试着开始写。最初的想法
是把家族的历史写下来,我
们是怎么来的,有多么不容
易,将所经历的波折与磨难
、成就与骄傲、逸闻与趣事
、教训与不足,等等,都梳
理一下。于是,我塑造了几
个文学形象,用他们虚构的
故事,来描绘我记忆中的故
乡,将我生活过的全景用文
字固定下来,作为传家宝留
给自己的孩子看。初稿形成
之后,自我感觉还可以,就
发给了我的朋友——在北京
工作的老乡吕振先生,他给
予了我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于是
才有勇气拿出来让大家看,
着实不怕您笑话。契诃夫说
过一句话:“写了小说而不
藏起来,那才是蠢。”但愿
不是说的我。
我没有能力为“我村”立
传。也不善常文字加工,追
求的是原汁原味。我的想法
极其简单,小山村就是这么
过来的,我们村、我们家过
去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有些
人有些事是只有我们知道的
,如不写下来,伴随我们生
命的消失会被遗忘的,且已
经被遗忘了不少。忘记就是
对祖先的背叛。不写下来怎
么着也不是个事。为了尊重
先人,尊重创业,尊重劳动
,尊重过失,就把我所知道
的逐字逐句写下来了。我不
会歌颂,也不想贬损,我只
是写下了真实的家族历史。
我的出身决定着我的作
品。故乡的老百姓是不说普
通话的,为了避免水土不服
,尽量用百姓的语言来描述
百姓的事情,因此本书采用
了大量方言、俚语。文中虽
然做过注释,但个别之处可
能也需要费心琢磨才能领会
,这不要紧,知道老百姓在
说着这样的话,引起您的好
奇就足够了。就像我们外出
旅游不会因听不懂当地的土
语而影响我们的乐趣一样。
给予我帮助最大的是贾
平凹老师了,无上感激!贾
平凹老师是我的偶像。是大
师的《丑石》(我读高中时
的课文),是大师一本一本
的书吸引我热爱文学并走上
文学创作之路的。大师的亲
和力,大师书房里浓浓的书
香气让我痴迷让我醉。更想
不到的是大师为了鼓励我,
肯纡尊降贵为我题写书名“
哭泣的枣树”;并费心点评
,寥寥数字,字字千金!这
可能是我写此书的最大收获
了。
母亲走后不到两年,父
亲随她而去。父亲以他少有
的健壮的体格陪地球跑了85
圈。现在可以下结论了:能
够打倒老父亲的,只有死亡

本书动笔之时,父母亲
都好好的。文稿形成待出版
了,父母双亲却都走了,真
是时光飞逝,人生难料啊。
此书是献给父亲、母亲最好
的礼物了。
前面说过了,一直做读
者就好了,试着写东西可能
就是我的不对了。务必请您
原谅。感谢所有帮助、鼓励
、包容我的人。
(初稿写于2018年农历
正月初六凌晨2点,定稿于
2021年1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
农村人,能从这本书里看到
父母,看到亲朋,看到自己
;作为普通的读者,能从这
本书里看到人类的隐忍与不
屈、渺小与伟大、自私与博
爱、卑鄙与高尚。
——贾平凹
精彩页
第1章 长在枣树下
我村地处齐鲁的“屋脊”原山山脉南侧,地势高,夏凉冬冷,素有“莱芜小东北”之称。地处东西走向的一条Y形大沟内,两面海拔高度都超过600米,其中制高点“玉王顶”海拔超过797.8米,两边沟壑幽深,蝗岩林立。颇具五岳的雄奇挺秀与雄壮巍峨,故名“山源村”。从北峰山顶往南看,能清晰地看见南峰山顶的草木,往北看,能眺望“齐国”的古都;从南峰山顶往北看,北峰山顶庙台清晰,树木葱翠,往南看,就是古“鲁国”的疆域了。淄河、汶河在这里各奔南北。村南岭东坡是汶河的一个源头,“汶水,出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东北七十二里原山之南,《水经》所谓北汶也”(见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由北向南,过“三羊岭”,汇入苗山河,经莱城,汇入大汶河,再经徂徕山之阴,汇入大清河,流入东平湖,最后变成黄河下游的一大支流。汶河是莱芜的母亲河,我们作为莱芜人喝的却不是母亲河的水;村后顶峪、东南峪是淄河的源头,地表水、山泉水由东向西,伴着较大的落差,一路欢歌,穿村而过,经两街村再转而折向东,蜿蜒20华里,出五阳湖,汇入淄河。淄河是淄博的母亲河,我们喝的是最干净的最原生态的淄河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村是齐鲁的“分水岭”,也是“南腔北调”的分界线:从我们村向北是淄博口音,过老洼顶(三羊岭)往南是莱芜口音,俗称“莱芜老腼”。听口音,我们村与博山相同,莱芜人说着“博山腔”。外人评价我们的说话,一个字:轴(四声,生硬的意思)。好像是舌头在嘴里着不下,捋不直,不打弯。他们习惯用一句经典的话编派我们的发音:“日(读er)本人(读len)吃肉(读lou)不嫌热(读le),还不让(读lang)人(读len)。”难怪人家编派,十二个字读错了六个。大干世界无奇不有,竟然就有这样的口音。除家里的狗儿、麻雀外,世上可能再没有人和动物重复着我们的土语了。
据考证,新中国成立以前,我村40余户,最多时不足200口人。我村由河沿南、河沿北两部分组成,一河山水加200口人,炊烟袅袅,犬吠鸡鸣,一窝封闭人家。我们家大院位于河沿南。大院是不规则的四合院,南面有我家的三间南屋,北面靠东有我家的两间北屋,北屋西边是部庄海家的一间小北屋,东面是我家的敞棚(能储物,也能防止往南北窗户里潲水),天井西面是部庄海家的三间西屋,紧挨着西屋北山墙是我们两家共用的大约16平米的大门楼,门楼正门口朝北,门外即是东西流向的山源河。与其他房屋一样,门楼也是土墼墙,但四条立柱由黑砖砌成,横梁是木制结构,门楼屋面全部由麦秸覆盖。进北大门右拐(向西)进入西屋的后面,是我家的西院,有三间猪圈,我们三家(另一家是部庄海弟弟部庄湖)每家一间。我家南屋的西山墙与他家西屋之间有一条宽两米左右的通道,通道南头是简易的、顶部带遮雨罩的南门楼。南门楼外是我家的园,记得有两棵杏树、两棵苹果树,其余是槐树,槐树上有野雀(喜鹊)窝和长尾巴郎(灰喜鹊)窝。我开始记事那几年,父亲在园里种过菜。那两棵杏树饱沾着儿时满满的记忆。园对面(南面)住着部庄海的弟弟部庄湖。再往西,又靠近了河堰,住着部庄海同父异母的大哥部庄远。部庄远有两个儿子,老大部大脸,老二有痨病,整天蔫儿吧唧的,人称“秋南瓜”。部庄远妻子早亡,后来又破天荒地娶了个日本女人。后面我再详细介绍。我家敞棚的东面是“二掌柜”家的老大部庄林,他是我村最早的在本地工作的国家干部,曾任赵庄公社水泥厂厂长,正股级。他有三个儿子:老大部禾柞早亡;老二部禾正,是我们所在的生产队队长(副队长是我的父亲),后来担任过村支部书记;老三部禾忠,是一名小学教师,后来走上管理岗位。
北大门楼门外有一小广场,也算是一条较宽的东西向的街道,街道南靠屋墙根,北沿就是山源村母亲河的南岸。街道与河岸的交会处,大门楼门口稍偏西处有一棵枣树,相传明朝以前就已生长在那里,至于到底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没有人能说清楚。先人们只说是先有树后有村。人工垒砌的河堰完全把枣树挡在了外面,树与岸完全无缝隙,很天然对接,河岸对树起到了保护作用。千真万确劳工垒砌河堰时,树就存在了。若先有岸后有树,人工不会交融得那样严丝合缝。据记载,我村是明洪武年间建立,这样算来,此树至少已存活了600多年。
枣树的树冠就像非洲水牛的牛角,两枝分权,水墨颜色,粗壮遒劲,古朴安详。树干呈3D状S形,根部直径超过1米。离地约3米处有一道大的凹痕,爬树时需扒着这道凹痕,面朝北登到一定高度然后再朝西螺旋上去。枣树冒过屋檐后南北向分权,受光照影响,南面一枝健壮发达,北面稍弱些,东、西两翼更弱,这么着,枣树的整个上半身躯向南倾斜,南枝多数已压在大门楼的上方,这便是它遭受厄运的祸端。中间分权部位可以站人,当然坐着更舒服。枣树是我们家的坐标,“枣树底下”指的就是我们家。枣树是我儿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在树上玩耍,在树下游戏、乘凉、戏水,树上树下驻着我的童年。有时我们做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