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阐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认识体会。
■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
■提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系列丛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丛书编写组 |
出版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阐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认识体会。 ■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 ■提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作者简介 丛书编写组 丛书编委会主任:何立峰(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宁吉喆、胡祖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本书编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体管所 编辑推荐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入选作品★★★★★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参考读物 ★解读“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工具书 ★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案头书 ★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辅助读本 内容推荐 本书共五部分, 其中, 第一部分, 讲述了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 讲述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第三部分, 讲述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的进展和成效。第四部分, 讲述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新形势。第五部分, 讲述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作者在书稿中以丰富的事例, 深厚的理论学养, 全面分析了解读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前言/序言 前?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改革理论和实践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开创了经济体制改革全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作出的重要发展和深化。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印发实施,进一步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关键领域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就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改革开放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刻理论总结。这些重要论述扎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论述,帮助发展改革系统党员干部学习理解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运用于实践,指导改革、推动发展,特编写本书。 本书共分五章,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认识体会,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并基于“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论述博大精深,我们虽尽力领会其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指导意义,尽力学懂弄通其丰富内涵,但受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亮点展示 精彩书摘 第四节 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形成良好改革态势,在解决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一、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创新完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等调控方式 2013年以来,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新特点,为结构性调整和改革留出空间,形成“区间调控”的调控方式,把增长、就业、通胀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组合起来,分别作为经济运行的“上限”和“下限”,用组合目标代替单一目标,拓展了宏观调控目标,防止了单一调控目标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精准性。2014年,围绕解决传统意义上总量调控难以有效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容易导致发展不平衡、不稳定问题,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精准性,提出在坚持“区间调控”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将宏观调控这一常规总量手段赋予了结构工具内涵。2015年,提出更加精准有效实施“相机调控”,强调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结合运用,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2.强化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投资、价格等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为特征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工具体系加快形成,为宏观调控方式注入新内涵。在财政政策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和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全面推进“营改增”,修订《预算法》,改革地方政府融资体制,实现地方存量债务转换,大力发展PPP融资。在货币政策方面,交替使用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推出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抵押贷款、中长期融资债券等新的数量工具,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放宽民营银行准入限制,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价格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各类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强化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宏观政策的引导约束作用 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每年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开展“十二五”规划终期评估和“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增强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公共预算、国土开发、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的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结合,提高规划的引领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发挥好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将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总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进一步改善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社会保障等反映经济质量效益的指标,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13—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约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 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简政放权方面,行政审批事项、企业投资核准项目大幅削减,非行政许可事项彻底终结,商事制度实现根本性变革,将“放管服”改革与大规模减税降费,特别是由点及面推开的“营改增”结合起来。 1.行政审批大幅减少 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减审批、降成本、压时限,持续向市场主体放权让利,《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等文件印发实施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超过40%,不少地方超过70%;取消了“非行政许可”这一审批类别,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将工业生产许可证种类压减1/3以上。地方政府有序开展“接、放、转”,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左右,有的达到70%。比如,上海改革以审批发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管理体制,改革事项中,采取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方式进行改革的超过50%。改革激发了市场新活力,为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2.企业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备案制 连续3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央层面核准的项目比2013年减少90%以上,95%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和98%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改为网上备案制。《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实施后,将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减少至42项。从上到下,各级政府只保留规划选址、用地预审以及极少数重特大项目环评审批“两项半”前置审批事项,其他审批事项一律与核准并联办理。南京取消、合并、压缩审批事项和环节后,建设项目平均审批时间从改革前的200多天压缩至约30天,企业平均申报材料从原来的近100份减少至56份。 3.职业资格许可大幅削减 为加大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清理力度,《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印发实施,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占国务院各部门设置总数的70%以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建立实施,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与就业创业挂钩。职业资格和认定事项的减少,有效降低了社会创业就业门槛和企业负担。 4.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加快清理 针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存在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印发实施,坚决砍掉各种不合理的审批中介事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300多项,超过70%的中介服务不再作为审批要件。 5.商事制度明显简化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先后印发实施。工商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从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社会保险、统计登记证的“五证合一”,再到将涉及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的“多证合一”,有的地方已经实现“三十四证合一”。“多证合一”简化了证照手续,“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走天下的唯一“身份证”,企业逐步实现“一照一码”走天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开通了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使企业办事环节和材料大幅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间大幅缩短,便利化程度大为提高,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和生产经营成本。 6.企业税费负担显著降低 《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先后印发实施,全面推开营改增,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等,重点查处利用行政权力垄断经营、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等违法行为,取消、停征、减免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1?100多项,其中中央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69%、政府性基金减少30%,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500亿元。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中央对地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地方纷纷制定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进出口环节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涉企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清单制度,取消、降低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明显改善我国营商环境,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由2018年的第46位大幅跃升至2019年的第31位,连续两年成为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之一。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市场主体数量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1.23亿户;其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设市场主体占70%以上。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节 新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第二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论述的深刻体会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政治保证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遵循 第三节 坚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 第四节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 第五节 坚持完善产权制度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突破口 第六节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途径 第三章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第一节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节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第三节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促进市场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 第四节 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第五节 探索改革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发挥试点对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章 “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节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节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内在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创新制度供给补齐制度短板 第五章 “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第一节 总体思路 第二节 激发各类主体活力 第三节 健全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 第四节 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 第五节 推进能源、铁路等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第六节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第七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