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玻利维亚/列国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曾昭耀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玻利维亚共和国,简称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她是一个美丽的高原国家,有高耸人云的安第斯雪峰,有辽阔的高原和景色秀丽的“高原明珠”的的喀喀湖,拉巴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她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但因地处内陆交通条件差、经济落后,是南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本书将带您走向玻利维亚那神奇的民族、神奇的国度。

目录

著者的话/1

第一章国土与人民/1

第一节 自然地理/1

 一 地理位置/1

 二 行政区划/1

 三 地形特点/4

 四 河流与湖泊/9

 五 气候/13

第二节 自然资源/15

 一 矿物/16

 二 植物和动物/23

第三节居民与宗教/39

 一 人口/39

 二 民族/40

 三 语言/50

 四 宗教/56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67

 一 民俗/68

 二 节日/74

第二章历  史/83

第一节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前时期/83

 一 玻利维亚地域最早的居民/83

 二 蒂亚华纳科文化/84

 三 科利亚文化/86

 四 印加文化/87

 五 印加帝国时期的东部文化/90

第二节殖民统治时期(1516~1825)/91

 一 西班牙的殖民征服/91

 二 殖民社会的建立/92

 三 殖民统治后期的经济衰退和波旁改革/99

 四 殖民统治后期的印第安人起义/100

第三节独立战争(1809~1825)/101

 一 玻利维亚的早期解放运动/101

 二 1809年7月16日革命/102

 三 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结束/104

 四 玻利维亚的独立/105

第四节从独立到查科战争(1825~1935)/109

 一 单一矿产品出口经济/109

 二 考迪罗政治和寡头政治/113

 三 种族矛盾与印第安人起义/119

 四 领土争端与民族危机/121

第五节玻利维亚革命(1935~1964)/129

 一 历史的转折/129

 二 改革派的奋斗及其失败/131

 三 1952年“四月革命”/136

 四 民族主义革命政府的革命措施/137

 五 1964年军事政变与革命的终结/142

第六节军政府时期(1964~1982)/144

 一 左、右翼军人政府的交替执政/144

 二 专制独裁的班塞尔军政府/147

 三 动荡的政局与军人统治的结束/148

第七节民主化与经济改革(1982~2003)/150

 一 西莱斯执政的困境/151

 二 埃斯登索罗的新经济政策/153

 三 萨莫拉政府的改革措施/154

 四 桑切斯政府的“资本化”政策/156

 五 班塞尔再度执政以后/157

第八节著名历史人物/159

第三章政  治/168

第一节政治制度的演变/168

 一 独立初期的考迪罗主义政治/168

 二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民众主义政治/169

 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军人独裁政治/171

 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治及其内在矛盾/172

 五 新自由主义政治时期政党制度的变化/174

第二节玻利维亚的宪法/177

第三节 国家机构/180

 一 行政权/180

 二 立法权/184

 三 司法权/186

第四节政党与群众团体/187

 一 政党/187

 二 群众团体/196

 三 重要政治人物/200

第四章经  济/204

第一节概述/204

第二节农业/207

 一 农./208

 二 林./213

 三 畜牧业/214

 四 渔业/215

第三节工业/216

 一 采矿业/216

 二 能源工业/222

 三 制造业/227

第四节交通与通信/228

 一 铁路/228

 二 公路/230

 三 水运/231

 四 空运/234

 五 邮政与电信/236

第五节财政与金融/237

 一 历史的回顾/237

 二 财政与税收/239

 三 金融体制/240

第六节对外经济关系/242

 一 基本方针政策/242

 二 对外贸易/243

 三 外国援助/247

 四 外国资本/248

第七节旅游业/249

 一 和平之城拉巴斯/251

 二 历史名城苏克雷/256

 三 矿业古都波托西/258

 四 民间艺术之都奥鲁罗/260

 五 幽雅之城科恰班巴/263

 六 贸易重镇圣克鲁斯/265

 七 亚马孙河流域/271

第八节人民生活/271

第五章军 事/277

第一节概述/277

 一 建军简史/277

 二 国防体制与国防预算/281

第二节军种与兵科s/282

 一 陆军/282

 二 海军/284

 三 空军/287

 四 准军事部队/290

第三节兵役制度和军事培训/292

第四节 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294

 一 道路建设方面的技术进步/294.

 二 数据处理中心的建立/295

 三 军用地图绘制技术的现代化/295

第五节对外军事关系/296

第六章教育、科学、文艺、卫生/299

第一节教育/299

 一 教育简史/299

 二 1994年《教育改革法》/308

 三 当前的教育体制/309

 四 教育面临的问题/316

第二节科学技术/317

 一 自然科学/317

 二 人文社会科学/322

第三节文学艺术/326

 一 文学/326

 二 电影/335

 三 音乐/339

 四 舞蹈/344

 五 美术/349

第四节 医药卫生/358

 一 玻利维亚居民的健康状况/358

 二 卫生保健系统的机构改革/360

 三 玻利维亚的民间医药/362

第五节体育/363

 一 球类/364

 二 高尔夫球/365

 三 滑雪与登L[J/366

第六节新闻出版/367

 一 报纸与通讯社/367

 二 广播电视/367

 三 图书馆/368

 四 期刊出版/369

第七章外  交/371

第一节外交机构/371

第二节外交政策/373

 一 影响对外关系的3个重要因素/373

 二 玻利维亚的外交政策/377

第三节出海口问题/378

第四节同拉美国家的关系/385

 一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关系/385

 二 积极推进拉美一体化/393

第五节同美国的关系/396

第六节同西欧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403

第七节同中国的关系/406

第八节新的外交思路/410

附录

附录一 国旗、国徽与国花/412

一 国旗/412

二 国徽/413

三 国花/414

附录二玻利维亚历届总统一览表/415

附录三历史大事年表/418

附录四 玻利维亚失地略图/421

附录五玻利维亚的26个自然保护区/422

附录六 玻利维亚的八大考古遗址/424

附录七 蒂亚华纳科遗址示意图/425

主要参考文献/426

试读章节

(二)湖区流域

湖区流域包括玻利维亚整个高原地区,主要由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科伊帕萨湖、乌尤尼盐沼和德萨瓜德罗河组成,面积约14.5万平方千米,占玻利维亚全国总面积的13.5%。

的的喀喀湖是安第斯山区一个广阔的内陆海,海拔3808.65米(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分大湖和小湖两部分,中间由蒂金纳地峡相连。湖面最长处为171千米,最宽处为64千米,最深处为280米。总面积8300平方千米(一说8965平方千米),其中属于玻利维亚的部分为3690平方千米。

1513年,西班牙殖民者阿尔马格罗怀着一颗贪婪的、夺取更多黄金的野心,率领570名骑兵,越过干旱的玻利维亚高原,翻过安第斯山,南下进入智利。他们在空气稀薄的高寒山区折兵损将,吃尽了苦头,始终没有找到黄金,但却在今秘鲁与玻利维亚接壤的高原上,发现了这个广阔的、景色优美的内陆海。由于湖面水体约有95%被蒸发,湖水含盐量比一般淡水湖高。的的喀喀湖因水体巨大,湖水常年保持恒定温度(约为10cI=),对周围环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缓解了冬天和夜间的严寒气温,因此印第安人自古以来就聚居于此,使这个地区成了南美文化的发祥地。直至今天,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仍然是玻利维亚人口最稠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大湖与印第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地的土著居民都把大湖视之为神圣水域,认为四周的高山都是诸神之所,或诸神的化身。居住于湖畔的艾马拉人甚至相信,这里的湖水就是孕育太阳神威拉柯查的地方,说太阳神常由湖中出来,教导人类建屋、耕种和造船。

的的喀喀湖虽不是世界最高的湖,却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水运航道。早在1862年就有人把一艘轮船拆开运到湖边,再装配起来。自此,该湖即有轮船通航。的的喀喀湖不但可以通航,而且可以终年通航,是玻利维亚通往秘鲁的交通要道。

波波湖位于奥鲁罗省的波波州、萨乌卡利州和阿巴罗阿州,由发源于的的喀喀湖德萨瓜德罗河的凹地所形成,海拔3686米。同的的喀喀湖一样,波波湖的湖水也含有较多的盐分。据测试,每升湖水含盐16.8克。该湖的主要支流有查亚帕塔河、孔德河、塞瓦鲁约河、基姆帕拉河等。该湖唯一的一条排水渠是拉卡哈维拉河。这条河的河床有一部分是在地下,每当夏天降雨量增加的时候,这条河就把波波湖同科伊帕萨湖连了起来。

科伊帕萨湖平时只最低处有水;涨水时,其面积约有波波湖落水时期面积那样大,没有排水渠。该湖大部分都是荒芜的、含盐量很高的沼地,所以又称“科伊帕萨盐沼”。

乌尤尼盐沼面积更大,约9000平方千米。它和科伊帕萨湖相似,除低地偶尔有水之外,大片都是含盐量极高的沼泽。P11-12

序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 “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详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约计200卷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2003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