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影响为主线,明确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影响,定量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冬小麦各级产量潜力及其适宜性,解析了冬小麦各级产量差的限制因素,评估了干旱和冻害演变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华北冬小麦应对气候变化策略。
本书具有很强的研究系统性和创新性,可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气象与农业管理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及关注气候变化与冬小麦生产的相关人员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气候变化对中国华北冬小麦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研究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杨晓光//孙爽//赵锦//李克南//郑冬晓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影响为主线,明确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影响,定量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冬小麦各级产量潜力及其适宜性,解析了冬小麦各级产量差的限制因素,评估了干旱和冻害演变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华北冬小麦应对气候变化策略。 本书具有很强的研究系统性和创新性,可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气象与农业管理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及关注气候变化与冬小麦生产的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杨晓光,黑龙江省汤原县人,博土,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与适应”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农业农村部农业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影响与适应、农业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撰写《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玉米影响研究》等著作8部,担任副主编或参与撰写著作20余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3完成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4项。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华北自然资源概况和农业生产现状 1.1.1 自然资源概况 1.1.2 农业生产现状 1.2 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影响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种植界限影响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与适应研究进展 1.2.3 冬小麦产量潜力及产量限制因素研究进展 1.2.4 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农业气候资源分析指标和计算方法 2.1.1 太阳总辐射 2.1.2 热量资源分析指标及计算方法 2.1.3 水分资源分析指标及计算方法 2.1.4 气候要素保证率定义和计算方法 2.1.5 气候要素气候倾向率定义及计算方法 2.2 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和计算方法 2.3 作物模型方法 2.3.1 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简介 2.3.2 作物模型模拟结果评价指标 2.3.3 APSIM-Wheat模型适用性 2.4 冬小麦各级产量和产量差定义及计算方法 2.5 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2.6 冬小麦干旱和冻害指标及分析方法 2.6.1 干旱指标和计算 2.6.2 冻害指标构建 2.6.3 冻害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试验 2.6.4 干旱和冻害分析方法 2.7 冬小麦高产性、稳产性及适宜性评价方法 2.7.1 高产性、稳产性和适宜性指标 2.7.2 高产性、稳产性及适宜性等级划分 参考文献 第3章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种植的影响 3.1 冬小麦种植现状 3.1.1 播种面积 3.1.2 单位面积产量 3.2 冬小麦生长季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3.2.1 冬小麦生长季光照资源时空分布 3.2.2 冬小麦生长季内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 3.2.3 冬小麦生长季内水分资源的时空分布 3.3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适应 4.1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育期影响 4.2 气候因子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4.2.1 太阳总辐射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4.2.2 气温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4.2.3 降水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4.3 气候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4.3.1 太阳总辐射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4.3.2 气温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4.3.3 降水量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4.4 品种更替和播期调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4.4.1 品种更替对气侯变化的适应 4.4.2 播期调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4.4.3 生育期自调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冬小麦各级产量潜力及适宜性分区 5.1 光温潜在条件下产量潜力及适宜性分区 5.1.1 光温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 5.1.2 光温潜在条件下适宜性分区 5.2 光温水潜在条件下产量潜力及适宜性分区 5.2.1 光温水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 5.2.2 光温水潜在条件下适宜性分区 5.3 光温土潜在条件下产量潜力及适宜性分区 5.3.1 光温土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 5.3.2 光温土潜在条件下适宜性分区 5.4 冬小麦实际产量适宜性分区 5.4.1 高产性 5.4.2 稳产性 5.4.3 适宜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冬小麦各级产量差及限制性因素解析 6.1 各级产量差时空特征 6.1.1 光温产量潜力与实际产量之间产量差分布 6.1.2 光温产量潜力与光温水产量潜力之间产量差分布 6.1.3 光温产量潜力与光温土产量潜力之间产量差分布 6.1.4 光温土产量潜力与实际产量之间产量差分布 6.2 冬小麦产量限制因素解析 6.2.1 降水对冬小麦产量的限制 6.2.2 土壤对冬小麦产量的限制 6.2.3 农户管理和农业技术水平对冬小麦实际产量的限制程度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干旱和冻害演变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7.1 冬小麦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7.1.1 干旱时间演变趋势 7.1.2 干早空间分布 7.2 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7.2.1 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空间分布 7.2.2 各生育阶段干旱对产量影响 7.2.3 不同等级干早对产量影响 7.3 冬小麦越冬期冻害时空特征 7.3.1 冻害指标构建 7.3.2 极端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7.3.3 不同冬春性品种冻害时空变化 7.4 冻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7.4.1 不同低温下低温持续日数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7.4.2 小麦越冬期植株和分蘖死亡率对穂数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华北冬小麦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策略 8.1 种植制度调整与品种合理布局 8.2 气候智慧型农田管理措施 8.3 建立健全灾害预警及防控技术体系 8.4 加强冬小麦生产过程固碳减排 8.5 政策支持与农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的强化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