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全面介绍和总结了20世纪秦兵马俑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并对其形制、兵马俑以及所涉及到的秦代军事、政治、艺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书中配有彩图10幅、插图52幅。 作者简介 袁仲一,一九三二年十一月生。一九六三年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研究生。一九六四年至今在陕西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现任该馆名誉馆长、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等职。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自一九七四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秦始皇陵园及兵马俑坑的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著有《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一九七四-一九八四)》(合著)《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秦代陶文》、《秦文字类编》、《秦文字通假集释》等书。 目录 前言 一 兵马俑坑的发现与发掘 (一)兵马俑坑的发现经过 (二)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1.一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2.三号和二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二 兵马俑坑的形制与建筑结构 (一)俑坑的形制 1.一号俑坑的形制 2.二号俑坑的形制 3.三号俑坑的形制 (二)俑坑的建筑结构 1.俑坑建筑的立体结构 2.建材及建筑技术 三 俑坑出土的战车、步兵俑、骑兵俑及兵器 (一)战车 1.战车的形制 2.战车的系驾方法 3.战车的类别 4.战车上配备的器械 5.战车上的陶马 (二)步兵俑 1.步兵俑的类别 2.关于步兵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三)骑兵俑 1.骑兵的装备 2.秦骑兵的马与骑士的选拔 3.秦国骑兵的出现与发展 (四)兵器 1.兵器的类别 2.兵器的配备组合 3.兵器上的铭文 4.兵器的制造工艺 5.铁兵器 四 兵马俑军阵的编列 (一)一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 (二)二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 1.二号俑坑军阵的名称 2.二号坑四个小阵编列的特征 3.二号俑坑军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三)三号坑兵马俑的编列 1.关于三号俑坑的性质 2.三号坑的统帅问题 (四)未建成的四号俑坑 (五)秦俑军阵的性质 (六)秦俑军阵的指挥号令 (七)秦的军事制度 1.军队的编制 2.秦军的供应制度 3.秦军的奖惩制度 4.秦的兵役制 五 秦俑艺术 (一)秦俑的制作工艺 1.陶俑的制法 2.陶马的制法 3.陶俑、陶马的陶质、陶色及烧成温度 4.陶俑、陶马的彩绘 (二)秦俑的艺术风格与技巧 1.写实的艺术风格 2.神与形的统一 3.艺术的夸张与提炼概括 4.绘塑结合 (三)秦俑的主题思想 (四)秦俑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地位 1.秦俑的艺术渊源 2.秦俑艺术产生的社会条件 (五)秦俑的作者 六 秦俑的服饰 (一)秦俑的甲衣 1.高级军吏俑的甲衣 2.中级军吏俑的甲衣 3.下级军吏俑的甲衣 4.御手俑的甲衣 5.骑兵俑的甲衣 6.步兵俑的甲衣 7.铠甲甲片的联缀方法 8.秦俑铠甲所反映的几个问题 (二)秦俑的上衣与下衣 1.秦俑的上衣 2.秦俑的下衣 3.行滕与护腿 (三)秦俑的发髻及冠履 1.发髻 2.冠、帻 3.履、靴 (四)秦俑服装的颜色 1.各类不同俑的服色 2.秦俑服色小计 七 兵马俑与秦始皇陵 (一)秦始皇陵园的建筑布局 1.秦始皇陵园考古的新发现 2.陵园的建筑布局 (二)兵马俑与秦始皇陵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为“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系列之一。 兵马俑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兵马俑坑和秦始皇陵一起,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但是中国人民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 秦俑坑这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型遗址,是一座古文化的富矿,是研究古代军事史、文化史、科技史的宝库,是了解秦代的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诸多问题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