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法律的灯绳(增订本)》收录了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刘仁文教授近年来写作的法律随笔,按照不同的主题与风格,将文章分为“法苑珠林”“诗性智慧”“诤言无华”“死刑沉思”“风义师长”“热点冷评”等部分。正如书名所寓意的那样,作者正在探索隐蔽处的灯绳,众生在黑暗的房间游走,等待法律公平正义之光照耀你我。本书语言流畅,话题甚广,可读性与思想性兼具。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与思想的魅力,以及作者温暖的情怀。 作者简介 刘仁文,湖南隆回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刑法学会理事、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教学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刑法学会常务理事、立法学会副会长。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并曾任国际刑事法院法律研究员。 目录 第一辑 法苑珠林 建筑与法治 法学与数学 正义与运气 在纽约听庭审 美国毒品法庭参访记 司法中的公民合作精神 畅通理性表达意见的渠道 追求无害甚至多赢的正义 讲“理”与讲“力” 第二辑 诗性智慧 故乡 宽恕 小的是好的 多余的是有用的 容器之义在其空虚 牛津的晚餐 难忘弗莱堡 阿灵顿的变迁 格兰特墓和李鸿章树 凡你在处便是法学所 第三辑 诤言无华 再返弗莱堡 法学研究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关于修改我国刑法中“犯罪分子”一词的建议 我国没收财产刑的改革 精神病鉴定应一视同仁 论法制安全 身份证农历改公历当简化 对“律师伪证罪”的深层次思考 刑事责任年龄不宜降低,收容教养制度需完善 将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都纳入刑法 第四辑 死刑沉思 联合国通过全球暂停执行死刑案的意味 刑法的人道化历程 超越悲剧 超越愤怒 亚洲死刑观察 对老年人免除死刑乃善治之举 论非暴力犯罪死刑之废止 以“依法”“审慎”让民众信服“吴英案” 创造条件取消贪腐犯罪的死刑 为什么要创造条件取消贪腐犯罪的死刑 中国废除死刑之路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结果应直接通知律师 死刑复核被告人应有法律援助权 废除“死刑立即执行”的提法 第五辑 风义师长 一个这样的人——写在江平先生九十华诞之际 法界前辈人生导师——恭贺家福老师八十寿诞 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致“人民教育家”高铭喧 阅读陈光中先生 悼念马克昌先生 怀念郑成思老师 那个纯粹的学者走了——深切缅怀何秉松教授 大洋彼岸忆定剑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哈佛法学院安守廉教授印象 第六辑 断想钩沉 刑法应平等保护公有和非公有经济 社会转型与刑法的九个转向 从革命刑法到建设刑法 从国权刑法到民权刑法 人权与毒品政策 让被告人与律师坐在一起 刑法当去性别化 让被告人自由着装出庭如何 去有罪标签禁穿囚服还不够 类似劳教的制度也要改革 认真对待被告人的道歉 “另案处理”不能变成“另案不理” 第七辑 热点冷评 “见危不救”要否入刑 何为司法规律 法院副卷制度不宜继续保留 再启特赦意义重大 欠薪有必要写进刑法吗 “醉驾人刑”看情节没有错 于欢故意伤害案的学理评析 “法庭之友”:司法吸纳民意的好帮手 善待律师就是善待法治 废除“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又何妨 技术侦查获得的材料应提交法庭质证 第八辑 阅人阅己 司法正义隐藏在细节中 叩问司法的细节 法律应与诗书通 学术为道在寸心 短文的价值 回应“检察之问”——《检察再出发》序 风险刑法的启示与警惕 一扩两分:刑事制裁体系的变革取向 不能未遂可罚性:跨越国别和法系的刑法难题 探寻刑法教义与刑事政策融通之路 个案推动法治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法——《远游与慎思》增订版序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