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之前我是谁?生我之后谁是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死亡真的那么可怕吗?该以何种态度面对死亡?这里有关于生命的终极问答,这里有令人匪夷所思、扣人心弦的人生答案。《与神回家》(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是畅销全球1200万册的《与神对话》系列终结篇,关于生命意义与生死问题的终极拷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神回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生我之前我是谁?生我之后谁是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死亡真的那么可怕吗?该以何种态度面对死亡?这里有关于生命的终极问答,这里有令人匪夷所思、扣人心弦的人生答案。《与神回家》(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是畅销全球1200万册的《与神对话》系列终结篇,关于生命意义与生死问题的终极拷问。 内容推荐 《与神回家》(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作为《与神对话》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围绕生死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与神回家》告诉我们,生命本身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所谓的宿命、姻缘、灾难、生灭都取决于你的选择和看待生命的方式。 人生的旅程,就像穿越一片未知的树林,有无数种可能,无条道路,任何的际遇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没有哪一条比另一条更好,因为这是人生唯一的旅程。同样,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我们无需恐惧,因为它并非终结,而是开始,是与自我的完全融合。在那里,我们到达了一个“知道”与“体验”为一体的地方,是一种生命的合一。 试读章节 跟人们这么说是没错,但是这种话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不过是让人耳朵听出茧子的格言警句。 可是,我来这儿就是要告诉你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你出生时就已知道的一切。而事实上,你来到世上就是为了展示它。 你这些说法让人觉得……我不知道……与我们的实际体验联系不起来。当我体验到有那么多东西需要学时,又怎么相信每个答案都在“我的内心”,而且是与生俱来的? 你什么都不需要学,你只需回忆。生命是成长的过程,成长是神性的临在与表达。所有生命都这样运行。 想想你窗外的那棵树。它已有五米高,能以巨大的树冠供你纳凉,但它现在所知的,并不比它还是一颗种子时多。能长成今天这样,所需的全部信息都已包含在那颗小小的种子里。它什么都不需要学,它只需要成长。为了成长,它利用细胞记忆里锁定的信息。 你与树并无不同。 我不是说过吗? “甚至在你提问之前,我已作出了回答”。 是的,是的,但是……好吧,我还得再问一次……那这场对话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还要跟别人谈论问题,更别说向神祈祷或与神对话? 就算树也需要阳光促进它成长。 所有生命是相互联结的。整体的某一方面(或个体化的整体)不可能独立于其他任何方面(或个体化的整体)。生命在互动中不断创造,我们在互助中产生结果,而我们可以产生结果的方式只此一种。 你与他人的对话以及你从外部世界获得的所有信息,就像太阳的光芒,促使你内在的种子成长壮大。 你外部世界的很多东西可引导你走向内心的真相。然而,就连这些人、地方、物体、事件也只是提醒,它们就像是路标。 实际上,这就是“外部世界”的全部意义所在。物质世界的设计意图就是成为你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中,你可以从外在体验你内心所认知的东西。 因此,我实际上受益于我周围的世界、当前状态的世界。 所有人都是如此。所以我说过,当你看到这个世界和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时,“勿评断,勿谴责”。 我们继续用树作为这部分谈话里的朋友,让它帮我们更深入地理解。 想象你已走出空地.进入了森林深处。你以前从未如此深入一片森林.你知道,要再次找到空地可能有点儿困难。所以,你边走边在树上留下标记。 现在,当你离开森林时,你看到那些标记,然后记起是你把它们标在那儿,那样你就可以找到出去的路。 这些标记是外在于你的。它们将指引你最终回到家,但它们不是“家”本身。这些标记为你指示踪迹、途径、道路——而这条道路让你感觉很熟悉,你认识它。也就是说,你本就“认得”它,现又“识出”它。然而,道路不是目标,只有你才能把你自己带到那个目标。 他人可以为你指引途径.他人可以向你展示他们的道路,但只有你才可以将自己带到那个目标,只有你可以决定与神回家。 你的外部世界就是途径,其本来意图就是指引你回家。实际上,你外部世界的所有事件也出于同样意图。这就是你把它们安排在那儿的原因。 它们就是树上的标记。 是的。 那么,让我外部世界的一切各就各位,以便我能指引自己回归内在真相——就是你刚才所说的意思,对吗? 正是我所说的意思,你理解得完全正确。 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把这本书放到了我自己手中。 正确。 我“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找到我,使它现在这样找到我。它是一个路标,它是树上的一个标记。 现在你看透了,这件事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 但是,如果外部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路标,那还会有什么更重要的事物呢?就像沿着街道走路,到了交叉路口,发现所有路标指向不同的方向,但上面都写着:回家的路。 现在你真的看透了。 看在老天的分儿上,你到底在说什么? 我在说,无论走哪条路,你都能回家。 所以我选哪条路都不要紧。 是的,不要紧。 我选哪条路都不要紧? 完全、绝对、肯定不要紧。 那我为什么选这条路而不是那条路?如果所有路都是回家的路,那我要选择的路还有什么差别? 有些路要好走些。P18-23 序言 死亡,只是生命的地平线 赵恒 死亡,人类的永恒命题与终极主题。维克多?雨果说:“人,都是迟早要被执行的死缓囚犯。”然而,人们大多对死亡持回避态度。这情有可原。首先,死亡意味着失去,金钱、美貌、学识、声望、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生财富全都“死不带去”,因此死亡令人畏惧。其次,死亡意味着未知,他人死去后总是一去不复返(返回者的经历不被看做死亡,而是濒死),因此死亡实相是不可知的。在觉得死亡不必知、不可知的情况下,许多人将视野局限于物质实相内、将目标锁定在私人利益上、将生命投入到你争我夺中——无法自拔、无从超越。《与神回家》是一本关于生死和生命的书。作为《与神对话》系列的最后一部,它为这套畅销世界逾千万册的图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先说说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故事。成名之前,这位老兄曾做过电台播音员、报纸记者、主编等,除了结婚、离婚的次数异于常人,其他好像并无过人之处;但在45岁那年,他经历了一系列吊诡的变故:遭遇车祸,颈部重伤,汽车被偷,妻离子散,无家可归,无以为业……公园为家、捡易拉罐为生的日子持续了近一年,他才重新找到工作。而就在生活刚刚有了好转之时,他又一次陷入深渊。这一次,尼尔出离愤怒了!1992年初春的一个凌晨,在极其绝望和满怀渴望中,他向上天发出挑衅般的呼喊:“要么给我答案,要么我自我了断!”于是,他“听到”了某种“声音”,开始与之“对话”并做下笔录。《与神对话》系列由此诞生,他也从此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 尼尔自己声称的成书方式貌似罕见,其实不足为奇,陆游不早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见真正的高手都不敢贪天之功。然而,这套书的确给人“此曲只应天上有”之感,难怪能够风行全球、经久不衰。 徘徊在生死边缘之际,尼尔开始彻悟生命的真谛;最后,他又将生死话题作为这一系列作品的终结篇,其中显然大有深意——这是在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与神回家》这本书旨在帮你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助你理解死亡的真相。在尼尔看来,生命和死亡都是一种创造,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不管是濒死的人奇迹般起死回生,还是健康的人意外离开人世,所有的死亡都是自我选择,都是人们在超意识层次作出的选择。死亡并不可怕,它是与自我的完全融合,你到达了一个“认知”与“体验”为一体的地方,是一种生命的合一。 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至少有三点。首先,它不是语焉不详、软硬兼施的说教(如“行善的上天堂、作恶的下地狱”),而是丝丝入扣、温情脉脉的启示。其次,它不仅让你“知其然”,而且告诉你“所以然”。再次,它融会贯通了人类在宗教、哲学、科学领域的智慧成果,所用语言却通俗易懂,所设比喻更是令人叫绝。需要说明的是,书中所谓的“神”并非一个外在的主宰一切的超自然力量,而是人类关于生命的存在意识。与神对话,实际上是与本我的对话,是对人生终极意义与存在价值的深刻拷问。书中所谓的“后世”并非“来生”、“来世”之意,而是指死后的存在状态;书中所谓的灵魂,英文中的soul,指的是“精神”和“心灵”,而非“鬼魂”之意。可以说,尼尔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全新的精神家园,赋予了生命新的含义。 作为译者,我不敢保证能百分之百地准确传递作者的原意,因为说实话,自己还不能百分之百地领悟或相信书中的内容;但在过去一年中,生命中的确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巧合,举三个不无关系的例子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巧合是接手这本书的翻译。2009年6月刚读到英文版时,心里就想,能有机会翻译它就好了。年底从公司离职,春节过后,正想找些有意思的书来翻译,接到了中信出版社编辑苏毅的电话。她以前并不认识我,因为要为一本书找译者,在查阅旧文件时看到了我的联系方式。到出版社签翻译合同时,我跟她聊起《与神对话》系列书籍和《与神回家》。事后,去拜访另一编辑部的主编蒋蕾时了解到,他们刚刚买下《与神对话》作者所写的四本书,其中就包括《与神回家》。 第二个巧合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大年初四。晚上我们一家人碰巧路过亚运村升旗广场,那里有人在放烟花。不知何故,有一桶烟花倒在地上,烟花弹开始沿着地面四散而飞,有一颗正撞到我身旁一棵树的树根处,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同时我的右脸被什么东西击中了,然后就是麻麻的感觉。正在这时,广场边上的灌木丛起火了,可能是另一颗烟花弹造成的。我正犹豫是否该报警,看见有个保安从旗杆下拿了一个灭火器去救火。我赶忙也去拿了一个,跟他一起把火扑灭。回家路上,我的脸开始渗出血迹。妻子不禁心疼起来,到家后,她还担心这不是个好兆头。临睡前,我打开电子邮箱,发现有一份2月5日的未读邮件。然后映入眼帘的是(翻译过来是): 没有什么“不祥的预兆”,所以今天你不必躲避黑猫,或梯子,或人行道上的噼啪声。 记住,恶本不存在,唯思想使然。(莎士比亚) 这让我想起《与神回家》中的一句话:“世间没有偶然。”按我理解,巧合就是自己的超意识对各种因素进行‘巧妙组合’;其实,巧合是自己的选择,是超意识给意识留下深刻印象的选择,是超意识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选择。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还何必区分“吉祥”或“不祥”?传说禅宗三祖僧璨曾写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第三个巧合发生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正构思之时,女儿在旁边问了我一个问题: “书上说地球是圆的,可我怎么看着地是平的呢?” “那是因为你的视野不够大。以前人们不知道脚下踩着的东西是个球,可是在大海上,水手们经常看到,当远处的大帆船从视野中消失时,总是船身先不见,然后是船帆的底部、中部、顶端,当时就有人猜想……” 在跟她解释这些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与神回家》中的一句话: “死亡,只是地平线。” 后记 我亲爱而神奇的朋友……谢谢你与我一起度过这段旅程。我由衷地感谢你。 我之所以如此感谢你,是因为我知道,如此长时间地面对这场对话,如此开放地面对关于神、关于生命的新思想、新观念,你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意愿。而且我知道,现在,你也理解了。你也回忆起来了,你也知道了你的真我。而这,能使我们的世界因而不同。 当十年前开始这场对话时,我感觉非常孤独。然而我知道,这些非凡书籍里的信息不只为了我一个人。它们是为了整个世界,为了改变整个世界。如果我们想继续在这个美丽星球上历险,如果我们想享受前所未知的更美好生活,我们的世界需要改变,我们的世界可以从改变中受益。 在目前的方向上,我们已走得够远。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拼凑汇总起来的一切,我们正进行分解。我们看到,这种渐进式的解构就发生在周围。然而,骰子还未掷出,我们的未来绝非已经注定。实际上,我们这个物种正站在明日的门槛之前,正面向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两种选项。我们会向前飞跃,更辉煌地表达天赋的集体生命,成为高度进化的物种?或者,我们会大步后退,堕向贫乏的开端,再次拥抱穴居人的心态,按最低标准餐风沐雨? 这是人类所面对的问题,然而早在进入青年时代之际,我就看到这些问题正逼近我们。早在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我们最紧迫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眼前,只要简单重排我们关于生命的基本假设,解决之道就能出现。时至今日,在十年的与神对话结束之时,我对此已确信无疑。 但是我同样知道:改变人类关于生命的假设绝非易事,亦非单枪匹马可以胜任。需由那些接受感召、愿创造美好明天的人们共同努力。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马上就会明白。 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将致力于使十年对话的结束成为百年巨变的开始。我预计,要确保人类的未来,我们大概需要一百年——我的和你的余生,还有之后的多年。之于宇宙,这只是一眨眼;之于人类,这却是长期工作,所以还好,我们正在开始。事实上,我们开始得一点也不早,只要向周围随意一瞥,你就能明白。 我们的使命——如果我们接受它的话——是改变全人类关于自己的看法。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文化故事。我们必须改变我们一直讲给自己的道理:我们是谁,生命是怎样的,我们为什么在地球上,以及神想要什么。我们必须以新方式、用新内容教育下一代,让他们知道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而且,作为一切的开始,我们必须对我们自己进行再教育。 当然,这些你都知道。在内心深处,你已知道这一切。这是你找到本书的原因。你可能以为,你只是偶然碰到它,当然并非如此,现在你能够明白。你已向这具有神性的对话开放了你自己,你已允许你自己进行这场与神的对话,所以你能忆起你生命深处一直理解的东西——所以你能集中形成自己的表达,用于帮助他人去回忆。 所以这些与神的对话发生在我身上,也发生在你身上。 现在,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你有很重要的角色去扮演,无论你今生还有四周还是四个月,四年还是四十年。 甚至那些正临近死亡的人——或许尤其是这些人——都有可以做的工作。如果他们选择,他们可以通过他们死去的方式,去分享一种信息,去深深影响周围的每个人及每个人周围的世界。这是本书的要点之一。死亡——这场最后的对话说——是一种创造。 同理,对于能更长时间存在于当前物质形式的我们来说,要想帮助所有灵魂忆起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在这儿,我们能作的贡献可以更多。我们将自己置身于地球,是为知道和体验我们的真正身份,而通过帮助他人认知和体验他们的真正身份,我们可以加快这一进程。 正如我所说过的,这是我最后一本与神对话的书。然而,我的工作并未结束。神刚刚改变了我的“工作说明”,我的工作从’“生成”信息变成了“传播”信息。当承担这项新使命之时,我愿梦想那不可希冀的梦想:终有一天,人类听到神向全世界发出最重要的声明…… 你们误解了我。 迄今为止,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长期过程中,人类有一个无法战胜的敌人。这敌人就是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的思想。沃尔特·凯利精美的连环漫画人物波哥说得十分简洁:“我们遭遇了敌人,结果他们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现在向前进,甚至像堂·吉诃德那样,以不同眼光看待我自己、我们所有人、整个世界…… 这个任务我希望你也接受。神已经向我们作出保证,人类的观念正在转变,而我们的梦想可以成为真正改变世界的梦想。我要在我现在的当下时刻目睹这种实相。当我们继续在时空中创造我们的集体实相之际,我敦请大家将能量联合起来,从而成就我们长期渴望的崭新而神奇的事业。对于我们过去十年因共享与神对话而建立的灵性纽带,我将永志不忘。在我所在的所有时空里,我珍惜你,深爱着你。 让我们一起向前…… 梦想那不可希冀之梦想, 迎击那不可战胜之强敌, 担负那不可忍受之痛苦, 奔赴勇者望而却步之地。 匡正那不可修改之谬误, 高扬那真纯悠远之爱, 再举那筋疲力尽之臂, 伸向那遥不可及之星体, 这是我的梦想,追随那星光, 尽管遥远,尽管渺茫, 为真理而战,毫不迟疑, 为天堂的事业,甘心迈入地狱。 我知道,如若忠于光荣梦想, 我心将归于宁静从容,在最终安息之际, 世界因此而圆满, 某个人,在满世嘲讽与遍体鳞伤之中, 奋起最后一丝的勇气, 飞向那遥不可及之星体。 永永远远在一起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于美国俄勒冈州阿什兰 2005年圣诞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