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况味人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郑万友 |
出版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况味人生》是作家郑万友的随笔集,收录了其近年来部分随笔,每篇文章不长,却很唯美。主题涉及方方面面,既有歌颂赞美的,也有讽刺批判的;既有“小我”,又有“大我”。选材尤为广泛,典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有人情”,一些被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经他捕捉提炼,即成为美文佳篇且生动地再现出人生之旅中的酸甜苦辣。相信广大读者会从字里行间,品咂感悟到作家认知世界的灵敏、思考问题的深邃和剖析问题的深刻。 作者简介 郑万友,笔名方正、远方,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市“职工艺术家”,著有诗文集11部。曾获“李贺杯”全国诗歌奖、鲁藜诗歌奖、孙犁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十几厘米的距离 “垃圾桶人”的感悟 “三角”的启示 两枚硬币 “路口”告诉我们 莫让局部蒙蔽了你的眼 软道之思 遗憾乃为正常 快乐与成功需要平和的心态 人生无常快乐安康 就让人家美去吧 人生的价值 谨慎陌生的环境 马年侃“马” 一慢二看三通过 由“天堂”的妇女想到的 假如让我活500年 砖头旁的一株小草 走着走着就散了 感谢我们生命之旅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燕子的选择 半蹲着解便便的人 别把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 别人走在了自己前面 感恩海滩上的那些木头 让曾经的美丽在记忆里缤纷 生命脆弱行动要稳 熟人死在了你的前面 我曾埋怨过死 自己也是风景 影子 那堵小小的墙 抢课子的思考 夜风中的哀乐之思 小区的活气 大哥,我买了大平(方)米 想起三个书包 雪镜子之感 昨夜央视11频道留给我的感言 走在盲道上 玉手按摩的两位盲人先生 年的回忆 话说“那时候” 短裤变奏曲 呵护美的大娘 滑滑板小伙子滑出的思考 假如清洁工是你妈 惬意地提着这样的垃圾袋 大水蝎子25块钱一斤了 挡住了视线 妹子,接受约定俗成吧 去读朝阳 图的就是这种送来送去的情分 一下子就想起了他 有个伴,多好 想起柴师傅 小等 吾又归来 哈尔滨随想 卖诗喽,卖诗喽 “老配钥匙”打开的思路 感叹没有准性的人 照镜子 岳母的心事 过分崇拜就是心理不健康 漫话“潜伏期” 止怒 方方正正做人 说说卖咸鸭蛋人的事 回复二外甥胡涂关于卖咸鸭蛋人的信 为陌生人点赞 喜欢大手拉小手 要照顾对方的舒适度 与人为善 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小区的狗狗怎么少了 难忘那个普通话的声音 跟爱出发,滨海安家 何为傻 收废品的老钟 想起几个脾气大的人 爱你,爱你,干净的女人 高考,考到了滨河广场及其他 俊妈 美眉 我负责当牛做马,你负责美貌如花 想找人说话了 在这个爱的世界有我就有你 一棵小树 不知道自己是咋死的 春风得意马蹄“失” 给了,没给 课子铺的悲哀 还是怨你自己吧 肉饼,成了打狗的肉饼 “唱”出长寿来 “走”出你的健康来 爱听歌曲 给“气”找一个出口 女人的美容 让阳光洒满心房 是“烟”夺走了我们的健康 喜欢另一种“游泳” “萝卜丝”讨厌之手送给我的感悟 无语了 闲谈章鱼保罗 臭不自觉 都是成年人,少来这一套 都是因为钱啊 犯愣的背后是犯傻 话说小人 他拉走了一车炸弹 命吗 莫要看见“亮儿”就去 那人,有病 皮裤套棉裤 脑子有病 人模狗样的 人前显贵背后受罪 说说“抬杠” 吐一地污秽之刍议 我的楼下 小颖颖的一篇乡村日记 一碗水要端平 张罗其人 知道他啥样就行了 给我闭嘴 不熟 别把爱你的人弄丢了 记住,我们是一个团队 你的“回头客”多吗 几粒种子的故事 一把温暖的椅子 感恩帮助过你的人 不要听见风就是雨 序言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况味人生》自序 年轻时,我曾读过一本 关于写作的书,方知人的 写作也是应有自知之明的 ,具体而言,就是“人的创 作得力点不同”。 思考起自己擅长哪种文 体创作时,觉得似乎更适 合于诗歌和随笔。爱写诗 歌应缘于多愁善感,比如 看电视剧时,我偶尔就因 激动而落泪;生活中看到 他人有优异表现——比如别 人会干很多活儿而我却拙 手笨脚不会干,就特敬佩 人家,于是投去青眼或啧 啧称赞,有时弄得同事朋 友误以为我在夸大其词说 恭维话呢。爱写随笔,则 更多与我的平易性格和崇 尚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恬淡自由有关。在文学的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四大类别中,散文应该是 一个不太追求布局谋篇的 文体了,而散文细分之, 其随笔是更具“散”和“随”之 特点的。每每想起它的这 一“性格”,我便忆起宋人黄 庭坚的一句话:“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是的,在我 看来,随笔的特点正在于 此,而它恰恰契合了我的 写作“得力点”和动笔方向。 我还知道,我是个心地纯 朴、性格直爽、眼里揉不 下沙子的人,我应该坚持 自己的个性与追求,坚定 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让人 们去说吧! 由于忙生计,我没有更 充裕的时间来从事我心爱 的“伏案疾书”,这或许是我 这部集子里的文章大多为 短章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吧。有文友和读者曾为此 善意地提醒我别写那么多 的“碎片”,应该出长文章或 “大部头”。我听后,一方面 感激人家的良药苦口,一 方面会简要地解释我这样 做的理由。在我看来,文 章分量的重轻、质量的好 坏和生命力的强弱,很多 时候不是以文字的多少或 篇幅的长短来衡量的,或 者说文章的长和短在很多 场合是没有可比性的。这 正如小说与诗歌——有人写 了长征题材的小说,洋洋 洒洒百万字之巨,而毛泽 东的诗歌七律《长征》才 八行(56个字),但若站 在讴歌红军战士浴血奋战 和伟大功勋的角度看,我 们是分不出二者孰重孰轻 、谁优谁劣的。当然,我 这样说,并不是向大家证 明诗文唯短才好以及我的 短文是名篇佳作。 我知道自己是写作圈子 里的小人物,甚至作家、 诗人的头衔也让我自己有 些怀疑和惭愧。但是我又 觉得那些个什么“作家”“诗 人”的字眼均是不太实在的 东西。换句话讲,如果你 不是作协里的一个重量级 人物,而只是一个普通得 不能再普通的作者,那你 就不能、不应该写作了吗 ?显然不是。所以,我认 为,只要你愿意写就写吧 ,只要你在写的时候是动 了真情,不是在胡说和呓 语,且能给自己带来心情 的愉悦并为他人带来一点 心灵的共鸣便足矣。 在这部书里,我写了我 的喜怒哀乐和一些熟人与 陌生人的酸甜苦辣,有肯 定和赞美的,也有否定和 批判的,还有幽默和讽刺 的……尽管这些文章的内容 五花八门,但基调却是一 以贯之的,即“我手写我心” “半瓣花上说人情”。我要用 尚显粗浅的文笔记下我所 处的这个时代、这个国度 、这片土地上人情世故的 一些痕迹,其目的是让读 了这部书的人,体会到些 许人生况味,然后汲取有 营养和价值的东西,丰富 自己的生命之旅。 在此书的编辑过程中, 得到了作家丁东云先生和 几位朋友的鼎力支持,在 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 意。 郑万友 2018年12月4日凌晨4时 于津门远方斋 导语 在这部书里,作者写了喜怒哀乐和一些熟人与陌生人的酸甜苦辣,有肯定和赞美的,也有否定和批判的,还有幽默和讽刺的……尽管这些文章的内容五花八门,但基调却是一以贯之的,即“我手写我心”“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要用记下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国度、这片土地上人情世故的一些痕迹,其目的是让读了这部书的人,体会到些许人生况味,然后汲取有营养和价值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生命之旅。 精彩页 十几厘米的距离 生活中,有很多事是应该让我们感动的。然而,那些事如果不被我们静下心来细想深思,我们便极有可能无动于衷,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小时候,村里几十个半个足球场大的晒货场上经常晾晒刚被大铁锅煮熟的虾皮、毛蚶子肉,待晒干后将其装入苇包送到库房储存,然后找个机会卖掉它们或与外地的村庄交换果蔬、粉条等农副产品。有一天,我和一个小伙伴来到渔铺(村里加工海产品的场所)玩,回家路过晒货场时,我们看到上面晾晒的是红黄色的毛蚶子肉,在烈日的曝晒下,它们已变成毛蚶子干了。此时,我俩肚子里的馋虫上来了,顾不得晒货场上那头儿——四五十米远处正在干活的那个晒货人,迅速地跑进晒货场里,抓起毛蚶子肉干就往上衣的兜里猛装。还没等我们站起身,晒货人便大步流星地追来。我们惊恐万分,起身撒腿就跑。倒霉的是,晒货人放弃了我的同伴,急速地朝我追来。毕竟年幼步幅小,只一会儿我俩的距离就缩短为五六米。我头皮发麻,心想:肯定跑不掉了!可是,不知为啥,他的手在距离我身体十几厘米的时候却突然地停了下来——这是我在侧身回头时看见的。 当我呼呼喘着粗气,目送着晒货人逐渐远去的背影时,紧张的情绪一扫而去,心中生出一种劫后余生的感受。接着,我扬扬得意地心语:嗯,我还是很聪明的嘛!如果刚才不是七拐八绕,我早就成了他的“俘虏”。几天后,我把这件事说给小伙伴们听,让我惊讶的是,有两个人的遭遇居然与我相同,他们也都是在被晒货人死命地追赶,眼看只差十几厘米的距离时意外地逃脱了。 庆幸的是,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当我重新梳理、思索此事时,我灵光一现地恍然大悟,并为之汗颜。我发自肺腑地感叹道:哦!那十几厘米的距离,是多么传奇和温暖呀!它,让我洞彻了一个深刻的、极富教育意义的做人的道理。 2015年10月15日 “垃圾桶人”的感悟 请注意,我说的是“垃圾桶人”,而非“垃圾人”。“垃圾桶人”这个词,是新近从鄙人脑子里冒出来的,它有可能失之偏颇,若是如此,还请朋友们海涵。 不知缘何,反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是爱观察城区大街小巷、居民楼旁的垃圾桶的。有几次,为了引导学生们如何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作文素材,我还带着他们到我所居住的居民小区实地观察垃圾桶。记得当时我们观察了15个垃圾桶,让人吃惊和痛心的是,只有一个垃圾桶完好无损。怀着好奇之心,我向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工人寻求答案,他哭笑不得地回答:“那个垃圾桶没有破碎,不是因为没人祸害它,而是因为它是个新桶,刚刚上岗七八天。” 那次实地寻找作文素材的活动,使孩子们眼界大开,此后再没有人跟我找因为没有素材而写不出或写不好作文的所谓的理由了。我呢,同样受到启示,生发想象。某一天,我便由“垃圾桶”想到了“人”,然后又将二者的相似点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有了“垃圾桶人”之说。 我认为,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垃圾桶人”。当然,这类人和“垃圾人”相比,应该是天壤之别。“垃圾人”大多是强势者,他们因无端地伤害无辜的人而不被老百姓欢迎。“垃圾桶人”则是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没有对他人构成危害,还能为大众造福。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