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针对当前毒品流布与毒害情况,在历史中寻找经验与教训,解决现实问题,是本研究的缘起和目的。本书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介绍鸦片传人中国及国人认识、使用的简要历程,重点考察清代中前期对待鸦片的态度和近代流毒国人的烟毒种类。(2)从自然与社会条件入手,考察交通、地理环境、城市化因素与鸦片烟毒种植、贩售、吸食的关系,进而指出烟毒禁政应努力的方向。(3)考察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后辽宁烟毒输入、种植、贩运、吸食情况,然后分别对道光帝时期、清末光绪和宣统帝时期辽宁禁烟政策、措施、机构等进行考察,指出国内外有利环境推动晚清政府禁烟开展,辽宁烟毒禁政取得较好成绩。(4)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辽宁都在奉系军阀统治之下,张作霖主政时代,前期励精图治,为实现逐鹿中原的理想而严禁鸦片烟毒,主要从军队、警政、禁烟机构人手,后期为筹及军费开放烟禁,形成先禁后驰的局面,使前期的禁烟成果遭到破坏。(5)张作霖被炸离世后,张学良主持辽宁政务,抵制日本威压利诱,奋发图强,建设新东北,严禁烟毒。首先成立禁烟善后所,处理张作霖留下的烟毒弛禁问题,而后从种、贩销、吸食方面严厉入手稽查,禁烟政策以南京国民政府为蓝本,结合本地实际,成立戒烟所或教养工厂,厉行戒断,谋求民众新生。 本文试图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借鉴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学科的对话和交叉研究。 作者简介 王香,1979年生,历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社会史、近代东北地方史;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辽宁省社科联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研究缘起 二、选题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及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文献资料 第一章 走进烟毒:传人、贩销与清政府早期禁烟立法 第一节 鸦片传入与国人认知 一、唐朝时期罂粟初入 二、宋元时期罂粟的药用认知 三、明清时期罂粟应用多元化 四、明末至道光帝时期鸦片入口激增 第二节 清政府早期禁烟立法与近代烟毒种类 一、清政府中前期禁烟立法 二、近代中国烟毒的种类与危害 第二章 清末民初辽宁的自然、社会条件与烟毒禁政 第一节 水运、铁路、邮路与烟毒贩运 一、水运 二、铁路 三、邮路 第二节 土地、土壤、气候与鸦片种植 一、土地 二、土壤 三、气候 第三节 乡村发展与城市化 第三章 危局自强:清末辽宁地区的烟毒禁政 第一节 清代辽宁地区烟毒情况一览 一、鸦片烟毒输入 二、鸦片种植 三、鸦片消费 第二节 道光帝与辽宁烟禁 第三节 光宣时期烟毒禁政 一、清末中央政府烟毒禁政的开启 二、清末辽宁省烟毒禁政的实施 第四章 先禁后驰:张作霖时期的烟毒控制 第一节 1912—1916年的辽宁省烟毒禁政 一、中央政府的禁烟政策 二、吗啡与吗啡群体日渐膨胀 三、奉天省地方政府的禁烟 第二节 张作霖主政东北与其政治宏图 一、各地军阀的鸦片“放纵”政策 二、控制奉天、割据东北与逐鹿中原 第三节 张作霖主政时辽宁烟政的禁与弛 一、1916一1926年张作霖严禁烟毒 二、张作霖鼓励种烟——“寓禁于征” 第五章 励精图治:张学良的烟毒禁政 第一节 临危就职 一、临危就职 二、改旗易帜 第二节 施政图强 一、行政 二、军事 三、经济 四、教育 第三节 严禁烟毒 一、整顿禁烟机构 二、制定颁布各种禁烟章程、法规 三、民间人士推动禁烟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