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死亡时间推断(1)
节概述(1)
第二节传统的尸体征象推断法(1)
一、尸冷(1)
二、尸僵(2)
三、超生反应(3)
四、尸斑(3)
五、死后腐败(4)
第三节生化方法(4)
第四节其他方法(5)
第五节结论(6)
第二章皮肤损伤时间推断(10)
节皮肤损伤修复的分子病理学(10)
一、皮肤损伤修复的三个阶段(10)
二、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12)
第二节皮肤损伤时间推断(15)
一、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进展(15)
二、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的不错方法(18)
三、皮肤损伤时间推断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法(19)
第三章死后生物化学变化(23)
节糖代谢(23)
一、葡萄糖?乳酸以及高血糖症(23)
二、酮体?乙醇性酮症酸中毒和乙醇性乳酸中毒(24)
三、酮体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5)
四、酮体和低温(25)
五、异丙醇和酮症酸中毒(26)
六、胰岛素和C肽(26)
七、糖化血红蛋白和玻璃体液中的果糖胺(27)
第二节肾功能(28)
一、尿素氮?肌酐和尿酸(28)
二、电解质(28)
第三节心功能(29)
一、心肌缺血的生化指标(29)
二、心房钠尿肽?脑钠肽和N端前肽(30)
第四节肝功能(31)
一、肝功能(31)
二、酒精滥用和酒精的摄入量指标(31)
第五节败血症?炎症和感染(32)
一、急性期蛋白和细胞因子(32)
二、前降钙素(33)
三、新嘌呤(34)
第六节内分泌激素(34)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34)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34)
三、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素(35)
四、儿茶酚胺(35)
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5)
六、皮质醇(35)
第七节其他(36)
一、嗜铬蛋白A(CgA)(36)
二、肌红蛋白(36)
三、血清素(5羟色胺,5HT)(36)
四、S100B(36)
第四章死后分子病理学改变(42)
节暴力性死亡的分子病理学(43)
一、技术方面(43)
二、局部分子病理学(45)
三、系统分子病理学(46)
四、分子病理学的局限性(49)
第二节分子病理学实践(49)
一、死亡原因(50)
二、死亡方式(51)
三、RNA分析(52)
第五章心源性猝死(59)
节心肌病和猝死(60)
一、肥厚性心肌病(60)
二、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63)
三、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心源性猝死(64)
第二节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68)
第三节青壮年心源性猝死遗传学研究方法(69)
一、遗传学技术方法(69)
二、突变筛查(69)
三、研究难点和未来方向(69)
第六章婴幼儿猝死综合征(77)
节婴幼儿猝死综合征定义(77)
第二节研究方法(78)
一、对照组设计(79)
二、死亡时外界环境(79)
三、规范的系统解剖流程(79)
四、组织学(80)
五、诊断标准(83)
六、代谢/遗传调查(83)
七、细菌和病毒检查(83)
八、放射学(84)
九、毒理学(84)
十、最终诊断(84)
第七章高?低温死亡(87)
节低温死亡(87)
一、低温死亡原因(87)
二、低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与全身系统的改变(87)
三、低温的死亡机制(88)
四、体温过低致死尸体检验(89)
第二节高温死亡(94)
一、全身性体温过高(94)
二、体温过高的病理生理改变(95)
三、体温过高致死尸体的形态学表现(95)
四、体温过高致死尸体的实验室检验(96)
五、死后生化检验(96)
六、免疫组化检测(99)
第八章过敏性死亡(104)
一、过敏概述(104)
二、现场调查(105)
三、病史分析(106)
四、大体解剖(106)
五、实验室检查(107)
第九章机械性窒息与溺死(112)
节机械性窒息(112)
一、窒息死亡尸体特点及流行病学统计(112)
二、机械性窒息的诊断(114)
三、窒息的诊断与鉴别标志物(115)
第二节溺死(119)
一、溺死的形态学变化(120)
二、溺死的形态学检验(121)
第十章电击死(132)
一、尸体检验(132)
二、组织形态学观察(133)
三、其他(134)
第十一章死后昆虫演变(137)
节早期死亡时间精确推断(137)
一、确定死亡时间的方法(137)
二、等轴图(138)
三、时间动态图(138)
四、热求和模型(139)
五、昆虫更替(139)
第二节蝇蛆病(140)
第三节昆虫毒理学(141)
第四节昆虫分子生物学分析(142)
一、物种鉴定(142)
二、虫卵内人DNA检测和分型(143)
三、基因表达研究(143)
第五节昆虫证据采样与评估(143)
一、收集标本地点(143)
二、样本收集及保存(144)
三、其他要求(144)
四、缺陷和误区(144)
第六节展望(145)
第十二章尸体虚拟解剖(148)
节虚拟解剖的起源及发展(148)
一、虚拟解剖的起源(148)
二、虚拟解剖的概念(149)
三、虚拟解剖的技术理论体系(150)
第二节虚拟解剖在法医学应用(150)
一、个体识别(150)
二、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确定(152)
三、损伤重建(155)
四、致伤方式鉴定(157)
第三节虚拟解剖中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158)
一、尸体血管造影技术的前身(158)
二、尸体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历程(158)
三、微创虚拟解剖(161)
四、尸体血管造影技术的展望(162)
第四节虚拟解剖最新研究进展(162)
第五节虚拟解剖发展趋势(163)
第十三章致伤工具推断(167)
节致伤工具推断的传统方法(167)
第二节根据DNA推测致伤工具(168)
一、STR分析技术在推断致伤工具上的应用(168)
二、线粒体DNA在推断致伤工具上的应用(168)
三、其他DNA检验方法在致伤工具推断上的应用(169)
第三节三维摄影测量法推断致伤工具(169)
一、FPHG技术介绍(170)
二、FPHG技术的应用(172)
第四节其他方法在致伤工具推断上的应用(174)
第十四章损伤生物力学与交通伤重建(176)
节损伤极限及损伤标准(176)
第二节交通伤重建(179)
一、交通事故重建研究(179)
二、交通事故过程重建应用(184)
三、人体假人及数字假人方法(189)
第三节展望(195)
第十五章弥漫性轴索损伤(198)
节根据昏迷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199)
第二节神经影像学技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200)
一、CT和MRI(200)
二、先进的MRI技术(201)
第三节运用生化指标鉴定弥漫性轴索损伤(204)
第四节其他技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205)
第十六章红外光谱技术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208)
节应用背景(208)
一、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208)
二、傅立叶红外光谱在生物医学中的运用(209)
第二节FTIR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212)
一、机械性窒息死大鼠不同组织FTIR光谱学变化(213)
二、失血性休克死大鼠不同组织FTIR光谱学变化(216)
第三节心肌梗死FTIR光谱图特点(217)
一、陈旧性心肌梗死FTIR光谱图特点(217)
二、急性心肌梗死FTIR光谱图特点(218)
第四节弥漫性轴索损伤的FTIR光谱图特点(220)
第五节电击皮肤损伤的FTIR光谱图特点(221)
一、动物电击皮肤组织FTIR光谱特点(221)
二、电击尸体皮肤组织FTIR光谱特点(221)
第十七章医疗过错鉴定(225)
节医疗过错鉴定流程(225)
第二节鉴定流程细则(226)
一、鉴定专家选择(226)
二、非死亡案件的医疗过错鉴定(226)
三、死亡案件医疗过错鉴定(228)
四、评价标准(230)
第十八章国外法医病理学体制(236)
节英国法医病理学体制(236)
一、验尸官体制(236)
二、检察官体制(236)
三、法医学标准化体制(237)
四、法医学教育与培训(237)
第二节德国法医病理学体制(237)
一、德国法医学部门(237)
二、法医研究所与检察院?警察局和法院的关系(238)
三、法医学检验鉴定(238)
四、科学研究(238)
五、法医学教育与培训(239)
第三节美国的法医病理学体制(239)
一、验尸官制度与法医局制度(239)
二、法医学检验工作(239)
三、法医学教育与培训(240)
第四节日本的法医病理学体制(240)
一、解剖分类(240)
二、监察医制度(241)
三、监视官制度(241)
四、法医学教育与培训(241)
第十九章国外尸体解剖标准(243)
一、死亡调查(243)
二、法医学尸体解剖(244)
三、个体识别(245)
四、尸表检验:一般程序(245)
五、尸表检验:特殊程序(246)
六、尸体解剖(248)
七、辅助检验和支持性服务(249)
八、文件和报告(250)
第二十章国外尸体解剖鉴定文书赏析(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