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作者对19世纪社会科学的认识,分析了作者对这种认识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包括:社会科学——从起源到分形,发展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重新审视马克思,再评布罗代尔和作为否思的世界体系分析。
本书探讨这样一些变迁,这些变迁迫使我们重新考虑社会科学就在不久以前还认为业已解决的许多问题,从而得出这样的看法,即19世纪范式已经达到了其极限。
第二版序
导言 为什么否思?
致谢
第一编 社会科学:从起源到分形
第一章 法国大革命——世界历史的大事件
第二章 危机:世界经济、运动和意识形态
第二编 发展的概念
第三章 工业革命:谁受益了?
第四章 经济理论和发展的历史不对等性
第五章 社会发展还是世界系统的发展?
第六章 缪尔达尔遗产:作为两难之境的种族主义与欠发达
第七章 发展:指路明灯还是海市蜃楼?
第三编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第八章 对认识论的几点议论:非洲是什么?
第九章 印度存在吗?
第十章 时空间实体的发明:对我们历史系统的一个理解
第四编 重新审视马克思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与欠发达
第十二章 乌托邦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意识形态
第五编 再评布罗代尔
第十三章 费尔南德·布罗代尔,历史学家,“时机之父”
第十四章 资本主义:市场的敌人?
第十五章 布罗代尔论资本主义,或者一切都颠倒过来
第十六章 超越年鉴派?
第六编 作为否思的世界体系分析
第十七章 作为复杂体系的历史体系
第十八章 呼唤一个关于范式的争论
第十九章 经济史理论能代替经济理论吗?
第二十章 世界体系分析:第二阶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