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该书稿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傈僳族文学发展史的学术专著,采用一般史书编年断代的体例,以时代为序,作品为纲,按学科分类描述的方法,循着古老的神话传说到新中国成立后傈僳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轨迹,分远古时期的、古代时期的、当代的傈僳族文学,介绍傈僳族文学的发展史,并对其主要现象、基本特征以及作家作品作评介,对其发展规律、作品价值、社会意义作深入的探讨研究和理论深度的论述。 目录 导言 一、三江峡谷之骄子 二、族称和语言文字 三、族源与社会概况 四、傈僳族文学的分类 五、傈僳族文学的基本特征 六、傈僳族文学史的分期与传承形式 编 远古时期的傈僳族文学(618年以前,即唐以前) 概述 章 原始宗教文学与原始歌舞艺术 节 原始宗教文学 第二节 原始歌舞艺术 第三节 原始歌舞的艺术特点 第二章 创世歌谣 节 创世歌谣群 第二节 创世歌谣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神话 节 天地开辟神话 第二节 日月星辰神话 第三节 动植物神话 第四节 图腾始祖神话 第五节 洪水人类再生神话 第六节 神和神性英雄神话 第七节 神话的性质与特征 第四章 创世史诗 节 《创世纪》 第二节 《创世纪》的艺术特点 本编小结 第二编 中古时期的傈僳族文学(618―1801年,即唐至清嘉庆六年) 概述 章 英雄史诗 节 《开战打仗》 第二节 《古战歌》 第三节 《木必帕》 第四节 英雄史诗的特点 第二章 民间传说 节 英雄人物传说 第二节 地方风物传说 第三节 其他传说 第四节 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民间故事 节 宝物故事 第二节 精怪故事 第三节 鬼怪故事 第四节 神奇故事 第五节 著名故事类型故事 第六节 动物故事 第七节 民间寓言 第八节 民间故事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 民间歌谣 节 仪礼歌 第二节 劳动歌 第三节 民间歌谣的基本特点 本编小结 第三编 近现代时期的傈僳族文学(1801―1949年,即清嘉庆六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概述 章 民间传说 节 农民起义传说 第二节 反帝传说 第二章 民间故事 节 生活故事 第二节 爱情故事 第三节 家庭故事 第四节 孤儿故事 第五节 呆子故事 第六节 机智人物故事 第七节 机智人物故事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民间歌谣 节 农民起义歌谣、反帝歌谣 第二节 时政歌 第三节 生活歌 第四节 情歌 第五节 儿歌 第六节 谚语、谜语及曲艺 第四章 民间抒情长诗 节 控诉“婚以牛聘”的买卖婚姻制度的抒情长诗 第二节 歌唱纯真爱情的抒情长诗 第三节 反映民众生活苦情的抒情长诗 第四节 抒情长诗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叙事长诗 节 歌唱生产生活的叙事长诗 第二节 歌吟风俗礼仪的叙事长诗 第三节 歌吟婚姻爱情的叙事长诗 第四节 叙事长诗的艺术特色 本编小结 第四编 当代傈僳族文学(1949年10月―2013年) 概述 章 新民歌 节 歌唱共产党和的颂歌 第二节 回忆对比的歌 第三节 新生活的赞歌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民歌 第五节 新时期的民歌 第二章 歌手、诗人、民间文艺家、专家学者 节 著名歌手、诗人李四益 第二节 民间文艺家祝发清 第三节 歌手、故事家李国才 第四节 民间文艺家 第五节 专家学者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传承人、民间艺人 节 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 第二节 州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 第四章 传统文学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 节 传统文学的搜集、整理 第二节 传统文学的翻译、出版 第三节 传统文学的研究 第五章 作家文学 节 作家文学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诗歌创作 第三节 散文创作 第四节 小说创作 第五节 文艺评论 第六节 傈僳族作家文学展望 本编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