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系主任,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学原理、中世纪哲学、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等。在《武汉大学学报》、《基督宗教研究》、《中国宗教》、《科学与无神论》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有《论托马斯的存有类比思想及其语言学意义》、《论托马斯·阿奎那理性化的激情思想》、《探求宗教对话的东方模式》等。
总序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托马斯情感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从非理性的情感到理性化的情感
一、非理性的情感
二、理性化的情感
第二节 基督宗教:寻找上帝的情感
一、灵与肉的冲突与自由意志
二、情感乃上帝之爱的类比
第二章 情感的本质与结构
第一节 情感的本质
一、灵魂中的被动潜能
二、灵魂的感性意欲
三、由对象决定的意向性状态(objectual intentional states)
第二节 情感的结构
一、欲望情感与愤怒情感:对象原理
二、情感的对立:运动原理
三、情感的秩序:生成原理
第三章 情感理性化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灵魂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一、感性认识中的理性种子
二、理性回归感觉象
第二节 结合普遍与个别的正直理性
一、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
二、良知(Synderesis)与良心(Conscience)
第三节 情感分有理性
一、特殊理性
二、想象力的双重运作
三、理性、意志对情感的“政治控制”
四、抽象的意志与具体的情感
第四章 情感理性化的伦理学意义
第一节 理性化情感是一种伦理行为
一、伦理行为是一种人性行为
二、情感是人性行为
第二节 情感的善与恶
一、人的终极目的与善
二、情感有善与恶
第三节 情感的德性
一、伦理德性的本质与中庸之道
二、情感是伦理德性的主体
三、以愤怒情感为主体的勇德
四、以欲望情感为主体的节德
第四节 托马斯·阿奎那物欲观的经济伦理意义
一、物欲的人性基础及其合理性
二、善的秩序与物欲的相对性
三、物欲的绝对化与“经济人”的伦理缺陷
第五章 理性化情感思想的特性与影响
第一节 托马斯理性化情感思想的特性及与王夫之“导欲于理”思想的比较
一、知、情、意的和谐与理性的一以贯之
二、与儒家情感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对近代情感伦理思想的影响
一、近代理性主义伦理学
二、近代道德情感论伦理学
三、启蒙伦理思想的情感论
第三节 新托马斯学者和当代天主教会对托马斯情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认识的原初统一性
二、马里坦的“前意识”理论
三、约翰·保罗二世与梵二会议的情爱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黄超著的这本《托马斯·阿奎那情感理论研究》认为:
托马斯·阿奎那将人的认识能力与意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指出没有认识就没有欲望,意志是理性意欲,情感是感性意欲。托马斯的情感理论认为,人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激情,在非理性的动物那里,激情的活动出自必然性,而不是出自自由的选择,但是,在人这里,在服从理性的范围内,情感分有某种自由。不仅如此,托马斯进一步指出,人的情感因“分有”理性,成为一种具有理性的能力,在此意义上,情感是伦理德行的主体。
黄超著的这本《托马斯·阿奎那情感理论研究》作为我国学界第一部专论阿奎那激情思想的学术专著,虽然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之处,但其在昭示阿奎那激情思想的理性化倾向以及在昭示阿奎那激情思想的内在张力方面是杰出的,是值得我们认真体悟并加以借鉴的。此外,作者对阿奎那激情学说的理论渊源、框架结构、心理机制和伦理学意义的论述,也颇费了一番心机。相信该著的出版会对我国阿奎那激情思想的研究,乃至对我国一般激情理论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