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尊重已有研究,研读原始资料,从历史文献本身提供的证据而不是从既定的理论框架出发,分经典和诸子两篇,从管理价值论、管理本体论、管理主体论及管理方法论等方面,对中国古典时代的《诗》、《书》、《易》等经典与儒家的孔子、曾子、子思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以及道家的老子、庄子等的管理哲学思想进行系统清理,有助于增进当代中国的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认识与理解,以完成在实现管理学的在地化过程中建立起超越西方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更具普遍性的管理学以贡献于靠前管理学界的时代使命。 作者简介 吴通福,1971年8月生于江西玉山。1991年毕业于江西省上饶师专中文系,1997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员。2004年9月以来,一直供职于江西财经大学,主要从事中国经学史和儒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清代新义理观之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及《国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中国管理哲学的意义 第二节中国管理哲学的学科发展 第三节中国管理哲学的历史进程 第四节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构成 上编经典篇 第二章《诗经》与传统管理哲学 第一节《诗经》与管理 第二节管理价值论:圣王之治 第三节管理本体论:帝则秉彝 第四节管理主体论:之德之纯 第五节管理方法论:仪刑文王 第三章《尚书》与传统管理哲学 第一节《尚书》与管理 第二节管理价值论:时雍协和 第三节管理本体论:天叙恒性 第四节管理主体论:继天立极 第五节管理方法论:九功九畴 第四章《周易》与传统管理哲学 第一节《周易》与管理 第二节管理价值论:万国成宁 第三节管理本体论:继善成性 第四节管理主体论:体仁长人 第五节管理方法论:简易变易 下编诸子篇 第五章修己安人:儒家的管理哲学(上) 第一节古典心性论儒家概说 第二节管理价值论:大同主义 第三节管理本体论:性善论证 第四节管理主体论:修己以敬 第五节管理方法论:居敬行简 第六章壹义尚贤:墨家的管理哲学 第一节墨家概说 第二节管理价值论:兴利除害 第三节管理本体论:天志爱利 第四节管理主体论:德义强力 第五节管理方法论:尚同尚贤 第七章养生致治:道家的管理哲学 第一节古典道家概说 第二节管理价值论:全生与适性 第三节管理本体论:自然与自我 第四节管理主体论:身贵于天下 第五节管理方法论:无为与在宥 第八章隆礼尊贤:儒家的管理哲学(下) 第一节荀子与古典儒学的转向 第二节管理价值论:能以称义 第三节管理本体论:性恶善伪 第四节管理主体论:治气养心 第五节管理方法论:隆礼尊贤 参考文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