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100周年典藏纪念版)(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赫尔曼·黑塞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1919年首版,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其受欢迎的盛况唯有《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一个青年追求自我的心路历程。青春的追寻,是不断的遵循与背离,只为了走入最深的自我;选择飞行,只因为不想变成人行道上的化石……全书德文原书翻译,重现经典。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前言 1 两个世界 2 该隐 3 强盗 4 碧翠丝 5 奋力冲破蛋壳的鸟 6 雅各的战斗 7 夏娃夫人 8 结束与新生 出自遗物的断简残篇 黑塞主要作品表 黑塞年谱 序言 提起我的故事,无法不从遥远的过去开始。可能的话 ,我想追溯到童年最初的时光,甚至还要再往前,直到我 出生的源头。 小说家创作的时候,总是不自觉扮演起神的角色,他 们似乎全知全能,可以洞察任何一个人的生命,仿佛上帝 一般叙述着故事,不带一丝模糊,通达一切事理。这点我 办不到,其他作家也办不到;即使我的故事对我而言,意 义格外重大,远超过任何故事对一个小说家的重要性,但 我还是办不到。因为这是我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个有血有 肉的人的故事,属于某个独一无二、真实的个体;它并非 虚构、假设性、理想化的角色,更不是一个绝不可能的存 在。然而,什么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人类不但比以往 更不了解,甚至还可以率性枪杀那些大自然所孕育的珍贵 、无与伦比的人,好像若我们不能比独特的人更出色一些 ,恐怕真会有一把枪把我们从这个世界扫除。果真如此, 叙述故事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可是,每个人并非只是他自 己而已,他也是无可取代的一个点,世界的现象在这个点 上交错相遇,仅仅这么一次,此后不会再有。所以,每个 人的故事都重要,都永恒、神圣。任何人只要活着并履行 大自然的意志,他就是一种传奇,值得佩服、尊敬。灵魂 在每个人身上成形,创造物在每个人身上受苦,救世主被 钉在每个人的十字架上。 今天,很少人知道人为何物。许多人觉得他们领悟到 了,因此更可以无所挂碍地死去,没有遗憾,正如我完成 这个故事之后,未来将更坦然地面对死亡。 我不认为自己是个智者。我曾经是一名探索者,现在 也还依旧是。但是我不再从群星和书本中寻觅,而是开始 聆听让我血液澎湃不已的教义。我的故事并不愉悦,不像 杜撰的故事那般甜美和谐;带着胡闹和困惑、疯狂和梦幻 ,就跟所有不愿再说谎的人的生命一样。 每个人的生命代表一条通往他自己的道路,代表他在 这条路上所做的尝试,代表他在幽微小径中得到的启示。 从来不曾有人完全成为他自己,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努力 去尝试,有人懵懂,有人清醒,人人尽其所能。每个人身 上都存留着出生时的痕迹——远古时代的黏液和蛋壳,直 至终了为止。有些从来不曾变成人类,而继续当青蛙、蜥 蜴、蚂蚁。有些人腰部以上是人,腰部以下是鱼。可是, 大家都是大自然创造人类的成果。每个人都源于自己的母 亲,都以同样的方式来到世上,都出自同样的深渊。人人 尝试走出深渊,朝各自的目标努力,我们可以彼此了解, 但真正能够深刻了解自己的,却只有每个人本身。 导语 《德米安》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以抒情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写少年辛克莱追寻自我、坚定地成为自己、探索自我命运的心路历程。这部心理小说可以说是黑塞标志性的、纪念碑式的名作。 德国文学大家托马斯·曼评论道:“这是一部以它极为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深信,一位代言人起自他们生命深处,他们满怀感激而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后记 你们尽管取笑吧,朋友,尽管取笑我、痛骂我吧!我 确实又走回昔日的小径,一直不断地走。你们称它是多愁 善感,称它是幼稚行为,然而我依旧走这条路。 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样的梦,什么样的神话,什么样 的圣礼,什么样到达传奇的秘密方式,对我而言,无论是 通往神秘的方式,还是迈向成熟的道路,都得不断经过童 年的传说。 你们说,这条路不会引导往前,而是导向退后,而且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男人,不是再度成为孩子。但是,耶稣 却从天国说,你们若不变回小孩子,断不得进天国。那么 ,在这个无穷尽的世界当中,我们之中有谁能够断言哪一 条道路是引导往前,哪一条道路是导向退后呢? 我发现了许多回到童年的方式。在其他事情上我很少 像这样花费这么多的细心、这么多的爱和努力、这么多的 坚持和追求。因为一直到我生命的某个点上,我和今天大 部分人一样:我的童年在不知不觉间几乎被完全遗忘。我 所能回想到的童年,几乎全是我以为我记得的,或是别人 叙述给我听的部分:我曾在这个城市或那个城市住过、我 曾经得了这个病或那个病、祖母过世、我折断手臂等等。 一切皆出自二手讯息。然而我所知道童年的那些原始的、 经历过的、有生命的部分,却变得沉默及难以到达;它们 成了一个遥远神秘的声调,一种微弱和难以形容的味道。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看到我从前的传说再度显现出 来,不过却只是片段和预感。如果我想要从这片黑暗当中 找到某些事物,我必须探索许多方法。 睡眠中的梦便是其中一种方法,这些梦却很快地被我 们遗忘。我在许多夜梦中找到童年,在那个沉没的世界中 发现小小的瓦砾和碎片:一张脸,一个名字,一个轻微、 消失的痕迹。它们不容易辨识,时常是陌生得难以理解。 我们的梦很难看得清楚,可是几乎每一个梦都包含着一个 角落、一个影子、一个形象、一个字,童年就潜藏在这些 事物当中。我无数次地努力探究它们、唤醒它们。 观察孩子也是找回遗忘童年的方式。你不必追问他们 ,不必和他们说些什么,你只需看着他们,倾听他们。一 个小孩坐在楼梯上,沉醉入迷般呆滞地沉思,手指有节奏 地轻拍那哼唱的嘴唇,或者凝视一道飞舞着灰尘的阳光。 谁若能好好倾听、仔细观看,便可从中学到许多事物。 气味和味道是回忆童年的好方法。在散步经过森林的 时候,在踏进一个老房间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在咀嚼 叶片、蓓蕾、嫩枝、树皮的时候——往往在这些时候,一 个下水道的探井突然被撬开,这座沉没之城的全部道路和 花园突然显露出来,尽管往往只有短短几秒钟而已。 书评(媒体评论) 读黑塞的书,就像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灯塔 的闪耀。 ——荣格 精彩页 我的故事就从一段经历开始讲起,当时我十岁,正在我们小城里的拉丁文学校念书。 回忆中,昔日的种种气味迎面袭来,愉悦夹杂着敬畏的苦楚,令我内心激动:暗沉的巷弄,明亮的房子,钟塔和钟声,人们的面貌,舒适温暖的房间。神秘、阴森、恐怖的房问。狭窄,温热,兔子和女仆的气息,还有家用常备药和干果的味道。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在那儿交错,各自运行,一如宇宙的两极——自昼与黑夜。 父亲的房子构成其中一个世界,严格说来,应该是父母亲两人的组合。我对这个世界比较熟悉,它意味着母亲和父亲、慈爱与严格、典范与学校。这个世界充满柔和的光泽、明亮与整洁;愉快轻柔的谈话、干净的双手、清洁的衣服、良好的习惯,也都属于家中这个世界。在这里,人们早晨要唱赞美诗,每年会庆祝圣诞节。这个世界笔直地指引着未来的道路:义务和责任、愧疚和告解、宽恕和良善的决心、爱与尊敬、《圣经》的话语和智慧。人们必须坚守这个世界,生命才能明确、美好且有条理。 与此同时,另一个极端的世界也在这个家里运转。那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它的味道不同、言语不同,承诺和要求也不同。那里有女仆和工匠、妖怪故事、丑闻和谣言;各式各样奇特、诱人、惊悚、扑朔迷离的事物:屠宰场、监狱、醉汉、骂街的女人、生产的母牛、跌倒的马等,还有关于盗窃、杀人、自杀的传闻。邻近弄堂、隔壁房子里,随时上演着野蛮且残酷的画面,令人好奇又害怕。警察,流浪汉,醉汉打老婆,傍晚时分成群从工厂里涌出来的少女,对人施咒的老妪,藏匿在森林里的强盗,被逮个正着的纵火犯。一个鲜明的世界,充满活力,散发迷人的芬芳,生机盎然,与我父母生活的屋子大相径庭。这实在很不错,让我们这里不仅有和平、秩序和宁静,有义务和良知、宽恕与爱,更棒的是,还有其他事物:喧闹和刺耳、阴森与暴力,即使想要逃离的话,也只要一下子就可以回到母亲身边。 这两个世界彼此分隔,却又紧密相邻,真是奇特!例如家里的女仆丽娜化fna),当她坐在客厅门边,和我们一起晚祷,嘹亮地唱着圣歌,干净的双手放在平滑的围裙上,她完全属于父母亲、属于我们、属于光明与正直的世界。然而,到了厨房或木棚里,当她对我叙述无头男子的故事,或在肉摊前跟邻妇吵架,她则归属于另一个被神秘笼罩的世界。这种情形也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尤其是我。没错,身为我父母的孩子,我属于光明正直的世界,但眼光所及,处处可见另一个世界,甚至置身其中,即使它对我而言既陌生又可怕,常常感到良心不安。有时候,我甚至宁愿活在被禁止的世界;重返光明,反倒像回到不那么美好的地方,乏味、枯燥又无聊。 有时候我很明白,我的人生目标是以父母亲为榜样,那会是光明与纯洁,优越且规律。然而,通往目标的路途还很遥远,在那之前,必须先读完中学,进入大学,参加各式各样的测验和考试。而且,这条途径多半得穿越黑暗的路段,人往往就此流连忘返,甚至沉迷其中。所有浪子回头的故事情节莫不如此,阅读这些故事,曾让我深深着迷。在这种故事中,把返回父老身边与回归良善,描写得如此抚慰人心和了不起,让我完全相信这就是唯一的正道,值得人们追求。然而,那些有关邪恶和迷惘的描述,对我却更具吸引力。说句老实话,有时候我对于浪子忏悔、回头是岸的结局,简直感到惋惜。然而没有人会这么说,也不敢这么想,顶多把它当成一种预警和可能性,埋藏在意识的最底层。就像说到魔鬼,我很可以想象它潜伏在马路下面、混迹在市集或酒馆内,但不论伪装或者现形,都绝不会在我们家里。 我的姊妹同样属于光明的世晃。我时常觉得,她们在本质上更接近父亲和母亲:她们比我更好,更有教养,更完美。她们有缺点和坏习惯,但在我看来并不严重,跟我的情况不同;我与邪恶的接触,充满沉重的压力,饱受折磨,我比她们更接近黑暗的世界。我的姊妹跟父母相似,值得体谅与尊敬。假如跟她们吵架,事后总会自责不已,自认是个麻烦制造者,应该请求她们宽恕。因为损及我的姊妹,就等同损及我的父母,还有损及良善与高尚。有些秘密,我宁愿告诉最堕落的街头无赖,也不能够同姊妹们分享。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