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485年,伯爵亨利·都铎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这个统治了英格兰王国118年的王朝,共经历了五代君主,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作为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本人和这个王朝一样充满传奇色彩。他的个性、信念、充满矛盾的行为,乃至他的六段婚姻,无不与都铎王朝的未来走向息息相关。 在《亨利八世与都铎王朝》中,都铎王朝历史学家约翰·马图夏克(John Matusiak)挑战了旧有假设,对亨利八世和他统治时期的都铎王朝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开创性的研究。他和他的王朝,在书中都有着丰富而立体的呈现。 作者简介 约翰·马图夏克(John Matusiak),英国都铎王朝历史学家。他是《历史评论》和《今日历史》的常驻撰稿人,还著有《亨利五世》和《沃尔西》等书。 目录 1 稚气的帝王 2 晋升的王子 3 忠贞之心的黄金时代 4 一手提拔 5 幻影之宫 6 护教之人 7 权势与贫穷 8 激情使然 9 僵局之下的无尽喧嚣 10 至高无上 11 狮子知晓了自己的力量 12 攀龙附凤,终得报应 13 固执己见 尾声 致谢 参考文献及书目信息 序言 尽管作者们的异见往 往会得到谅解,但大多数 流传后世的作品都会成为 共识的构成,其中有关昔 日的作品又尤为重要。有 关亨利八世(Henry Ⅷ) 统治的历史理所当然地吸 引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能 力不凡的通俗传记作家, 很多人都已在这个错综复 杂的主题上留下了自己独 有的印记。由于他们的卓 越付出,目前这一主题的 事实材料似乎已经穷尽, 更没有什么新颖的成果有 待发掘。但如果有人可以 重新梳理亨利统治时期史 实的主干与旁支,我们终 究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全新 的整合观点,尤其是在人 们关心的某些个别方面。 这一点或许也正是历史写 作永恒的魅力所在。同时 ,这也是本书接下来呈现 的要旨。 导语 本书作者挑战了旧有假设,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亨利八世和都铎王朝的著名历史事件、纷繁的政治斗争,王朝的经济与生活,在书中都有着丰富而立体的呈现。 亨利八世最被人口口相传的,是他和他六个妻子的婚姻纠葛。但作者在诸多史料中,抽丝剥茧,从他的成长开始,关注了他的个性、信念、充满矛盾的行为,对亨利八世这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进行了详实的还原和全新的诠释。 本书作者约翰·马图夏克是都铎王朝历史的专家,出版过多部关于英国都铎王朝方面的著作,是此方面的权威研究者。书中收录多幅精美插图与人像,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书评(媒体评论) 它绝没浪费读者的时 间。比起没完没了地捕写 亨利八世和六个妻子间的 感情八卦,这本书显然拥 有更宏大的格局和野心。 ——《公开信周刊》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 道,我对亨利八世一无所 知。 对都铎王朝感兴趣的 人们都该来看看这本书! ——读者 精彩页 比起哥哥亚瑟,亨利八世的降生明显要低调许多。威尔士亲王亚瑟于1486年9月20日出生,他比预产期早了整整四周便匆忙降临人世,一出生便立刻获得了“英格兰的玫瑰”之美誉,这也成为约克和兰开斯特两个敌对家族之间持久联盟活生生的体现。因而他的出生地也经由审慎的选择,得以与他的名字相呼应,以唤起古典之感,同时确认他崇高地位的神秘合法。作为这个国家的传奇古都,温彻斯特(Winchester)的大教堂里仍保留着昔日的圆桌,如今刚刚涂上了都铎王朝的徽记。骑手们在夏末的乡间奔腾而过,将这个“令人愉悦的好消息”传遍国家的各个角落,各地教堂钟声大作,欢快的圣歌在其间回荡。街道上人头攒动,巨大的篝火熊熊燃烧,热烈地表达着“每一个真正的英格兰人的喜悦之情”。而在宫廷里,意大利诗人彼得罗·卡梅利亚诺(PietroCarmeliano)和乔凡尼·吉利(Giovanni Gigli)则高声吟诵着极度欢愉的拉丁文诗句,以庆贺这位可以治愈这个国家创伤的小王子终于降生。 然而,即便有人在大约5年之后,即1491年6月28日亨利八世降临人间时欢欣鼓舞,也并没有任何记录流传下来。他在方济各会教堂受洗,坎特伯雷大教堂的银制受洗池被专门运到该处。整个受洗仪式经由精心安排,寄希望于起到净化邪恶灵魂的作用。亨利八世以高贵的方式来到仪式当中,前面是欢腾的号角和笛声,还有他的教父赠送的金盘银盏。不过,尽管国王和王后认为他们t的次子是对王室不错的补充,但他们更希望他成为一个庇护者,而非救世主,为他的兄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以应对文艺复兴时期波谲云诡的医学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如诗人们对此完全无动于衷,民众们基本上也忽视了这一时刻。在万籁俱寂之中,只有皇家历史学家伯纳德·安德烈(Bernard Andre)在他的作品《亨利七世传》(Vita Henric VII)中以寥寥数笔记录了这一事件,并在同一段落里还漫不经心地提到了他的姐姐玛格丽特的降生。 同样的漫不经心还体现在亨利出生地的选择上。他的出生地既不在温彻斯特,也不在威斯敏斯特(那是他姐姐玛格丽特降生的地方),这个生命力旺盛的婴儿最终被安排在一座名叫普拉森舍的宫殿呱呱坠地。这座宫殿位于今天的格林尼治,而在当时,此地便以其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河畔风光著称,且与瘟疫时常肆虐的首都相距甚远。但该地的历史意义实在无足挂齿。但正是在这里,亨利王子被涂上了油,洒上了玫瑰水,裹上了镶着金丝边的蓝色天鹅绒布,第一次被放进了皇室的摇篮当中。和所有的新生儿一样,此时的他尚且是一条天真无邪的生命,等待着环境将其浸染改写。 大约6年之前,他的父亲第一次在伦敦以亨利七世的身份,接受人民的欢呼。尽管他巳在肖尔迪奇的华丽庆典上受到了欢迎,但在当时他仍是一个来历不明的神秘国王,他的合法性仅仅来自当时英国人民因疲于战乱而产生的绝望。他的曾祖父以威尔士阴谋家的身份声名狼藉,并因谋杀罪受到通缉;而他的外祖父则为亨利五世的遗孀担任了多年的家臣,通过引诱她才攫取了财富与地位。事实上,尽管这位新晋国王的母亲是玛格丽特·博福特,即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博福特的曾孙女,但她只是私生女,尽管议会已经给予了她以及她的孩子们合法身份,但同时也明确禁止他们登上王位。无论如何,即使亨利七世可以通过他母亲的血统获得王位,那么首先登上王位的也应当是他的母亲,而非他自己。然而,尽管拥有这样不幸的血统,这位在博斯沃思战役中奇迹艘的获胜者,最终还是在圣保罗教堂悬挂起了自己的战旗,吹响了号角,展示了他对于这片已经习惯了动荡的土地的统治力,以及入主其间的意志。 曾有人说,“法国的堕落是声色犬马,英国的堕落是背信弃义”。当都铎王朝的第一任国王登基之时,所有公正的观察者都会对后半句表示赞同。尽管对于九成的平民而言,今日被我们称为“玫瑰战争”的这场旷日持久、断断续续的纷争只不过是一场“国王游戏”,但一份当时的议会请愿书曾痛陈在这场动乱期间,“整个国家的很多地区发生了令人发指的谋杀、抢劫、敲诈勒索、恶意欺压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不当治理、强行闯入、侵犯私人权利等罪行,而且这些罪行直到今天也未得到惩处”。实际上,非法进入私人领地、绑架女性继承人、随意抢夺这些罪行,是很多被今天的我们看作出身高贵、体面的英国绅士在当时热衷的时髦消遣。(P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