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阅读俄罗斯文学的读书笔记,俄罗斯“独特的秉性”、沉郁而绵长的抒情,让每个人都为之动情,作者以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剖析,带你一起“阅读俄罗斯”,让我们抛开冰冷的理性,用心、用情去阅读、感受、触摸俄罗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阅读俄罗斯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童道明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阅读俄罗斯文学的读书笔记,俄罗斯“独特的秉性”、沉郁而绵长的抒情,让每个人都为之动情,作者以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剖析,带你一起“阅读俄罗斯”,让我们抛开冰冷的理性,用心、用情去阅读、感受、触摸俄罗斯。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学人写的将中国文学和俄国文学打通的读书随笔。意在探索俄罗斯文学的人文精神。见解独到,行文自然幽默,恬淡中充溢着激情,带着一份情感和您一起“阅读俄罗斯”。 目录 俄罗斯不能理喻(代序)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巴尔蒙特 我爱五月的春雷 春雷——丘特切夫 鸟儿般的三驾马车 死魂灵(节选)——果戈理 俄语 俄语——屠格涅夫 伊万的女儿,伊凡的母亲(选段)——拉斯普京 无边的森林的摇动 俄罗斯森林(片段)——列昂诺夫 白桦礼赞 白桦——叶赛宁 蒙难实录 在西伯利亚矿井的深处——普希金 俄国人的不幸是轻信 水手——沃兹涅辛斯基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和革命(节选)——勃洛克 没有死,只有光 论死亡——列夫·托尔斯泰 坟场与摇篮 纪念碑——普希金 秋天的诗意 秋天(节选)——普希金 心的眷恋 致大海——普希金 善之花 致奶妈——普希金 青春生命活跃 我徘徊在喧闹的街道——普希金 普希金与禅 格鲁吉亚的山岗上——普希金 此情不已 致凯恩——普希金 我爱过你——普希金 达吉雅娜的道德选择 达吉雅娜的独白(选自《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普希金 救救莫扎特 莫扎特与沙莱里——普希金 想起莱蒙托夫 白帆——莱蒙托夫 异样的爱 不是,我这样热爱着的并不是你——莱蒙托夫 山峰的思索 争论(节选)——莱蒙托夫 灵魂因震栗而归于寂静 遗嘱——果戈理 心的宁静 日记选——列夫·托尔斯泰 悔悟 忏悔(选自《童年·少年·青年》)——列夫·托尔斯泰 坚持生命 复活(开篇)——列夫·托尔斯泰 人和他的道德世界 生活之路(节选)——列夫·托尔斯泰 看看天空 猎人笔记(跋·节选)——屠格涅夫 和解的年龄 麻雀(散文诗)——屠格涅夫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在普希金纪念碑揭幕典礼午餐会上的即席演说(节选)——亚·奥斯特洛夫斯基 舒展开来 弥罗岛的维纳斯——费特 这世界上什么都弄不明白! 惜别樱桃园 樱桃园(尾声)——契诃夫 人的灵魂深渊 在普希金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演说(节选)——陀思妥耶夫斯基 流泪的高尔基 海燕之歌——高尔基 走在前面——是耶稣基督 车尔尼雪夫斯基——涅克拉索夫 唯美的绝唱 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作一团——阿赫玛托娃 郊原闲游——阿赫玛托娃 长诗题签——阿赫玛托娃 你的名——手中的鸟……——茨维塔耶娃 我要从所有的大地,所有的天空夺回你——茨维塔耶娃 马雅可夫斯基的诗 好!(片段)——马雅可夫斯基 保尔的遗言 我的一天(节选)——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布尔加科夫和叶莲娜·谢尔盖耶芙娜 大师和玛格丽塔(节选)——布尔加科夫 默哀三十八年 论《第七交响曲》——阿·托尔斯泰 献给我的母亲 我知道,并不是我的过错——特瓦尔朵夫斯基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西蒙诺夫 俄国人要不要战争——叶甫图申科 感慨普里什文 大地的眼睛(外八章)——普里什文 良心的重负 青年近卫军誓言(选自((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 思想的自由表达 诺贝尔文学奖——帕斯捷尔纳克 恻隐之心 羽毛留下的思念——阿斯塔菲耶夫 万比洛夫之谜 花与年——万比洛夫 祖国与自由——看完《sorry》 祖国——莱蒙托夫 苏维埃政权走开了 没有饭吃的外国人——托尔斯塔雅 俄罗斯还在 俄罗斯的安泰(节选)——爱伦堡 论爱国主义(节选)——爱伦堡 我的俄罗斯——塔尔科夫斯基 试读章节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北京有家基辅餐厅,墙上贴着“基辅罗斯”的金字招牌,这可是俄罗斯的源头和根!俄罗斯大地上出现的第一座城市是基辅,“基辅罗斯”便是俄罗斯历史实体的最早称谓。 在一千多年前,如今称为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一个最大的族群——斯拉夫人。俄罗斯大地的先民们相信世上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光明的上帝,一个是黑暗的上帝。光明的上帝善良,主宰着白天;黑暗的上帝凶恶,主宰着黑夜。这样,天长日久,俄罗斯的先民这种对于太阳的信仰,也积淀在世世代代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之中。 俄罗斯的第一部文学经典是12世纪的长诗《伊戈尔远征记》。伊戈尔远征失败之后,他妻子雅罗斯拉芙娜的一段哭诉,便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雅罗斯拉芙娜恳求太阳帮助她丈夫得救回家,因为她相信:“光辉的太阳,能给每个人带来温暖。” 俄罗斯的第一诗人普希金(1799—1837)也是俄罗斯的太阳的歌手。他在一首题名《饮酒歌》(1825)的诗里,把太阳、诗神与理智放到一起来颂扬,与此同时他诅咒黑暗—— 缪斯万岁!理智万岁! 太阳万岁!黑暗万死! 我们在普希金的诗句里听到了俄罗斯灵魂的声声呐喊。 19世纪还有一位名叫费特(1820—1892)的诗人,也写了一首有名的歌唱太阳的诗—— 我来向你报喜, 告诉你说太阳已经升起, 它正在用火热的光线, 在树叶上跳跃。 托尔斯泰很欣赏费特,说他拥有“只有大诗人才具有的抒情的孟浪”。太阳“用火热的光线在树叶上跳跃”,大概就是这种“抒情的孟浪”吧。 我用俄语读到的第一首普希金诗作是《冬天的早晨》(1829)。这首诗的开头一句明白如话:“严寒和太阳,多么美妙的日子!”初学俄文的外国人都爱读普希金的“严寒和太阳”,就像初通汉语的外国人都爱读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我真正领悟“严寒和太阳”的美妙,是1957年在俄罗斯度过了头一个冬天之后。那年寒假我到莫斯科郊外一个名叫“旅行家”的疗养院休假,遇到一个阳光璀灿的冬日,一早走出户外,只见周遭的白雪都在闪闪发光,便情不自禁地朗读起了“严寒和太阳,多么美妙的日子!……” 俄罗斯的冬天常常飘雪,天灰蒙蒙的,人在阴霾中呆久了,心里自然会渴望见到太阳。当有一个诗人用一句诗说出了俄罗斯人的这一自然渴望,他就注定会在俄罗斯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诗人叫巴尔蒙特(1867—1942),是个现代派诗人。他有两首歌唱太阳的诗。一首叫《我们像太阳》(1902),一首叫《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1903)。这第二首是他最有名的诗作,它这样开头——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和蓝天。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和高山。 爱伦堡在《人·岁月·生活》中专章写到巴尔蒙特,说他自己当年开始写诗的时候,“曾希望见到那个写下了‘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的人”。 巴尔蒙特在中国也有杰出的知音。在那不堪回首的艰难时世,画家黄永玉意外读到“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的诗句,竟不能自己,蒙着被子号啕大哭起来,精神却为之一振,生活的勇气油然而生。 20世纪初,巴尔蒙特在俄国头顶天才诗人的桂冠。10年之后,一场空前的革命风暴向他逼近,原本以为仅仅是一阵和风吹来的诗人乱了方寸,1920年巴尔蒙特流亡国外,1942年12月24日,诗人在孤独中客死巴黎。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1903) (俄)巴尔蒙特(1867—1942)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和蓝天。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和高山。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大海 和美丽的山花。 我看遍大千世界, 我成了主宰。 我战胜冰冷的遗忘, 点燃起希望。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灵感, 我永远歌唱。 痛苦激发了我的希望, 我因此可爱。 有人能和我比试歌喉吗? 没有一人,没有一人。 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如果白昼消歇, 我仍将歌唱——歌唱太阳 直至最后一息 我爱五月的雷雨 斯拉夫民族的先民不仅歌颂太阳,也歌颂雷电。因为他们有个发现,雷电有时比太阳还要强有力,黑夜能吞没太阳,却无法阻挡电闪雷鸣。太阳能温煦大地,雷电更能惊醒大地,让自然界的万物复苏。19世纪诗人丘特切夫(1803—1873)的《春雷》(1828)就是俄国文学史上一篇最有名的雷电颂歌—— 青春的雷声隆隆响起, 雨下起来了,尘埃飞走了。 珍珠般晶莹的雨帘挂下来了, 闪耀着太阳的金光。 水流从山上泻下, 鸟声从林中传出。 林中的鸟鸣,山上的水声—— 与雷声发出共鸣。 丘特切夫是把雷电作为一个为新生命催生的自然力的象征来歌颂的。春雷一响,把山唤醒了——“水流从山上泻下”,把树林唤醒了——“鸟声从林中传出”。诗歌的最后一节把希腊神话中的青春女神赫柏和雷神宙斯请了出来—— 这是浪漫的赫柏。 正在哺育宙斯的天鹰, 笑着把酒杯倾倒, 雷鸣般地洒向了人间。 雷电的另一位歌手是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他有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的美称。2006年3月,莫斯科小剧院在北京演出了他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最有名的戏剧代表作还是悲剧《大雷雨》(1860)。 雷电是《大雷雨》中一个重要的精神性音响背景。雷电在第一幕里还仅仅隐约可闻,到第四幕结尾处便雷电大作了。剧中有一个最有智慧的人物,叫库雷根,也是一位雷电的歌者,他说,当雷雨来临的时候,“每一根草儿,每一朵花儿都在欣喜”。 悲剧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也正是在电闪雷鸣中,找到了以死抗争的最大决心和力量。她纵身一跃,跳入伏尔加河的万顷波涛之中,她本身便像一道刺破夜空的闪电,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便把卡捷琳娜称赞为“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人之将死,其言也美。卡捷琳娜的与生命诀别的台词说得像诗一样美——“在坟墓里更好……太阳照暖着它,雨水浇淋着它,春天的花儿覆盖着它,鸟儿飞上树枝,歌唱……” 在某种意义上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与丘特切夫的《春雷》产生了共鸣。P1-7 序言 俄罗斯不能理喻(代序) 总算把《阅读俄罗斯》编写完毕。照例要写个序。想到了19世纪诗人丘特切夫的四句诗—— 俄罗斯不能用理性揣想, 俄罗斯不能用尺子文量。 俄罗斯有独特的秉性, ——对于它只能信仰。 把“верить”译作“信仰”,完全是为了照顾韵脚,更准确的意思是“相信”。 那么让我们抛开冰冷的理性,用心,用情去阅读、感受、触摸俄罗斯。 为什么“俄罗斯不能用尺子丈量”?因为它太丰富了,丰富到了复杂,丰富到了矛盾。 就说爱情诗吧。 19世纪俄国的最好的爱情诗,都是男诗人写出来的。 如普希金的——“我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心中尚未完全熄灭……” 如莱蒙托夫的——“不是,我这样热爱着的并不是你……我是在你身上爱着我往昔的痛苦……” 普希金写的深情的爱,莱蒙托夫写的异样的爱,都精彩。 这是一张刊登在《传记》画报2005年第4期上的布加乔娃(1949—)的玉照。文字说明是:“阿拉·普加乔娃的时代。她出生于斯大林时代,成长于赫鲁晓夫时代,出道于勃列日涅夫时代,戈尔巴乔夫授予她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叶里钦给她授勋,而普京在她结婚纪念日发去了贺电。”这位俄罗斯头号歌星有几句值得一读的言论: “是的,我盖了房子,栽了树木,生了女儿。但如同所有的有创造力的人一样,内心是孤独的。” “看到有人生活得缺少才气我就生气。” “我常对女人们说:宁可在爱情中失望,也不要没有爱情。” 20世纪俄国的最好的爱情诗,大都是女诗人写出来的。我尤其欣赏这两首。一首是茨维塔耶娃(1892—1941)写的—— 我要从所有的大地、所有的天空夺回你, 因为森林是我的摇篮,坟墓是我的森林, 因为我站在地上——仅仅依靠一只脚, 因为我为你唱歌——唱得比谁都要好。 我要从所有的时代,所有的黑夜夺回你, 从所有的金色旗帜下,所有的宝剑下夺回你, 我从台阶上把钥匙扔下,把狗赶跑—— 因为在大地的夜空下我比狗更忠勇。 我要从所有的人那里——从那个女人手里夺回你, 你不会做别人的新郎,我不会做别人的妻子, 我要从上帝那里把你领走, 这是最后的一次争执——你不要出声! 但现在我不用手指在你胸口划十字—— 喂,该咀咒的!——你还是你: 你的两扇翅膀朝向天空,—— 因为世界一是你的摇篮,坟墓是你的世界! 另一首是图什诺娃(1915—1965)写的—— 你要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南方还会吹来暖和的风, 这风让春天有了魔法, 这风让记忆历历在目。 我们还会相聚的, 你的双唇还会 在清晨把我吻醒。 你要明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要浪迹天涯,火车开走了, 飞机飞走了, 轮船起锚了…… 如果人们能明白 他就多想想奇迹,少流流眼泪。 幸福——这是什么?这是鸟: 一放走,就抓不到。 但把他关在笼子里, 也一样不好, 很难伺候他,知道吗? 我不会把他关起来, 我不会折断他的翅膀, 你要飞走? 你就飞吧…… 你要知道,我们 将会怎样庆祝 我们的重逢! 这两首诗的诗意似乎也是有点“南辕北辙”的呀。茨维塔耶娃的诗眼是“夺回”——“我要从所有的大地、所有的天空夺回你”。图什诺娃的诗眼是“放飞”——“你要飞走?你就飞吧……”但为什么我既欣赏图什诺娃的爱情的“乐观主义”,而又不反感茨维塔耶娃的情感的“霸权主义”?因为我从茨维塔耶娃和图什诺娃的诗里,都捉摸到了某种爱情的“理想主义”,因为像我这样一个在俄罗斯度过了最好的青春年华的人,很容易做到像丘特切夫所说的——“对于俄罗斯只能相信”。 俄罗斯有独特的秉性?是什么呢? 我1956至1960年留学莫斯科。这期间最难忘的一天是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的日子。消息传来,原来以为是“一盘散沙”的年轻人刹那间聚集到了一起,他们手挽手地在学生城串行,异口同声地喊着一个我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口号:“给我月亮!给我月亮!”他们不喊“万岁”,不喊“乌拉”,喊的是一句可以入诗的“给我月亮!” 俄罗斯人就是有化激情为抒情的传统。 当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在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时,红军战士在唱“夜莺呵,夜莺,你不要唱,让战士们再睡一会吧”。俄罗斯的战争歌曲多半是抒情歌曲。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青年谈恋爱,嘴里哼唱的可能是俄罗斯的战歌:“我要沿着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果戈理在《死魂灵》里揭露了那么多的社会黑暗,结尾处却是一大段抒情插话:“哦,三驾马车!鸟儿般的三驾马车……俄罗斯,你不也就在飞驰,像一辆大胆的、谁也追赶不上的三驾马车一样?” 五个女兵很快就要与十六个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兵发生遭遇战,在森林里飞奔的丽达停下脚步,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梅耶荷德是我深爱着的一位戏剧导演。1936年秋天,在厄运临头之际,他给妻子写了一封充满悲情又非常抒情的信:“当我看着这金色秋天的童话世界,看到它的全部神奇,我在心里呢喃说:齐娜.看看这神奇的世界,便不要抛弃我,……金子般的你像这个大自然一样,能创造出奇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对冬尼娅说:“难道我们的爱情就像这落日的余晖?”革命战士也有动人的感伤。 屠格涅夫在《父与子》里写道:“谁没有看到亲爱的人的动人的眼泪,就不能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俄罗斯相信眼泪。勃洛克的《俄罗斯》(1908)里有这样的诗句—— 俄罗斯,贫穷的俄罗斯, 你的灰色的农舍, 你的微风一样的歌—— 是我的爱的眼泪。 …… 是一种苦恼与眼泪, 使河流有了大的声息。 而你依旧是你——森林与原野, 还有那块压到眉梢的头巾…… 俄罗斯的“独特的秉性”,俄罗斯式的沉郁而绵长的抒情,可能也来自于俄罗斯沉郁而绵长的“森林与原野”? 丘特切夫(1803—1873)是个一度被误解,被归入“西方派”的诗人,这可能也与他的长期寓居欧洲,而且还娶了外国妻子的经历有关。但他的“俄罗斯不能用理性揣想”的名诗恰好证明他对俄罗斯有着深深的理解5爱。普希金死后,有两首著名的挽诗。一首是莱蒙托夫的《诗人之死》,另一首就是丘特切夫的《1857年1月29日》,该诗以两句深情的俄罗斯之恋结尾—— 俄罗斯的心不会忘记你, 就像不会忘记自己的初恋。 俄罗斯是能让人动情的,我带着一份情感编写了这本书,愿读者朋友也带着一份情感和我一起“阅读俄罗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