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用简单的语言去解释生活中看似普通却又深奥的经济和社会现象,用一个局內人的真实视角分析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书。
本书节选了作者发表在各类财经杂志上的相关专栏文章,用独特的笔触串连出一幅掩盖在现象之下的真实经济图画;并首次以散文夹写在每一章节之中,告诉读者,一个投资者,除了理性,还有感性的一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未来博弈(财经人的理性与感性)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孟宁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用简单的语言去解释生活中看似普通却又深奥的经济和社会现象,用一个局內人的真实视角分析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书。 本书节选了作者发表在各类财经杂志上的相关专栏文章,用独特的笔触串连出一幅掩盖在现象之下的真实经济图画;并首次以散文夹写在每一章节之中,告诉读者,一个投资者,除了理性,还有感性的一面。 内容推荐 笔者通过诙谐的批判、诚恳的剖析、沉重的思考和飞扬的思绪;用散文、杂文、论文等形式,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以往经济学教科书完全不同的真实的生动的生活和世界。其深入浅出的内容、创新的风格和对社会人性的关怀,无论是普通的投资者、经济学的门外汉,还是市场的资深工作者都可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目录 序言Face 第一章 简单经济学 第1篇 小偷说汇率 第2篇 矿难旁通 第3篇 产能过剩下的周期下滑 附 普通生活 第4篇 价格机制改革一迟到的冬天 第5篇 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第6篇 群体网络效应及VISTA的命运 第7篇 生活中的博弈 第8篇 羊群效应 第9篇 货币的妙用 第10篇 办公室里的经济学 附:理性与感性 第二章 资本市场博弈 第1篇 从Agent Cost看股权分置的解决 第2篇 再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第3篇 见证博弈 附 西班牙阶梯 第4篇 Bullish or Foolish——外资潜流 第5篇 基金业百舸争流 第6篇 走路去华尔街——中国银行业改革 附:银行发展方向 第7篇 流动性“馅饼”还是“陷阱” 第8篇 IPO折价的秘密 第9篇 整体上市的玄机 第10篇 资本市场里的那些人 附:没个正经 第三章 体制叩问 第1篇 寻租 第2篇 慈善 附 英国的那些日子 第3篇 歧视 第4篇 泡沫 第5篇 王安石谈房价 第6篇 两难的房地产调控 第7篇 国民财富和医疗体制 第8篇 世界杯与投资 第9篇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第10篇 大国的崛起 附:般若 第四章 理财 第1篇 理财的艺术 第2篇 大类资产配置 第3篇 Scarborough次优策略 第4篇 商品一疯狂的舞者 第5篇 关于流动性问题和投资哲学的讨论 附 《三峡好人》观后 第6篇 市场规律不起作用的地方 第7篇 基金经理访谈录 第8篇 私募股权投资 第9篇 一份典型的资产配置策略报告 第一部分 宏观视点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崛起 宏观视点二:人民币汇率与流动性过剩 宏观视点三:宏观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 第二部分 未来权益类资产的配置策略 后记 试读章节 农历乙西年的冬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十一五”开局拉开了篇章。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物价局长会议,结合“十一五”计划,对2006年价格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包括水、电、煤、油、大宗原材料等资源在内的价格改革,疏导突出的,尤其是比价关系严重扭曲、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的价格矛盾将成为未来国家价格工作的主题。 价格机制的改革,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却又是迟来的冬天。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根本,流畅的价格传导机制推动着整个经济休的供需和新陈代谢。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经济周期底部。需求不足造成供大于求,下游商品价格下跌和需求减少带动了上游能源价格、劳动力价格和资金价格下跌;卜跌的价格,尤其是利率刺激了投资和需求的复苏。经济走巾低谷将加强对资源的需求,导致资源价格的上涨,价格的上涨再次抑制投资和需求,如此自我调节功能带来了经济周期的平滑。以上的纸上谈兵在中国容易产生有如雾里看花般的朦胧和误解。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都是由国家以维护国汁民生和百姓承担能力的借口控制着,价格机制不畅通,经济周期特征的各种指标不明显甚至混乱,提高了调控的难度。同样以上游能源价格为例,由于价格管制,能源价格过低使得上游企业能够维持比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行业利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同样,再看资金的价格一利率:在美国联邦储备利率由1.75上升到5、欧盟在经济停滞的情况下依然提高利率、日本央行已开始为最终收紧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准备条件的同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行业纷纷产能过剩的中国却在提高利率这个问题上举步维艰。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再次刺激了经济泡沫的积累。价格机制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相反变成了经济周期助长杀跌的催化剂。2006年,当管理层终于意识到价格全面改革迫切性的时候,这个迟来的冬天,对于已经放缓的中国经济可能显得格外的冷。 之所以控制资源价格,一方面是因为当心通货膨胀影响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然而煤电油运价格的放开并不一定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到来。短期看,价格放开可能带来突发性的价格上涨,尤其是水电和石油价格会通过PPI向CPI的传导引起通胀率的上升,但从中期来看,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下降必然带来上下游价格的先升后降。然而近一年来的猪肉价格上涨却又拖延这一着棋的步伐。第二方面的考虑是担心重蹈“九五”的覆辙,那时同样是产能尤其是电力供应过剩,为解决电力出路,各地上马众多的电解铝、电石、钢铁等高耗能项目。而由此而来的代价,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除。更重要的是,在声能过剩背后众多银行、国有企业牵扯其中,涉及复杂的地方利益。一旦价格放开后的能源行业山卖方巾场转向买方市场,出现行业面临困境,可能会带来余融和社会风险。周期下滑伴随着通缩是价格机制放开之后经济周期走入正轨的标志,然而这也是具有通缩恐惧症的中国管理层最担心看到的。通缩意味着经济不再强劲增长、失业上升、政治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在积极财政政策退出舞台的同时,缺乏政府支出刺激的经济将以何种方式维持将是难题,也正待破题。 内需为纲 消费是解开难题的钥匙。“消费拉动将是十一五经济增长主要引擎”,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的方向和目标。中国是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的广阔是吸引广大海外投资的根本原因,然而如此巨大人口的消费能力却非常的低下。消费能力不足不是老百姓不愿意消费,而是包括医疗、养老种种配套机制的缺失,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以及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的增加制约了消费能力。需求不足使产能过剩的问题突显,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由于消费不足和国家控制信贷投资,出口就必须承当起更大的责任。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和解决就业的依托,在04到07年以加速度上升,过剩的产品只能通过国外需求来消耗。出口的强劲增长已经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大幅攀升,从而造成了与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全球领先经济体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近期的G7会议上警告通胀压力将增加,因而使外界更担心保护主义情绪上升,全球贸易失衡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面临着新的挑战。 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是比较优势的导向,但中国不可能永远承担世界工厂的角色,比中国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已经在抢夺中国制造业的世界份额;东亚、东南亚的第三世界国家更是跃跃欲试。中国本身也不可能愿意一直承担作为世界加工厂所付出的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民众生活水平的低下、环境污染的加重等等问题正在威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加之愈演愈烈的贸易制裁,以及针对由于出口导向而低估的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正使中国在新一个五年计划的开端即面临内忧外患的重重难题。外部力量不可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目前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拉动了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使得内生性病疼没有得到暴露。流动性异常充足的今天促使全世界的充裕的资金都逐鹿于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招商、引资、参股的红筹掩盖了狼子背后的野心。外资不是救世主,他是逐利的代名词。不要忘记要在过去的几年中,外资御用棋手们喧嚣的唱空唱多中国地产的背后,是大摩、是花旗、是高盛这些野心家们大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道的暗战;不要忘记在刚刚放开的中国权证市场中,炒作超仓被曝光的赌徒竟然是德意志银行、摩根士廾利和UBS LIMITED这些高举价值投资,号称中国股市是投机市场而毫无价值的淫贼;不要忘记闻见腥味的外资银行和对冲基金们对中航油、国储局的狙击。一旦世界需求下降,中国依然维持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些狂躁抑郁症患者谁也不会来救你,我们必然付出比九十年代中期和东南亚经济危机都更为可怕的代价。中国确实需要在世界经济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不是迫于外国压力成为所谓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P16-19 序言 投资和其他行业的最大不同,是永远面对不确定性在做决定,所以没有一定,只有可能,我们总是做一些我们觉得概率比较大的事情,所以也常常会出错。投资也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你做最重要的决定时,都往往显得是错的,只有事后才知道是否正确。 这是一群通过预测未来谋生的人,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和命运寄托在对体制、对经济、对市场、对价格的揣摩之中,我称之为“future hunter”。你透过他们的眼睛看见的世界,可能斑斓,可能灰暗,但一定是个不同的开始。 这是一本用简单的语言去解释生活中看似普通却又深奥的经济和社会现象,用一个局內人的真实视角分析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书。 本书节选了作者发表在各类财经杂志上的相关专栏文章,用独特的笔触串连出一幅掩盖在现象之下的真实经济图画;并首次以散文夹写在每一章节之中,告诉读者,一个投资者,除了理性,还有感性的一面。 作为一个投资经理,笔者通过诙谐的批判、诚恳的剖析、沉重的思考和飞扬的思绪;用散文、杂文、论文等形式,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以往经济学教科书完全不同的真实的生动的生活和世界。其深入浅出的内容、创新的风格和对社会人性的关怀,无论是普通的投资者、经济学的门外汉,还是市场的资深工作者都可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后记 早上醒来的时候,满园的桂花香从窗口飘进来,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不仅仅是我的小院,开车上班、下班、办事、兜风的路上,仿佛一夜之间全城处处都是甜香。上海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如此的景象,不能不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茬了,这几年的秋天,桂花开始反复地开放,以至于让你就算错过了一波也不觉得遗憾,因为反正还会再来的。让人陶醉的不只是花香,资本催生的财富盛宴更让人飘飘欲仙。短短几年的时间,房价从几千块涨到几万块,股市从一千点涨到六千点,仿佛任何时候入市都不嫌晚,每一次调控都是建仓的机会。这一切繁荣的背后,到底是怎么样的经济原理在支持,主导资本的机构和人到底在做些什么样的事情,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黄金十年”真的可以持续嘛?我不愿盲目乐观,也不想语重心长,有时候清醒会失去机会,疯狂会付出代价。最受伤的是那些最后参加游戏或者根本都没有参加游戏的人。预测未来是我们的工作,无奈未来是最难预测的,虽然我不能告诉你答案,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在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经济,什么是投资的情况下’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本书批判的口吻居多,因为想要进步,赞美是没有用的,这是一个文者的责任。但我的骨子里还是相信。中国人一定能把自己的资本市场做好。 只是桂花虽香,花期却短,千万不要在泡沫破裂之后用漫长的时间去回忆那短暂的幸福,就像中国台湾、日本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一样。花谢了明年还会再开,泡沫破了你就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再来了。 感谢工作带给我的这些经验和知识,也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孟宁 2007年10月1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