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四光(探寻宝藏的人)/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华人物故事汇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徐鲁 |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徐鲁,1962年生于山东胶东半岛,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散步的小树》《世界很小又很大》等,散文集《童年的小路》《对星星的诺言》《青梅竹马时节》《童年的牧歌》《画布上的激隋》《黄叶村读书记》《时光练习曲》等四十余种,另有长篇小说《为了地久天长》、长篇传记《普希金传》《音乐巨人贝多芬》以及《沉默的沙漏·徐鲁自选集》《徐鲁青春文学精选》等选集多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湖北青年文艺奖、湖北文学奖等。 目录 写给小读者的话 村口的大石头 书塾里的小学童 破土的幼笋 新名字的由来 远航的大船 孙中山的勉励 科学救国之梦 矿井上空的星星 不忘报国志 “破裤子”教授 石头里的小虫子 温馨的家 一块弯曲的小砾石 国破山河在 创立地质力学 凌晨的电话 为新中国探寻宝藏 探索地震预报 最后一本书 “李四光小道” 精彩页 村口的大石头 太阳慢慢落下了山冈。绯红的晚霞把下张家湾这个小山村村口的大树、山墙、屋顶、打谷场……都映照得红彤彤的。一群放了晚学的小学童,正聚集在村口的打谷场上,一起玩“摸拐子”的游戏。 “摸拐子”,其实就是捉迷藏。小伙伴们先是围在一起,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决出一个扮演“盲人”的人,其他人则扮演“盲人”的“拐子”(即拐杖)。用围巾或小褂什么的,把“盲人”的眼睛蒙住,让他在原地转上几圈,把他转晕。然后,扮演“拐子”的小伙伴们就全都悄悄地四散跑开,躲藏起来。 “仲揆,叔和,你们藏好了没有?”一个小名叫四苕的孩子已被蒙住了双眼,他正伸出双手,准备循着声音四处去“摸拐子”。几个藏好的小伙伴故意大声“挑衅”他:“来呀,快来呀,我们在这儿呢!” 四苕口里呼唤的“仲揆”和“叔和”是一对兄弟。 仲揆于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现为黄冈市)回龙山街(镇)下张家湾村。他的爸爸名叫李卓侯,是下张家湾村的一位私塾先生。 仲揆是家里的老二,叔和是他三弟,在他们前面还有一个大哥叫伯涵,后面还有一个弟弟叫季寿,两个妹妹叫希白和希贤。 因为爸爸收入太微薄,养不活那么多孩子,最小的妹妹希贤出生后不久,便被爸爸妈妈送给了一位姓赵的远房亲戚,做了人家的女儿。在旧中国的贫困农村,这种事屡见不鲜。哥哥李四光心疼小妹妹,常把自己的食物偷偷分给希贤。妹妹的悲惨遭遇也让李四光对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深恶痛绝,之后他一生都非常尊重女性。 仲揆和弟弟叔和年纪相近,一放晚学,他们就爱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块儿到村口的打谷场玩耍。平坦的打谷场可以供他们自由自在地奔跑。一个个高高的、散发着稻草香的谷堆,也可以供他们任意爬滚、躲藏。 更让孩子们开心的是,在打谷场边,还有一块圆滚滚的巨大石头,他们最喜欢抱成一团,在那儿藏来躲去。 不知道从哪个年代起,这块奇怪的大石头就孤零零地,也是稳稳地矗立在打谷场边的空地上了。孩子们玩“摸拐子”等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围着大石头躲藏。大石头就像一个弯下身躯的巨人,能把孩子们藏得严严实实的,只要大家都能忍住不出声,也不弄出任何声响,无论谁当“盲人”,都只能围着大石头转来转去,怎么也“摸”不到“拐子”。 村里的大人们在田里劳作累了。或者赶集回来,挑着担子走到了这里,也都喜欢靠着大石头歇息一下。遇到风雨天,还可以让大石头给挡挡风,靠着大石头避避雨。 仲揆很小的时候,就对这块大石头充满了好奇。 他几次问爸爸:“爸爸,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四周没有别的石头呢?” 爸爸想了想,说:“也许是从远处的山上滚下来,滚到这里的吧。” “可是,那边的大山离这里有几十里远呢!为什么偏偏滚到了这里呢?” “是呀,为什么偏偏会滚到这里呢?”爸爸一边批阅着小学童们在“描红本”上写的大楷,一边笑着说,“仲揆啊,爸爸只是个小山村的私塾先生,没有多少学问,实在是回答不了你的提问啊。这块大石头落在这里恐怕有好几百年了吧?反正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要不,你去问问你妈?你妈懂得比我多。” 这位私塾先生天生一副好脾性,自己不懂就是不懂,从来不会在孩子们面前不懂装懂。当然,他也有一点儿小小的“狡黠”,一遇到孩子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就往孩子的妈妈那边一推,自己赶紧“脱身”。 仲揆的妈妈姓龚,是一位心地善良、勤劳能干的农家女儿。她虽然没读过书,但有个当私塾先生的丈夫,耳濡目染的,多少也认得几个字。更可贵的是,在这位农村女性的心里,装着许多来自生活和劳动的智慧。平时,她也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民间故事。 “妈,那您说,那块大石头是谁放在那里的呢?” “又是你爸没法子回答了吧?”妈妈一边给孩子们缝补着小褂,一边告诉仲揆,“仲揆呀,妈曾听老一辈人说,天上常常会飞过一些‘贼星’,那就是有石头从夭上掉下来了。也许,这块大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妈,您说得……好像有点道理。可是,也不对呀!这么大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该有多大的力量呀!那它一定会在地上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才对嘛。可它四周为啥是平的?为啥没有卧进土里去呢?”仲揆忽闪着黑亮的眼睛,继续追问道。 P1-5 导语 本书以时间为轴,勾勒出李四光的成长和奋斗历程。李四光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志存高远。他少时离家去省城学新学,尔后留学日本和英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动荡的年代,李四光排除万难,专心科研,先后提出蜓科鉴定方法、展开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创立地质力学。新中国成立后,身在英国的李四光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此后二十年间,李四光鞠躬尽瘁,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和石油工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李四光的一生,是为伟大理想奋斗不止的一生。阅读李四光的故事,将有助于当代青少年读者感受榜样的力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序言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曾经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 景:一位老人带着几位叔叔,在认真地敲打和观察着不同 形状的石头。 他们是石匠吗?看上去不太像。老人时不时地举起放 大镜,端详着敲打下来的石头,像在欣赏珍宝一样。不一 会儿,他又握着一把名为地质锤的锤子,朝着更高的地方 攀登去了……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爷爷。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省黄冈县 (现为黄冈市)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 和社会活动家,也是地质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地质力学的 创立者,他还是中国地球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 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是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非常热爱我们的祖国,一生努力向学,希望自 己能够“蔚为国用”。 他第一次出国到日本留学,就是因为看到了当时祖国 的贫穷和羸弱,认为祖国需要“坚船利炮”来抵抗外国列 强的侵略和欺凌。他当时的梦想是当一名“造船师”,为 国家制造坚固的大船。 可是,这个梦想很快就破碎了。他重新认识到,就算 有了自己的大船,但是如果没有发现和开采煤炭、石油及 其他能源的能力,国家同样也会处在落后和挨打的地位。 所以,他再次出国留学时,就选择了研究地质学。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正在英国。一听到新中国诞生 的喜讯,他就在国外想方设法冲破重重阻力,很快返回了 祖国的怀抱。从此,他后半生的梦想和追求,就和新中国 建设事业的需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李四光大半辈子都在祖国的大地上奔波和寻找,亲手 取得了祖国地质情况的众多第一手资料,掌握了祖国地质 变化的秘密,在地质科学上做出了一项又一项伟大的贡 献: 他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推翻了西方学者们 曾做出的“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结论。他还根据几十 年的实践和研究,创建了地质力学理论,并和其他的中国 科学家一道,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为祖国找到了大庆油 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许多大油田。除此之外,他也 为国家开采地下水、开发地热能、预报地震灾害等许多重 要工作,付出了一生的智慧和心血。 二〇〇九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李四光被选为 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这样一位伟大而又朴实的科学家,他一生的故事,我 们该从哪里讲起呢? 对了,就从他出生的那个小山村,从村口的那块大石 头讲起吧…… 内容推荐 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总爱往裤兜里装各种石头,时间久了,裤兜被磨出了破洞。于是,他便有了个绰号—“破裤子”教授。 他就是立志为祖国寻找和开发地下宝藏的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李四光。 他一生钻深山,下矿井,风餐露宿,在战火之中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坚持考察。他将力学引入地质研究,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地质力学。在这门新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找到了制造原子弹、氢弹所需要的铀矿等很多矿藏,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要完成周恩来总理交给他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 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把一生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献给人民,成为一面旗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