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艺术精神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徐复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这本书与他的《两汉思想史》一起,被认为是“已成为任何有志治中国思想史的人必读的经典”。

内容推荐

《中国艺术精神》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

目录

自序

三版自序

第1章 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

第二节 孔子与音乐

第三节 孔子乐教传承的典籍——《乐论》与《乐记》的若干考证

第四节 音乐中的美与善

第五节 仁与乐的统一

第六节 音乐在政治教化上的意义

第七节 音乐与人格修养

第八节 音乐艺术价值的根源

第九节 孔子对文学的启示

第十节 孔门艺术精神的转经与没落

第2章 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的再发现

第一节 问题的导出

第二节 道家的所谓道与艺术精神

第三节 美、乐、巧等问题

第四节 精神的自由解放——“游”

第五节 游的基本条件——无用与和

第六节 心斋与知觉活动

第七节 艺术精神的主体——心斋之心与现象学的纯粹意识

第八节 心斋的虚、静、明

第九节 心的主客合一

第十节 艺术的共感

第十一节 艺术的想象

第十二节 庄子的美的观照

第十三节 庄子艺术的人生观、宇宙观

第十四节 庄子艺术的生死观

第十五节 庄子艺术的政治观

第十六节 庄子的艺术创造

第十七节 庄子的艺术欣赏

第十八节 结论

第3章 释气韵生动

第一节 前言/105

第二节 书(字)与画的关系问题/107

第三节 玄学的推演及人伦鉴识的转换/1 10

第四节 由人伦鉴识转向绘画——传神与气韵生动/116

第五节 谢赫在画论中的地位问题/118

第六节 气与韵应各为一义/120

第七节 气韵的气/122

第八节 气韵的韵/125

第九节 气韵兼举的意义/133

第十节 气韵向山水画的发展/137

第十一节 气韵与生动的关系/142

第十二节 气韵与形似问题/145

第十三节 气韵在创造历程中的先后问题/156

第十四节 气韵的可学不可学问题/159

第4章 魏晋玄学与山水画的兴起

第一节 由人物向山水/165

第二节 山水与文学/168

第三节 由《世说新语》看玄学与自然/170

第四节 最早的山水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174

第五节 王微的《叙画》/179

第5章 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及其画论

第一节 山水画之停滞与发展/185

第二节 水墨山水画的出现/189

第三节 杜甫的题画诗/192 

第四节 唐代文人的画论/194

第五节 张彦远的画论/199

第6章 荆浩《笔法记》的再发现

第一节 荆浩著作的著录情形/205

第二节 《山水诀》《山水论》《山水赋》的混乱/207

第三节 另一部《山水诀》的问题/209

第四节 荆浩的《山水诀》即《笔法记》/211

第五节 《笔法记》校释/217

第7章 逸格地位的奠定——《益州名画录》的研究

第一节 宋初山水画的完成/227

第二节 《山水松石格》的问题/229

第三节 《益州名画录》的若干问题/230

第四节 逸格的最先推重者/232

第五节 所谓逸格/233

第六节 从能格到神格/237

第七节 逸的把握/239

第八节 由人之逸向画之逸/242

第8章 山水画创作体验的总结——郭熙的《林泉高致》

第一节 郭熙的生平/245

第二节 郭熙对山水画的评价/248

第三节 精神的陶养/250

第四节 内外交相养/252

第五节 穷观极照下的山水形相/254

第六节 选择与创造/257

第七节 观照时的远望/259

第八节 形与灵的统一——远的自觉/260

第九节 向平远的展开/264

第十节 创作时精神的专一精明/265

第9章 宋代的文人画论

第一节 山水画与欧阳修的古文运动/269

第二节 苏氏兄弟/273

第三节 黄山谷/285

第四节 晁补之的“遗物以观物”/293

第10章 环绕南北宗的诸问题

第一节 南北分宗的最先提出者/295

第二节 对分宗说批评的反批评/300

第三节 董其昌的艺术思想/311

第四节 南宗的诸问题/318

第五节 赵松雪画史地位的重估/329

第六节 北宗的诸问题/338

第七节 结论/353

附录一 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东海大学建校十周年纪念学术讲演讲稿

附录二 故宫《卢鸿草堂十志图》的根本问题(附后记)

附录三 张大千《大风堂名迹》第四集王诜《西塞渔社图》的作者问题

附录四 故宫《卢鸿草堂十志图》的根本问题补志

附录五 “兰亭争论”的检讨

附录六 兰千阁藏褚临《兰亭》的有关问题

附录七 溥心畬先生的人格与画格

试读章节

第1章 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

人类精神文化最早出现的形态,可能是原始宗教,更可能的是原始艺术。对于艺术起源的问题,最妥当的办法,是采取多元论的态度。在多元起源论中,以游戏说与艺术的本性最为吻合,也以游戏在原始生命中呈现得最早,因为它是直接发于人的自身,而不一定要借助于特定的工具。所以,由游戏展开的歌谣、舞蹈,不仅是文学的起源,也可能是一切艺术所由派生,因之,也可能先于其他一切艺术而出现。歌谣、舞蹈与音乐,本是属于同一血缘系统的,所以,我们不妨推论,音乐在人类中是出现得很早的艺术。同时,《周易·豫卦》“象日,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上面的“象日”,一般称为《大象》,《大象》大约成立于战国初期,但其言必系来自古代传承之旧。因此,音乐与宗教,又有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文化,常将“礼乐”并称。但甲骨文中,没有正式出现“礼”字。以“璺”为古“礼”字的说法,不一定能成立①。但甲骨文中,已不止一处出现了“乐”字,这已充分说明乐比礼出现得更早。同时,《周礼·春官·宗伯》有下面的一段话: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

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

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

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成》《大磬》《大夏》《大

濩》《大武》……我始终认为《周礼》是战国中期前后的儒家,或散而在野的周室之史,把周初传承下来的古代政治制度,加以整理、补缀、发展而成的东西,所以里面杂有战国中期前后的名词观念,但形成此书的骨干,却是由周初所传承、建立、积累起来的资料,上面的一段话,正其一例。全段语句构成的格式,及“有道者”、“有德者”、“乐德”之类的观念,可能是出于整理者之手。但以乐为教育的中心,且全章音乐的活动,皆与祭祀密切关联在一起,这便不可能是春秋中期以后,尤其不可能是战国中期以后的人所能悬空构想得出来的。按:《国语·周语》伶州鸠日:“律所以立均出度也。”韦注:“均者均钟木,长七尺,有弦系之,以均钟者,度钟大小清浊也。”均钟即调钟,故均亦可训调。贾谊《惜誓》“二子拥瑟而调均兮”,王逸注云:“均亦调也。”由此而孳生出魏晋间之韵字。是均字亦可指音乐之调和而言。“成均”即“成调”,乃指音乐得以成立之基本条件而言;是“成均”一名之自身所指者即系音乐,此正古代以音乐为教育之铁证。后人辄以“成均”为我国大学之起源,虽稍嫌附会,要亦由此可知其在我国教育史上之重要地位。又今文《尚书·尧典》,舜命夔典乐,“教胄子”,以乐为教育的中心,与《周官·大司乐》所记者正相符合。曰人江文也在其《上代支那正乐考》中谓中国古代以音乐代表国家,音乐的发达,远较西洋为早(原书四至五页),这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祭神当然有一种仪式,但把这种仪式称之为“礼”,是周初才正式形成的。即使是礼的观念正式形式以后,通过西周的文献乃至追述西周情形的资料来看,礼在人生教育中所占的分量,绝不能与乐所占的分量相比拟。同时,古代既以音乐为教育的中心,而音乐本来有种感人的力量,于是在古代典籍中,便流传着许多带有夸饰性的音乐效果,及带有神话性的音乐感动神、人及其他动物的故事。在1965年6月9日台湾《中央日报》陈裕清的《纽约新闻》通信中记有音乐对动物发生了若干良好反应的记录,则“百兽率舞”这类的话,恐并非全系夸大之词。但奇怪的是,进入到春秋时代,作为当时贵族的人文教养之资的,却是礼而不是乐。在当时,礼乐也可以说在事实上常常不可分,但乐的观念却远不及礼的观念显著。对礼的基本规定是“敬文”或“节文”。文是文饰,以文饰表达内心的敬意,即谓之“敬文”。把节制与文饰二者调和在一起,使能得其中,便谓之“节文”。在多元的艺术起源说中,“文饰”也正是艺术起源之一。因此,礼的最基本意义,可以说是人类行为的艺术化、规范化的统一物。春秋时代人文主义的自觉,是行为规范意识的自觉。通过《尧典》和《周礼》看,音乐当然含有规范的意义。但礼的规范性是表现为敬与节制,这是一般人所容易意识得到的,也是容易实行的。乐的规范性则表现而为陶镕、陶冶,这在人类纯朴未开的时代,容易收到效果;但在知性活动已经大大地加强、社会生活已经相当地复杂化了以后,便不易为一般人所把握,也是一般人在现实行为上无法遵行的。春秋时代,在人文教养上,礼取代了乐的传统地位,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当时在朝聘会同的各种礼仪中,不仅礼与乐合在一起,而且当时歌诗以道志的风气,实际便是一种音乐的活动。而春秋时代,一般贵族把礼的文饰这一方面发挥得太过,致使徒有形式而没有内容,所以孔子常思加以矫正②,但他基本的意思还是在“文质彬彬”(《论语·雍也》)。

P1-3

序言

当我着手写这部书的时候,正是许多人标榜以抽象主义为中心的“现代艺术”的时候。现在这种声音似乎比较微弱了。艺术到底走到什么地方去,三十年来,他人是在摸索,而我们则在模仿;摸索者多已感到空虚,模仿者也应有些迷惘。我觉得大家应当暂时放下“传统”、“现代”这类硬壳子的招牌,先下一番功夫,了解传统、现代、有关艺术的说明,到底是些什么意义。就我的浅陋所及,在理论方面,西方自康德起,是美学家走在艺术家的前头。我国三百年来,因过分重视笔墨趣味而忽视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意境,以致两皆堕退,尤以画论方面的堕退为甚。当代名家中,只有白石老人,拈出一个“静”字,为真能道出他的体验所至,接触到艺术中某一方面的真实。画家的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未留下一片虚灵之地,以“罗万象于胸中”,而欲在作品中开辟境界,抒写性灵,恐怕是很困难的事。这部小著,假定能帮助读者,带进古人所创发的“心源”,而与其互相映发,使自己的作品出自此种根源之地,则天机舒卷,意境自深,或者是一点小小的贡献。

1973年元旦徐复观自序于九龙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