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4年-1877年间创作的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 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 托翁是一位多产作家 ,也是世界认可的伟大的作家之一 。 其代表性作品有 《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和《复活》等,影响深远 。周笕 (1908—1989)即周扬,原名周运宜,字起应,笔名绮影、谷扬等。湖南益阳人。1928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同年冬留学日本。30年代回上海,投身左翼文艺运动,曾任“左联”党团书记。1949 年后历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 。著作结集为 《 周扬文集》。罗稷南(1898—1971) 原名陈小航,云南顺宁人。192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与人合办 《民主》周刊 。1949年后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组建者之一。精通英语和俄语,译作颇丰,代表性译作有《 双城记》等 。 目录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