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雨征程(毛齐华回忆录)/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毛齐华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毛齐华,大革命期间入党,参与领导上海工人运动,创办党中央地下印刷厂。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接受共产国际无线电通讯技术训练。1930年回国,在上海中央特科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抗战时期赴延安做工会工作,解放战争期间成为上海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劳动部和浙江省担任领导职务。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回忆录成为研究中共党史、工运史、隐蔽战线史的重要资料。 目录 前言 一、走上革命道路 二、参加五卅运动 三、办地下印刷厂 四、难忘留苏岁月 五、建立秘密电台 六、延安宝塔山下 七、转战太行山区 八、迎接上海解放 九、在中央劳动部 十、主事浙江政协 附录:毛齐华同志逝世(《人民日报》消息) 序言 毛齐华,又名毛品贤,上海市嘉定县人。印刷工人出 身。早年投身大革命,于五卅运动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 党;旋即领导上海印刷界工人参加五卅运动;在上海、武 汉创办中共中央地下印刷厂。大革命失败以后,赴莫斯科 中山大学学习,曾任联共该校支部局成员;其间秘密接受 共产国际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专门训练。1930年回国后,在 上海中央特科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抗日战争时期赴延 安,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委员长、陕甘宁边区 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主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常委、中共 晋东南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太行区委常委兼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共上海职工运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任中央劳动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协 主席等职。他一生的革命经历丰富而曲折,是中共党史上 不少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毛老在回忆录中所谈到的诸如创建党的地下印刷厂和 中央特科秘密电台,莫斯科中山大学“二十八个半布尔什 维克”之说的由来真相,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上海工 人运动,特别是“上电王孝和事件”的内幕等,以当事人 提供的如今已鲜有人知的第一手权威性见证,澄清和匡正 了曾广为流传却又似是而非的失实之说,具有弥足珍贵的 史料价值。他熟悉党中央的许多领导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对这方面的情况在回忆录中也时有翔实生动的记述。至于 毛老自己的生平事迹.更是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产党员虽 历经险风恶浪.却始终百折不挠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 理想而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因此,这部回忆 录的整理出版,不但为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 工运史,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 )史料,而且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 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毛老自1983年从浙江省政协主席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发挥余热,整理编撰生平革命经历 的回忆录,以传诸后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 瓦。为此,他广泛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为回忆查证 的参考。但因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难以亲自执笔撰写。 1982年,原浙江省委党史办公室的叶炳南根据毛老的回忆 ,曾记录整理过一篇《我所知道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内部斗 争的情况》的回忆文章,但没有正式发表过。而有关毛老 其他各个时期的革命经历有的虽有人帮助记录整理过,但 不完整;尤其是抗战以后的情况则未形成过文字资料。 1993年,毛老向中共浙江省委和省政协领导提出,希 望组织上能指派专人,记录他口述的回忆内容,并协助系 统整理编撰成文。省有关领导十分重视此事,不久即指定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高三山、朱健和浙江省政协文 史资料委员会的叶炳南等三人,组成毛齐华回忆录整理编 撰小组,承担这一光荣任务。 近三年时间,我们在为毛老时断时续地记录整理回忆 录的日子里,看到耄耋之年的毛老依然耳聪目明、记忆清 晰,十分健谈。一个走过了70年风雨历程的革命老人,对 历史和人生自有独到、深刻的认识。他讲述的内容真切生 动,意味隽永,给人以深思和教益。 我们在整理编写时,忠实于毛老的口述,坚持存真求 实的原则,每完成一部分即送毛老亲自修改、审定。三年 中,我们数易其稿,终于成为现在的样子。虽然它在文字 和结构上尚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但在内容的真实性方 面,相信是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的。 非常遗憾的是在此书定稿后,毛老竟一病不起,于 1997年3月1日与世长辞,未能见到这部他晚年倾注了无数 心血的回忆录。 这本回忆录1997年6月在当代中国出版社首版。2018 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提出,希望将该书纳入“隐蔽战线春 秋书系”的回忆录卷中。我们考虑,虽然该书只有几章记 述写毛齐华在隐蔽战线工作的经历的,但毛齐华是中央特 科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隐蔽战线的经历是有一定代表性 的,所以欣然同意了出版社的提议。 记录编撰小组的具体分工是,高三山:第一至第三部 分和第五部分;朱健:第六至第八部分;叶炳南:第四和 第九、第十部分,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审稿工作。 毛齐华回忆录整理编撰小组 2018年8月 导语 《风雨征程》是毛齐华同志的回忆录,回忆录其在中央特科时从事地下电台工作的经历,以及后来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延安从事工运领导工作,在劳动部任副部长及在浙江任政协主席的经历。该书曾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增补了一些图片。 精彩页 1903年12月13日,我出生于上海嘉定县西门外现龙村。后来听长辈们讲,当时已届严冬,天上阴云密布,窗外寒风呼号。正午天气转晴,当和煦的阳光照下来时,我降生了。屋里众人听接生婆说“恭喜了,你们家又添了一个胖小子!”大家心头一块石头才落地,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父母给我起了乳名叫二毛,学名为毛品贤。以后我参加了革命,由于地下工作关系,每到一处须要改名换姓,因此我用过的名字真是不计其数。毛齐华这个名字是1936年初我到达陕北瓦窑堡时才起的。 当时我的家中有父母、祖母、小叔、我和长我三岁的哥哥。父亲毛聚伯在我哥哥出生以前,便到上海北新泾镇的一家糟坊里去当店员。家中由母亲租种“清积堂”的六亩薄田。“清积堂”是旧社会农村的一种慈善机构,一般由地主控制。妇女下地干活,在嘉定农村那时也不鲜见。母亲勤劳耕种,若不遇凶年,一家生活尚能勉强维持。祖母帮人做裁缝,以添家用。但是,在我五岁时,一场大祸降临我家。农历五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小叔突然感到肚皮痛,开始时还能熬住,但后来越痛越厉害,直在床上打滚。家中人慌了,急忙请来民间的郎中开了处方,请人到药店里去撮药。但是没有等撮药的人回来,小叔却一命归天了! 说来也巧,这天父亲正好从上海回家探亲。他未进家门,便见弟弟的尸体直挺挺地躺在客堂问的门板上,这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他吓懵了。 家里的人见父亲回来哭得更加厉害。我和哥哥扑上去抱着父亲的腿,哭着要叔叔;祖母扑在小叔身上,号啕大哭。一家老小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像万箭齐发,直射父亲的心。亲友、邻居们则劝慰说:“人已经死了,不要过分悲伤,还是赶快准备办丧事吧!”但是,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使父亲失去了生存的勇气和信心。他呆若木鸡,精神恍惚。 正当全家六神无主的时候,突然发现父亲不见了。大家四处寻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有人说刚才听到门前河水有声响,会不会是……乡亲们立刻用竹竿到河里打捞,果然捞起了父亲的尸体。第二天家里借债买了两口棺材,忍痛将两人埋葬了。 小叔和父亲的突然去世,母亲和祖母哭得死去活来。今后家里老少四口人的生活怎么办呢?虽然在上海还有一个当印刷工人的叔叔,但他一家生活也不富裕,根本无力照顾我们。这样,维持全家生活的重担就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了。母亲是贫农的女儿,苦难的生活,从小把她磨炼成吃苦耐劳的身体和刚毅的性格。她咬紧牙关,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她坚强地说:“不靠父母,不靠男人,全靠爹娘给我的一双手就能活命。”她看不起那些有钱有势专门欺压穷人、为富不仁的人;她也看不起那些好逸恶劳、低三下四向富人、“贵人”乞讨的懒汉。 家里真是一贫如洗了。母亲脚上生了疮连买一贴膏药的钱也没有,只好硬挺过去。原来她身体是很好的,但是,在生我的第二天因下地干活,给麦苗培土,从此得下了经常头晕的毛病。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经常饿着肚子下田干活,有时饿得头昏眼花,走起路来跌跌撞撞。傍晚休工后在回家的路上,她说总会看到村口有个“人影”站在那里,想要拦她。别人说:“那是鬼!你要小心一点!”她却说:“我不怕鬼,看它能怎样!”有时,她硬是朝着“人影”走去,想看个究竟,但当她接近“鬼”时,“鬼”就不见了。天下是没有鬼的。显然,那是母亲太劳累的缘故。我们都很替母亲担心。 母亲租种“清积堂”的六亩地,贫瘠且不说,而且东一小块,西一小块,非常分散。有时她还要为富农的棉花地锄草。因此别家的棉苗长得茁壮,而我家种的棉苗则枯黄瘦小。种稻插秧时,我家没有水车、耕牛,要提前交现钱给有牛和水车的人家,请他们代耕、车水。那些人家拿了钱,但活做得很马虎。由于耕的土浅,秧苗不能深插,遇到大风一吹,秧苗就要倒,浮在水面上。碰到这种情况,母亲只好用锄头把土挖深,再重新补插过。这样,收成当然是不会好的,但地租却不能少交,而且要交“石租”(即每亩田要交糙米160斤)。秋收时,收租的人来了,把我们辛苦半年、用血汗换来的一些谷子,称好装走,所剩无几。有时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便对收租人恳求说:“给我们留点屯底,让我们一家烧点粥吃吧!欠下的租子,等来年小熟(麦收)时交清。”收租的看到我们家那种可怜相,有时也发发“善心”留下一些稻谷。 母亲除了白天下地劳动,夜里还要与祖母一道替人家缝纫衣服,赚几个钱来贴补家用。祖母是村里的裁缝好手,远近有名,逢年过节她特别忙。记得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村里有位农民买了件斗篷,觉得不合身,拿来要祖母修改一下。祖母因年关生活忙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一直放在那里没有动。过了几天农民来取斗篷,一穿却连声说改得好,很合身。斗篷没有改过,怎么会变得很合身呢?显然这是心理作用,大概这和他对我祖母缝纫技术的迷信有关。有时老祖母也得下地干活。但是,不管母亲、祖母怎样辛勤劳动,一家人的生活仍然很难维持,每当青黄不接时,家中就要断粮。于是只好托人说情,请“中人”担保,靠借债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