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球化学(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系列专著
分类
作者 张干//李军//田崇国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POPs的环境地球化学
1.1 引言
1.2 POPs的环境地球化学性质
1.2.1 POPs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1.2.2 POPs的环境持久性
1.2.3 POPs的疏水性/亲脂性
1.2.4 POPs的挥发性
1.2.5 POPs的环境地球化学空间
1.3 POPs的产生和排放
1.3.1 POPs的产生与成因类型
1.3.2 POPs的排放
1.3.3 POPs的使用和排放清单
1.3.4 POPs全球排放源区的转移
1.4 POPs在地表环境介质中的赋存和界面行为
1.4.1 地质吸附剂与POPs的吸附-解吸
1.4.2 土壤中POPs的植物吸收
1.4.3 大气中POPs的气-粒分配
1.4.4 水体中POPs的赋存与界面交换
1.4.5 海洋环境中的POPs
1.4.6 冰冻圈环境中的POPs
1.5 POPs的局地扩散和长距离迁移
1.5.1 POPs的强源排放对局地环境的影响范围与卤效应
1.5.2 POPs的长距离迁移
1.6 POPs的大气-地表交换
1.6.1 POPs的大气-水体交换与水柱作用过程
1.6.2 POPs的大气-土壤交换
1.6.3 POPs的大气-植物交换与森林过滤作用
1.7 POPs的全球和区域归趋
1.7.1 POPs的全球蒸馏-冷凝假设
1.7.2 POPs大气迁移的差异清除假设
1.7.3 我国陆表POPs的源-汇过程和机制
1.8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下的POPs生物地球化学效应
1.8.1 电子垃圾与固体废弃物的跨境转移
1.8.2 全球气候变化下环境中POPs的二次排放
1.8.3 土地利用变化对POPs的影响
1.8.4 生物质燃烧与POPs生成和二次排放
1.9 POPs的区域暴露与健康风险
1.9.1 POPs的区域暴露途径与风险
1.9.2 人体内暴露与体内转化机理
1.9.3 人体内暴露生物标志物
1.10 POPs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若干方法和手段
1.10.1 区域POPs采样与观测技术
1.10.2 POPs的地球化学示踪
1.10.3 POPs区域环境过程的数值模拟
参考文献
第2章 亚洲大气POPs被动采样研究
2.1 被动采样技术
2.1.1 大气被动采样的原理
2.1.2 被动采样的装置类型
2.2 亚洲大气POPs被动观测
2.2.1 我国37座城市和3个背景点大气OCPs研究
2.2.2 中日韩三国大气中PBDEs、PCNs和SCCPs的对比研究
2.2.3 南亚海岸带大气中OCPs和PBDEs研究
2.2.4 中日印三国大气中挥发性全氟化合物的对比研究
2.2.5 巴基斯坦和印度大气中PCNs和SCCPs的对比研究
2.3 被动采样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亚洲区域α-HCH的源汇关系和驱动机制
3.1 引言
3.2 模拟物质的选取
3.3 源汇解析技术
3.3.1 ChnGPERM——多介质Ⅳ级逸度模型
3.3.2 CanMETOP——大气传输模型
3.4 中国区域尺度α-HCH的源汇响应关系及其成因
3.4.1 模拟与研究区域介绍
3.4.2 α-HCH使用情况分析
3.4.3 α-HCH进入研究区域的过程识别
3.4.4 我国α-HCH土壤残留负荷历史时空变化特征
3.4.5 α-HCH土壤残留的源汇空间分布识别
3.4.6 不同源区α-HCH使用对土壤残留的贡献
3.4.7 大气传输影响α-HCH源汇关系的主要时段
3.4.8 东亚夏季风影响α-HCH源汇响应关系的成因分析
3.5 亚洲区域尺度α-HCH的源汇关系及其驱动机制
3.5.1 α-HCH的使用情况
3.5.2 亚洲地区α-HCH土壤浓度和汇区分布
3.5.3 季风控制下的汇区建立
3.5.4 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我国山地森林土壤中POPs的分布与归趋
4.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森林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
4.1.1 样品的采集、分析与处理
4.1.2 样品分析
4.1.3 阻燃剂在全国森林土壤中的研究
4.1.4 多氯联苯在全国森林土壤中的研究
4.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热带雨林中环境行为的模拟研究
4.2.1 采样前期工作
4.2.2 多氯联苯在环境中运动过程的计算方法
4.2.3 13C-PCBs在热带雨林各环境介质中的含量
4.2.4 降解量的估算
4.2.5 环境因素对13C-PCBs在热带雨林地区运动过程的影响.
4.2.6 总结
4.3 森林过滤效应和冷凝富集效应的对比研究
4.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3.3 结论
4.4 天然林和人工林富集POPs的比较分析
4.4.1 实验和方法
4.4.2 结果与讨论
4.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POPs的水-气界面交换与水柱过程
5.1 引言
5.2 湖光岩玛珥湖POPs的水柱过程研究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5.2.2 湖光岩玛珥湖低层大气中OCPs的含量
5.2.3 湖光岩玛珥湖表层水体中OCPs的含量
5.2.4 OCPs在湖光岩玛珥湖的水-气界面交换
5.2.5 湖光岩玛珥湖水体中OCPs的大气沉降
5.2.6 湖光岩玛珥湖水体中OCPs的沉积过程
5.2.7 降解作用对水体中OCPs迁移的影响
5.3 中国边缘海有机氯农药的水-气界面交换研究
5.3.
内容推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OPs成因多样、来源广泛,可在地表各圈层问分配交换,并通过大气、水流、迁徙生物等移动介质发生长距离迁移,已触及地表系统的每个角落。本书由总论、研究实例两部分组成,尝试以地球化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典型POPs的环境地球化学性质、成因来源、赋存机理、时空分布、大气迁移、区域源-汇过程、大气-地表交换及其在河口海岸带的归趋,力图呈现POPs在地表各圈层及其间的活跃动态。本书还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情景下POPs生物地球化学效应进行分析,简要介绍POPs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手段。
本书有助于加深读者从区域与全球尺度对POPs环境命运的理解,并可供从事POPs区域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的读者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