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同时,《镜花缘》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李汝珍自幼聪敏好学、多才多艺,精通音韵、博弈、书画、星卜等,著有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围棋谱《受子谱》等。
李汝珍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等国家,表现出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而在其所描写的浪漫虚幻的世相下,却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敬畏、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
(清)许乔林
班《志》称:“小说家流出於稗官。”如淳注谓:“
王者欲知阊巷风俗,立稗官使称说之。”此古义也。乃坊肆所行杂书妄题为第几才子,其所描写不过浑敦穷奇面目
。即或阐扬盛节,点缀闲情,又类土饭尘羹,味同嚼蜡。
余尝目为不才子,似非过沦。昔王临川《答曾南丰书》谓
:“小说无所不读,然后能知大体。”而《续文献通考·
经籍》一门,亦采及《琵琶》《荆钗》,岂非以其言孝言
忠,宜风宜雅,正人心,厚风俗,合於古者稗官之义哉!
《镜花缘》一书,相传北平李子松石以数年之力成之
,观者咸谓有益风化。惜向无镌本,传抄既久,鲁鱼滋甚
,近有同志辑而付之梨枣。是书无一字拾他人牙慧,无一
处落前人窠臼。枕经胙史,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
戏,聪明绝世,异境天开,即饮程乡千里之酒,而手此一
编,定能驱遣睡魔,虽包孝肃笑比河清,读之必当喷饭。
综其体要,语近滑稽,而意主劝善,而津逮渊富,足裨见
闻。昔人称其:“正不入腐,奇不入幻,另具一付手眼,
另出一种笔墨,为虞初九百中独开生面,雅俗共赏之作。
”知言哉!辄述此语,以质之天下真才子、喜读是书者。
海州许乔林石华撰
《镜花缘》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内容最奇特的一部,当代学者称之为“杂家小说”。作者李汝珍描写了100位聪慧绝伦的女子形象,体现了要求男女平等、反对压迫妇女的进步思想,书中更发挥想像,描写了海外各国形形色色的风土人情,全书诙谐幽默,妙取横生,种种异闻趣事脍炙人口,长期流传。
盖以为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然亦与《万宝
全书》为邻比矣。鲁迅
这部《镜花缘》的结构,很有点像斯威夫特的《
海外轩渠录》(《格列佛游记》),是要借一些想象
出来的“海外奇谈”来讥评中国的不良社会习惯。胡适
《镜花缘》一书,虽为小说家流,而兼才人、学
人之能事也……其学问之渊博,考据之精详,搜罗之
富有,于声韵、训诂、历算、舆图诸书,无不涉历一周,时流露于笔墨间。王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