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总论篇
第一章 中国荒漠化地区概况
一 自然环境条件
二 地区开发进程
三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征
第二章 荒漠化现状与演变态势
一 荒漠化土地面积与结构
二 荒漠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 荒漠化演变动态
第三章 荒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 荒漠与荒漠化的本质
二 影响荒漠化演变的基本因素
三 影响荒漠化演变的主导因素
第四章 荒漠化机理分析
一 荒漠化机理学说评述
二 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三 不合理农牧业经济活动与荒漠化形成的关系
四 荒漠化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反馈
第五章 荒漠化治理策略
一 制定治理对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 我国荒漠化治理的总体策略
三 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及调控途径
四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途径
五 荒漠化治理的政策体系
第六章 荒漠化治理模式
一 国外荒漠化治理模式综述
二 国内荒漠化治理模式总结
三 国内荒漠化治理模式述评
第七章 荒漠化治理样本
一 样本点选取的依据
二 样本点实地调研分析
三 荒漠化治理样本的系统总结
四 警惕我国北方荒漠化治理中的生态破坏
第八章 北京沙尘暴成因及治理途径
一 北京沙尘暴的形成及源地变化
二 北京沙尘暴的成因及趋势判断
三 北京沙尘暴治理的经验教训及治理新途径
第九章 荒漠化治理措施
一 政策措施
二 治理工程
第十章 荒漠化治理成效
一 治理效果
二 治理成效综合分析
第二部分 分论篇
第十一章 科尔沁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一 区域概况
二 荒漠化基本态势
三 荒漠化治理措施与成效
四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五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呼伦贝尔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一 区域概况
二 荒漠化现状及态势
三 荒漠化治理措施与成效
四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五 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浑善达克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一 自然状况
二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三 荒漠化现状及态势
四 主要措施及治理成效
五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第十四章 毛乌素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一 区域概况
二 荒漠化现状及态势
三 荒漠化治理措施与成效
四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 政策建议
第十五章 库布齐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一 区域概况
二 荒漠化现状及态势
三 荒漠化治理措施与成效
四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 政策建议
第十六章 阿拉善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一 区域概况
二 荒漠化现状及态势
三 荒漠化治理措施与成效
四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 政策建议
第十七章 柴达木及长江源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一 区域概况
二 荒漠化演变过程与现状特征
三 治理措施与成效
四 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第三部分 展望篇
第十八章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系统治理规划,各项举措衔接欠佳
二 治理任务仍然艰巨,治理难度将会加大
三 治理成本快速增加,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四 后期管护有待加强,治理效果亟待巩固
五 农业用水过度扩张,生态用水问题凸显
六 生态经济发展滞后,高层专业人才匮乏
第十九章 荒漠化治理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 新时期荒漠化治理的总体思路
二 新时期荒漠化治理的基本原则
三 新时期荒漠化治理的总体目标
第二十章 新时期荒漠化治理策略
一 因地制宜规划,分区系统治理
二 收缩农牧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三 整合治理工程,构建治理体系
四 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社会潜力
五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永续发展
第二十一章 完善荒漠化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 理顺荒漠化治理组织机构设置
二 制定荒漠化地区系统发展规划
三 完善草原产权林权制度
四 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五 加强水资源“开源节流
六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
七 加快发展沙产业
八 大力发展风光发电产业
九 着力提高教育科技水平
十 控制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规模
十一 建立荒漠化防治特区
十二 强化对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一 会议合影
附录二 野外考察照片精选